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中国石化启动2024年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年04月22日 17:10   来源于:中国石化集团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100余家企业在百座城市开门迎客吸引万名公众参加

 

  4月22日,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当天,中国石化在我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举行仪式,宣布中国石化2024年公众开放日品牌活动正式启动。中国石化所属100余家企业在全国百余座城市对公众开放,近万名公众入厂参观,沉浸式体验石油化工产业链的魅力。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已累计举办参观超过5000场次,邀请各方代表超过24万人现场参观,超过1亿人次“云游览”,成为我国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中央企业首个品牌化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成功搭建了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

  以“探秘智慧能源”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展现绿色发展鲜明底色。中国石化所属100多家生产企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全面开放,在天津LNG接收站主会场,公众通过听取讲解和观摩实物,详细了解LNG从接卸、储存、气化到外输的全过程,身临其境感受到天然气作为绿色洁净能源的特性。在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公众参观了钻井“井工厂”和全国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站,体验“安静的井场”和“污水变清水”的科技力量。在镇海炼化,公众走进白鹭园,探秘中国首个工业企业里的观鸟胜地,一睹白鹭在石化装置的树林间自在栖息、筑巢孵蛋,身临其境感受人与生物、工业与自然共富的美好图景。在仪征化纤,公众实地了解中国石化生物可降解材料“善解”品牌,探秘化生万物神奇新材料,感受企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新成效。在广东石油,公众走进了综合加能站,观摩体验国内首个摩托车专用油气回收设备,感受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环保的新成果。同时,金陵石化、燕山石化、茂名石化、洛阳石化、江苏石油等多家单位除了组织现场参观活动,还同步通过直播方式“云开放”,让更多网友走进企业。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林玉表示,自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联合住建部积极推动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2018年起,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对化解“邻避效应”、防范环境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是一种很好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载体,希望今后双方可以共同探寻石化行业乃至更多工业企业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路径,探寻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的新道路。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党组宣传部部长于永生表示,公众开放日活动是我们促进与公众沟通,构建和谐社会的尝试和探索,也是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国石化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以美丽石化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的今天,我们郑重倡议,珍爱地球,守护家园,一起为美好生活加油,为美丽中国助力。今天的启动仪式是我们与社会公众零距离沟通的再启程、再出发,真诚地邀请更多的朋友走进中国石化。

  公众开放日活动累计参观者超24万人,打造行业典范。中国石化自2013年在全系统组织发动“开门开放办企业”活动,2016年升级推出“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品牌活动,百余家企业持续开展开放活动,邀请社会公众实地参观交流,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强化理解。既让公众零距离了解企业,更促进企业了解公众关注和外界期待,从而自觉、持续地改进工作、改善管理。2022年,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荣获国家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洁净能源为发展添加绿色动力。今年的公众开放日主会场——天津LNG接收站曾获评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是中国石化对外展示的新窗口。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天然气分公司是中国石化唯一的专业化天然气经营企业,成立19年来,累计销售天然气超4000亿方,市场范围覆盖全国29个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石化助力全球“战塑”。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 “全球战塑”。中国石化始终高度重视废塑处理问题,早在2019年就正式加入终止塑料废弃物行动联盟,成为首家中国大陆会员企业。同时,中国石化高标准打造国内首家“无废集团”,建立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牵头成立石化联合会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战塑”贡献积极力量。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活动于1970年发起,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使其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