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壳牌去“新”,这波操作谁懂?
2024年05月09日 10:0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徐 东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壳牌此次剥离可再生能源资产被媒体认为是正在加快减少拥有可再生能源项目和资产的步伐和节奏。笔者认为,壳牌此次市场行为没有过多的借鉴意义,无须过度解读。

 

  壳牌公司新晋CEO瓦埃勒·萨万到位后,先是裁减低碳解决方案部门员工总量15%的涉及氢能出行业务员工200人;接着传出将扩大裁员范围,向投资者提交一项旨在到2025年底将“结构性成本”减少30亿美元的降本增效计划。在国际油气领域,油气巨头的业务布局一直被看作市场的“风向标”。由此,壳牌这次市场行为,被媒体认为是其正在加快减少拥有可再生能源项目和资产的步伐和节奏。笔者认为,此次壳牌剥离可再生能源资产没有过多的借鉴意义。

  首先,国际石油公司的股权和资产并购剥离行为是服务于其发展战略和业务布局的,资本运营和资产经营是其常态化市场行为。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聚焦油气业务和低碳转型业务均衡发展,有意识地缩减全球业务布局,更加注重新型业务与既有业务的协同发展。以壳牌为例,一方面,确实剥离了一些不同业务、不同类型的资产。此次卖掉美国太阳能资产之前,去年相继向Octopus Energy出售家庭能源零售资产,退出了在英国、荷兰和德国的家庭能源业务;退出了一些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将其在韩国1.25GW的MunmuBaram项目中80%的股份出售给其合资伙伴Hexicon,减少了在欧洲和美洲的氢能业务;剥离了在欧洲(北海)、亚洲(印尼)和非洲(尼日利亚)的油气上、下游资产。另一方面,在积极买进资产和项目。不仅在亚洲,与中国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公司开展电动汽车合资合作,还购进了位于西班牙Isemaren公司的12个光伏项目。为此,此次卖掉一个光伏项目25%的资产份额不应该认为,壳牌准备退出可再生能源业务,甚至判断可能会减少低碳业务比例、暂停能源业务转型。

  其次,国际石油公司业绩下滑和可再生业务盈利低迷是决策实施资产剥离等降本增效措施的主要驱动力。壳牌公司在2022年豪取400亿美元的净利润后,2023年的业绩再次回落到190亿美元。2023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壳牌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解决方案部门季度亏损达6700万美元。这可能致使该部门在2021年亏损15.14亿美元和2022年亏损10.59亿美元的基础上,连续第三年形成年度亏损。同时,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两家北美同行相比,壳牌公司目前的市值表现越来越差。2023年底数据显示,埃克森美孚市值超过4200亿美元,雪佛龙市场接近3000亿美元。而作为欧洲国际石油公司代表的壳牌公司的市值表现虽然好于其欧洲同行道达尔和BP,但仅为2000亿美元,较雪佛龙的市值低了30%以上。与此同时,壳牌公司的全球员工数量超过90000人,比雪佛龙同比多出两倍。这种情景下,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西方国际石油公司,主动实施非核心、低效资产剥离,甚至继续优化岗位并实施一定范围的裁员应该被看作是西方国际石油公司经营的正常之举和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

  第三,实施油气业务与低碳转型业务平衡发展是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发展动向。随着国际油气价格反弹并预计保持在75美元~85美元/桶的中高价位区间运行,可再生能源等转型业务还没有实现技术突破、依然保持较高运营成本的现实,国际石油公司不得不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做出再平衡,不得不在即期现金流和长期资金流之间做出再平衡。各国际石油公司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一步调整能源转型战略实施计划,更加稳健、更加稳妥、更加稳步地实施业务转型,进一步削减前期制定的较为激进的包括“去油气”在内的能源转型战略实施计划和“双碳”目标,来保持油气能源与低碳转型业务的平衡发展。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