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互利共赢是中俄东线艰难谈判成功的关键。
今年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以下简称中俄东线)签署30周年。中俄东线是两国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经过十年的艰难谈判,二十年的反复博弈,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
中俄东线是中俄两国的“元首项目”。从商议、推动到建设,项目始终得到两国元首的高度关注和亲自推动,被称为“中俄合作的世纪工程”。它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输气管道”。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中国长三角,长逾8000公里,仅中国境内途经9省份,跨越5111公里。它是将大资源与大市场对接的“战略通道”。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出发,3000公里一路向东向南,经黑河正式进入中国境内,覆盖东三省、京津冀和长三角广阔市场。
戏剧性转折
在中俄东线签署之前,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开建。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是中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
作为继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第二条中俄陆上能源运输大通道,中俄东线这个超级大单的落定,无疑成为两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俄气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说:“从来没有和任何公司签过这么大的单子。”中俄两国毗邻,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俄罗斯也需要参与到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
不过,中俄东线的签署颇具戏剧性,也反映出当时博弈的艰难。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围绕中俄东线的谈判一直在进行。当时外界对在这场“世纪谈判”都格外关注,但临近谈判结束,中俄签署了30多份涉及到各领域的合作协议,独不见天然气购销合同,外界对此都不太乐观。
戏剧化转折就发生在普京离开上海返回莫斯科的前几个小时。“普京希望走之前达成这个协议,哪怕是最后一刻。”曾经的中方谈判代表这样回忆,“俄方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当然也有一定的压力。”
上海的早晨,书写着东方传奇。2014年5月21日凌晨4时许,黄浦江静静地流淌,大部分市民还在沉睡当中。又经过一个通宵的谈判,围绕中俄东线天然气价格存在的分歧终于找到契合点,中俄双方谈判代表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最终,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气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中国的底线
这是一个多方努力推动的结果,这也是一个双方妥协的结果。
当时谈判焦灼的点主要围绕在价格上,“没达底线免谈”是中方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原则。中国坚守的底线是:“一,不能按照欧洲的价格来对待亚洲;二,必须考虑中国市场的接受能力。中国在坚守自己的一个价格底线。”
事实上,在中俄东线二十多年的博弈过程中,中国一直在贯彻着这一原则,也明确告诉了俄方。
俄罗斯方面在之前的谈判中一直希望,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按照欧洲高达4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而中国则希望参照中亚235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商议。因此,价格问题成为双方谈判中的最大分歧,这一分歧持续到谈判的最后阶段。
最后的签署,俄罗斯方面表示,他们做了很多让步。协议签订4天后,普京在莫斯科会见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李源潮时笑称:“应当对贵国政府的所有同行给予应有评价,他们在谈判中‘喝了我们不少血’——中国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谈判者。”
“但他们(俄方)的要价本来就过高,甚至高得很不现实,最高的时候报出了500美元/千立方米,这比卖给欧洲的价格还要高。”曾参与谈判的内部人士称,中方谈判代表一直在努力做俄罗斯方面的工作,希望他们正确看待中国的市场。俄方对最先的谈判方式做了很多调整,使之比较符合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特点,最后的价格跟我们谈判的底线越来越接近。不过,出于敏感原因,最后的“底线价格”究竟是多少,双方并没有公布。
共同努力
这份合约的难点还在于,它不完全是中俄之间的事,俄罗斯还要与欧洲进行谈判。乌克兰问题、俄罗斯东部资源长期闲置、欧洲天然气市场量价齐跌、北美天然气即将出口……当时,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多数的分析认为,在与中方的天然气谈判完成之后,俄罗斯就可以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来应对乌克兰局势和欧洲的制裁。这是俄罗斯考虑的现实政治利益,也是其极力促成协议的原因之一。
2023年,这条承载着当时中俄两方期许的管道终于全面贯通。如果从1994年中俄两国签订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开始算起,这场谈判到2014年正好经历了20年。签约当天,新华社发布通稿称,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是在中俄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推动下,在两国政府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在双方企业长期共同努力下实现的。
中俄签约后,普京亦强调:“如果不是他(习近平)亲自过问谈判中的一些重要事宜,我们未必能做出这些决定。”当时,中国石油一位谈判代表称,他曾在一年之内在中俄两国间往返50余次。双方始终坦诚务实地面对分歧,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又希望最终达成合作。这20年间,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能源领域合作。每一次中俄双方最高首脑会晤,对于有关能源方面的核心问题、关键走向给予重要指导。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口径之大、压力之高、输气量之大,堪称世界之最。经测算,到2025年,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