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中欧绿色合作前景广阔
2024年07月17日 15:12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吕建中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新能源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达成了不少共识,构建了一系列合作机制,也落实了大批合作项目,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欧洲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也是能源转型的急先锋。中国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和能源转型的主要参与者、实干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未来,中欧或将在绿色能源合作方面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年来,欧盟国家持续推进绿色新政,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全社会、全方位的绿色低碳转型。比如,欧洲最先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最早提出了限制煤炭项目和淘汰燃油汽车时间表,也最早实现了能源消费需求达峰。2012年至2022年,欧盟国家GDP增长约10%,一次能源消费却减少了8%以上。特别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GDP增长超过30%,一次能源消费减少了10%以上。乌克兰危机使欧洲一度深陷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并从之前的突出“气候安全”转向更加重视“能源安全”。尽管如此,欧洲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依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协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约34.4%,特别是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达到17.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超过了火电,对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贡献率超过50%。其中,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的1/3。全球50%以上的风电、80%以上光伏设备组件,来自中国。电动车、新能源电池、光伏设备“新三样”出口大幅增长,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预示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巨大优势。

  欧盟国家的能源总体对外依存度高达60%以上。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均在90%以上,煤炭的对外依存度超过了40%。因此,欧洲的能源低碳转型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且是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燃料的依赖。显然,中国是欧洲解决能源转型的重要伙伴。双方能源合作基础良好、优势互补、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中欧双方积极打造绿色合作伙伴关系,能源合作交流基本形成了兼具多边、双边和多层次的结构,建立了中国—中东欧能源项目对话与合作中心等合作机制。特别是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新能源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达成了不少共识,构建了一系列合作机制,也落实了大批合作项目,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目前,欧洲已是中国光伏、电动汽车等的重要出口市场和中国能源领域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在第三国的能源合作项目已从传统能源业务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当然,中欧能源合作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围绕所谓中欧“贸易失衡”,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等问题。实际上,欧盟启动对中国盛产的电动车和新能源设备进行反补贴调查,只会对其本身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转型带来负面影响。

  面向未来,中欧双方要登高远望。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合作的鲜明底色,相互视对方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增强政治互信,排除各种干扰,进一步提升绿色能源合作的战略性、建设性、互惠性,努力做到稳中有进、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