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民炼大势,合久必分
2024年08月16日 11:4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大炼化趋势下,民营炼化企业简单地抱团取暖,难以抵御市场的挑战。

 

  昔日,8家企业注资331.9亿元成立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希望握指成拳,改变地炼行业格局。如今,随着江苏新海石化退出股东序列,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正式变更为山东东明石化的全资子公司。唏嘘之余可以看到,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命运映照出了山东民营炼化行业不断求生、求发展的努力。

  必然的选择

  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成立,是石化行业格局骤变的产物。“当时的成立,如今的退出,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能源战略专家许磊说。

  2016年,在进口原油使用权对地炼放开、国家允许地炼成品油出口等政策红利的支持下,地方炼厂发展势头颇为迅猛。但彼时,山东民营炼化行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自身多、小、散、乱,39家地炼企业平均产能不足350万吨/年。外部,2000万吨/年的恒力石化、4000万吨/年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以“三桶油”为代表的国家队调整升级,炼油业务朝着中高端“油转化”“油转特”发展,对存量炼厂进行减油增化。

  大炼化不断加速,一时间石化行业格局骤变,走向了转折点——谁的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谁才能在未来活下来。

  山东民营炼化企业不再坐以待毙。“炼化企业大型化,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山东地炼应通过合并逐渐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时任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曾多次在重要场合上表示。这也是当时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成立的初衷。

  2017年9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方式,由山东东明石化、蓝色现代(青岛)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山东清源集团、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江苏新海石化、无棣鑫岳燃化、山东胜星化工8家企业注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应运而生。其立志加快地炼行业转型,提高行业集中度,剑指5年实现5000亿元销售规模、跻身世界500强阵营。

  步调难一致

  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成立,离不开东明石化的牵头。

  早在2016年2月29日,由东明石化牵头成立的中国(独立炼厂)国际石油采购联盟,已经开始了山东地炼企业整合省内炼厂资源、增强溢价能力、提高话语权的尝试。作为倡导者,东明石化为了表达诚意,开放其下属的太平洋商业(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按照零利润的模式向中国(独立炼厂)国际石油采购联盟的成员共享太平洋商业(控股)有限公司的优质平台资源。

  一年之后,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同样采用了联盟的形式进行“抱团”。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成立时,张留成曾表示,各地炼企业主要通过换股方式参与到新集团中,各股东的经营团队、纳税渠道、管理体制都不会发生变化。相较于之前的采购联盟,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将各个股东单位的原油进行集中采购,成品油进行集中销售,从而改变了过去松散的合作形式。

  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说的那样,在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一体化大炼化项目密集建设的大背景下,炼油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更加复杂。由于复杂的利益纠葛,整合的难度很大。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孙仁金指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成立的初衷,是想改变之前地炼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局面,但参与的各家企业可能都想先追求自己的利益。集团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更多只是形式上的。”

  现实的确如此。公开信息显示,除了成立7家权属企业以及在济南投资数亿元拍得多块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最大的公开对外投资,是与福建永荣控股集团联合投资2×100万吨/年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总投资396亿元。

  与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低调相比,东明石化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19年,东明石化实现销售收入1122.26亿元,比2018年增长100多亿元。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东明石化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对外表示,东明石化当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330亿元,实现原料油加工量1213万吨。

  各地炼企业股东在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联盟形式的框架下,经营模式、管理体制都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太多受益,退出就成为了一种“最好”的选择。2020年3月,无棣鑫岳燃化、山东清源集团、山东寿光鲁清石化退出。其后的4年间,其余股东相继退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变为由东明石化全资控股。

  规模下的高质量是关键

  “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变化,是山东地炼行业整体性变化的一个缩影。协同能力减弱,反映了山东地炼行业缺乏有行业凝聚力、塑造力的龙头,进而影响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来,行业监管特别是税收监管的趋严,给炼化行业带来了深度影响,炼化行业向零售端趋进。”

  股权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困境,但意味着其独立地位的丧失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对于整个石化行业来说,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命运或许反映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有形式上的大规模,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最终将被淘汰。

  “当前地方民营大炼化正在加速布局,转型升级分化,民营炼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许磊说,“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规模在壮大的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行业大型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石油和化工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七批1186家单项冠军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有165家、占比13.9%,其中民营企业有135家(含民营控股)、占比82%;认定的五批1.2万余家“小巨人”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有1523家、占比11.9%,其中民营企业有1371家、占比90%。

  民营炼化企业的发展目标,不仅是要成为国内领军企业,而且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浙江新和成、赛轮集团、金发科技等一批企业,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

  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雄心壮志已成为过去,新的希望在孕育。作为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为山东民营炼化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