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炼化】中科炼化向“新”而行
2025年01月15日 10:08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刘理铭 李 海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科炼化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端智能一体化绿色炼厂。

 

  11月6日,在中科炼化立体库出货站台上,环线运行的有轨运货机器人将一垛垛化工固体产品有条不紊地送至出货口,无人驾驶叉车按照既定程序开启装车工作。这是中科炼化智慧物流仓储的高效出货场景。

  从客户下单、提货申请、车辆及司乘人员检查、产品包装入库、立体库自动出货到无人叉车自动装车,全过程实现“一条龙”智能化服务,仓储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逾20%。

  近年来,中科炼化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智能生产、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持续发力,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一体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公司建成投产四年来,累计创造利税超1100亿元。

  聚焦智能生产

  中科炼化全面基于工业互联网,采用“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建设智能工厂,依托平台的数据采集及集成能力,通过运营数字仓库作为数据交换枢纽,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具备了全面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四项能力,形成了服务共享、协同智能、集成优化、安全敏捷的信息服务体系,消除了传统企业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

  “中科炼化在建设时就采用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全产业链数字化集成联动,实现了正向建模,最大程度上确保模型的精确性和整体性,保留了装置、设备、系统间的关联,实现了全厂海量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信息中心智能工厂工程师陆耿表示。

  据介绍,在模型基础上,数据库实时采集了31套装置的10多万点数据,使数据在生产、安全、设备管理各领域进行流通互用,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查看生产数据,进行指挥调整,提高工厂的运营效率。

  数据在计划、物料、调度、操作、原油调和及化验分析等生产层应用实现了全面贯通,全面覆盖业务管控需要,实现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全方位监管,真正做到了数出一源、令出一家,保障了高效管理年产15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及相关辅助配套工程,用工规模仅有传统企业的四分之一。

  2023年,中科炼化揭榜项目“清洁能源炼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告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成为石油化工央企下属企业中唯一的入选单位和广东省3家入选企业之一。

  聚焦绿色低碳

  冬日暖阳,碧波晴空。在中科炼化厂区附近海域,时有成群的鹭鸟翩翩飞舞。站在中科炼化厂区观鸟台上,远远望去,那“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构成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科炼化严格贯彻“异味就是污染、泄漏就是事故”的理念,健全环保管理长效机制,深化绿色基层创建,发挥环保督查常态化工作机制作用,抓实污染防治工作,对异味源头实行有效管控,打造无异味厂区、花园式工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广东省和中国石化有关“双碳”的要求,大力推广清洁新能源应用,通过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增加生物质掺烧量等一系列举措,年累计减少碳排放超3.77万吨;与中广核签订外购清洁能源合同,外购绿电500万千瓦时,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和能源消费总量。公司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石化绿色企业”称号,6套装置获评“广东省石油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被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评为“炼化一体化绿色发展先进水平”单位。

  聚焦科技创新

  中科炼化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装置国产化率达到95%,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

  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中国石化首套2000吨级SE粉煤气化炉成套技术、低空速高环氧乙烷浓度条件下国产银催化剂、国内首套35万吨/年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的工业化应用。2000吨级SE-东方炉,最长连续运行周期超过200天;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银催化剂应用后,产品指标达到优级品标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5万吨/年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在中科炼化35PP装置上成功投产并稳定运行超过三年。

  中科炼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策略。结合塑料市场情况以及聚烯烃装置生产能力,公司大力推进新产品开发,进军国内高端市场,累计开发聚烯烃新产品牌号67个。制作医疗防护服的医卫透气膜料生产难度大,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2022年,公司克服困难,排产了1万余吨相关产品,保障了抗疫需求。该项目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光伏EVA产品广受客户青睐,填补了中国石化华南区域EVA光伏产品的空白,为中科炼化挺进高端聚烯烃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聚焦区域优势

  满载汽油的轮船,缓缓驶离中科炼化码头;聚烯烃、硫黄等化工产品,通过汽车源源不断运送出厂;火车装车台前,火车油罐正加紧装运航煤、汽油;成品油等产品通过管道有序运送出厂 ……

  “从原油加工生产成品油运送至加油站,6天即可完成。”中科炼化生产技术部负责人郭胜军介绍道。

  中科炼化毗邻珠三角,背靠大西南,占据优越的市场区位,具备“前港后厂”的优良条件。深水良港与生产装置直线距离仅1公里,是我国大陆离中东原油主要产地海上运输距离最近的炼化企业,吨油运输成本较其他企业更低。

  凭借着厂内便利的水路、管输、铁路、公路等渠道,公司构筑起了强大的物流保障体系。公司产供储销链条畅通,生产产品辐射至国内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大西南等市场以及东南亚、大洋洲、北美及欧洲等地区。

  公司积极发挥湛江东海岛石化园区产业龙头“链主”的作用,深化与湛江钢铁、巴斯夫等大型企业合作,发挥钢铁、石化产业链的协同集群效应,利用一体化优势资源延伸高质量发展链条,有力推动了塑材、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等一系列中下游产业投资的蓬勃发展。茂化实华、广东众和化塑、广东新华粤、中捷精创等多个项目到工业园内建厂投资,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万人,龙头企业的“榕树效应”日渐凸显,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