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民营炼化能否留住阳光?
2024年06月14日 13:03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竞争加剧、化工产能过剩苗头渐显,企业盈利或更加困难。

 

  4月9日,恒力石化率先发布2023年度报告。作为首个交出2023年答卷的四大民营炼化巨头,恒力石化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4月底,其他三家也相继发布了业绩报告。

  分析民营大炼化四大龙头企业恒力、恒逸、荣盛和东方盛虹的成绩单,喜中有忧。喜的是一体化优势带来的红利,忧的是受行业环境影响盈利能否持续。

  恒力石化大晒利润

  根据恒力石化发布的2023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7.91亿元、同比增长5.61%,净利润69.05亿元、同比增长197.83%,公司盈利环比大幅改善。扣除非净利润59.97亿元,同比增长473.74%,显示公司下半年业绩迎来反转。2023年上半年,恒力石化的营收利润处于双降状态。

  荣盛石化的净利润居于利润排名第二位,但却是四家企业中唯一净利润下滑的企业。根据荣盛石化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1.12 亿元、同比上升12.46%,实现归母净利润11.58 亿元、同比下降65.33%,实现扣除非归母净利润8.20 亿元、同比下降59.24%。

  2023年,东方盛虹营业收入约1404.4亿元、同比增加119.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17亿元、同比增加17.35%,排在第三名;恒逸石化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40.34%,净利润增幅仅次于恒力石化。

  以此计算,四大民营炼化企业去年净赚92.1亿元,只恒力石化一家就占了75%。回顾2022年的业绩报告,恒力石化以23.18亿元的净利润排在荣盛石化之后。东方盛虹和恒逸的排名则较2022年没有变化。

  从去年的情况看,是各家各有喜忧。值得关注的是,对比2022年企业在年报中表示“环境严峻”“困难重重”的境况,2023年显然是民营巨头走出阴霾晒到太阳的一年。

  一体化优势渐显

  在业绩报告中,恒力石化表示,其核心优势主要在于炼厂超大型装置的成本领先和“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产品经营策略。在此基础上,公司实施基于内部降本增效的持续成本改善与内生式增长,成为去年实现业绩复苏的关键驱动力。

  “很明显,恒力石化的业绩增长得益于炼化一体化项目布局的优势。”炼化分析师王景峰说。

  近年来,恒力石化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补链强链” 和“研发创新”。在行业独具优势的“油、煤、化”深度融合的“大化工平台”基础上,依托精细化工园项目,加快打造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和化工新材料集群。重点打造PBS/PBAT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高端纤维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利润排名第二的荣盛石化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了利润亏损的情况,但下半年净利润下降的趋势有所减缓。荣盛石化表示,依托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持续挖潜增效,凭借全球最大的芳烃产能和特有的国内外成品油销售渠道,公司业绩改善明显。

  2023年上半年,荣盛石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27亿元,同比下降120.99%。对于全年业绩下滑的原因,荣盛石化表示是受到2023年疫后市场需求不振和地缘政治外溢双重因素导致的石化行业效益恢复缓慢的影响。

  虽然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负债不断走高,东方盛虹依然坚持一体化大炼化的布局,持续做强产业核心竞争优势,深化下游发展,以差异化、技术创新、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为导向,“强链、延链、补链”。公司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逆势全面绽放,营收规模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超过70%,助力公司实现总体收入的历史性突破。

  作为少数炼化项目位于海外的企业,2023年,恒逸石化积极提升民营企业中单个投资额最大的海外项目——文莱一期炼化项目的技术,优化产品结构。由于东南亚各国去年新增炼化产能投放有限且存在成品油缺口,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公司业绩增长显著。恒逸石化司表示,文莱项目二期建成后,炼化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此外,由于东南亚各国未来石化供需将持续偏紧,文莱炼化项目有望大幅受益。

  盈利或更加困难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21年,行业价格和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刺激产能扩张热情,乙烯、丙烯、PX、PTA、聚碳酸酯、磷酸铁锂、醋酸等大量项目蜂拥建设。随着巨额投资投到大宗基础原料及中低端化学品且产能集中释放,产业结构性矛盾加剧,部分产品阶段性供需失衡,产能过剩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

  2023年,由于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及绝大多数石化产品价格下跌,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增产增销不增利,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至15.95万亿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7%至8733.6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竞争加剧,化工产业产能过剩苗头渐显,企业盈利或更加困难。

  在当前背景下,民营大炼化企业必须未雨绸缪。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建议,行业应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新生命科学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五大重点领域,集中资源、集中投入。

  四大民营巨头均在年报中表示,强化产品向高端领域延伸,提升高端精细化工品、下游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产能,是重点努力的方向。

  据本刊记者综合梳理,2023年,恒力石化充分利用“品质、成本、快速反应,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优势以及弹性、高效、灵活的机制特点,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全力保障炼化、石化、化工和新材料各大产业园区的高效协同运行,保持产销平衡、经营顺畅,保障公司实现高质量的效益内生式增长。

  荣盛石化积极开展的全球化布局获得了显著的进展。继2023年引入沙特阿美作为战略投资者后,2024年4月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随着双方合作深化,产品业务层面可形成良性互补,进而增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力。

  东方盛虹则以炼化一体化项目筑牢高质量产业转型的根基,同时在高端聚烯烃材料、精细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持续推进深入进行产业布局,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