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深水新优快钻完井团队,是一支敢较真、不畏难、勇担当的年轻团队。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位于海南岛东南部陵水海域,共部署深水气井12口,平均井深超5000米,作业水深近千米。作为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它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可借鉴的先例。
面对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行业难题,“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深水新优快钻完井团队于今年8月26日高效完成了该项目的钻完井作业。究其成功的经验,在于这是一支敢较真、不畏难、勇担当的年轻团队。面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他们致力于深水油气钻完井勘探开发技术的科技攻关,用10年时间完成了国外30年的深水跨越。
勇担当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取得了一流的成绩——采用集中井口批钻模式,高效完成了12口井的表层批钻作业,一举打破了中国海油单支PDC钻头累计进尺纪录;完工后,“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整体的高峰年产量从30亿立方米增至了45亿立方米,相当于海南天然气全年消耗量的近90%。
这背后,离不开团队成员共同的坚守与奉献。
早在项目伊始,深水新优快团队就在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通过联合党建、支部共建等压实责任,让党建工作成为项目新优快的助推器。
“10年来的发展,整个团队先是学习研究,然后逐步自主开发,如今实现了技术的部分领先。我感到十分自豪!我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冲在前头!”“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钻完井项目副经理马传华说。
不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线普通工程师也是如此。
“刚领证三天,假都没休完,你就要回平台?没有你,这个活是干不了了吗?”
“没办法,项目推进耽搁不起,这个节骨眼我必须在!”
这段对话发生在2023年10月1日。对话的双方是“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水下完井工程师伍子登和他的新婚妻子。一边是“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重大使命,一边是刚结束多年爱情长跑的新婚妻子。当时,他的内心十分煎熬。
最后,他给妻子留下一句“等我这次轮班结束就回来好好陪你”的承诺,在项目需要的时候站在了自己的岗位上。2023年10月7日,“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第一口井成功钻完井。
正是因为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抱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才令原本不可能的项目得以实现。
敢较真
要想干成事,队伍作风过硬还不够。面对复杂工况,作业装备和材料是项目的重要保障。
“你们的井口设计存在问题。我们建议将密封总成打磨1毫米,以便于水下坐封。”
“我们的设备经过国外验证,绝对不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已经说过,问题在于贵方的操作不当,我们坚决反对贵方对井口的改动。”
这段对话发生在“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钻井作业现场。因为密封总成无法顺利安装到位,深水新优快项目团队的建议被外方厂商直接拒绝。
密封总成无法顺利安装,严重影响了项目后续作业。外方毫不退让的态度,让项目一度面临着停工的困扰。
“我们在一线工作,要讲证据。外方不承认,我们就亲手做,找到问题的根源。”马传华立刻启动了蓝鲸一号平台的辅钻台。42℃的高温下,新优快团队鏖战10余小时,用100余次的精细测量证明了密封总成确实存在问题。
面对事实,原本强势的外方哑了火。但是否打磨,项目组内部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打磨风险太高了。要是密封失效,这口井就废了!”“不如换一套密封总成试试吧!”……
“打磨试试!连试一下的担当都没有,这活干得窝囊。”钻井总监代锐率先同意打磨。经过计算,磨掉不超过1.1毫米的外径,密封总成的锁紧力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动手!深水新优快工程团队立刻开展了密封总成打磨工作。沙沙的打磨声,刺激着每个人的心弦。最终,密封总成被磨薄了1.08毫米,钻台测试显示可以坐封。
“监督办,打高压至4500psi稳压,15分钟压力降3psi,判断坐封成功!坐封成功!”对讲机里响起了激动的声音。
发现问题,验证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容不得一丝马虎!每一个环节的推进,都源自项目团队的自信与坚持。这是他们通过众多钻井作业积攒下来的底气。
不畏难
钻完井液相当于钻完井作业的血液。
针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这种极限工况,国际上仅有甲酸铯完井液一种解决方案。但是,相关原材料及研制生产技术被一家国际供应商系统垄断,不仅供货周期长,而且成本高达40万元/立方米。
“除了我们外,你们没有别的选择。尽快签合同,才是你们最该做的决定!特别是现在,全球对深水深层高温高压都有很高的需求,这种材料现有的产能严重紧缺!”
4年前,国际供应商的一番话语,让“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经理蒋东雷切身感受到,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里,才不会在项目推进上受制于人。
“在我们这个行业,深水高比重无固相完井液的技术要求是顶尖的。搞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搞,项目经济开发难以保障,而且未来参与国内外高压油气资源竞争肯定没有出路。”蒋东雷说。他提出,要联合国内相关专业力量,研发自己的深水高比重无固相完井液体系。
虽说自主研发可以摆脱他人掣肘,但当时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国际上有公司投入几百万美元开展相关研发结果失败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大家心里没有底。事实证明,其研发难度之大远超团队的预期。研究项目结题时间,一延再延。
他们没有放弃。团队核心成员列出排班表,每次一两个人进现场紧盯实验,一待就是好几天。4年攻关,5轮超过1800组的实验,他们最终实现了甲酸铯完井液的国产化替代。“我们把这项成本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以内,为项目节省了上亿元的成本。”蒋东雷骄傲地说。
不惧外部技术威胁!他们用创新打破壁垒,用行动实现优快,再一次证明了自己。
砥砺深蓝出新路,厉兵秣马再扬帆。现在,“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深水新优快钻完井团队正在向宝岛21-1、陵水36-1等世界级难题发起新一轮冲锋,助力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持续向南、向深、向远。
责任编辑:陆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