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缅油气管道从动议到落地、从建设到正式开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油气是工业的血液。经济的增长,密切依赖油气的稳定供应。但是,我国油气自给不足,长期需要依靠国际市场。为确保油气供应安全,我国陆续开辟了4条主要的油气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即是其中之一。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和中缅经济走廊的先导工程,2013年7月和2017年4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原油管道先后开通顺利运行。截至今年8月,中缅油气管道已累计向国内输送原油和天然气超1亿吨,为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加速西南地区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条能源大动脉的成绩瞩目,但它从动议到落地、从建设到正式开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历时6年的谈判
上世纪90年代末,修建一条中缅油气管道的设想就已经在酝酿。2004年,中缅两国政府就此正式开始了谈判。
谈判初期,中缅两国就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点。中国曾派考察团赴缅甸考察修建中缅原油管道的可行性,提出修建天然气管道的同时再建一条原油管道,把从中东进口的原油通过缅甸输送到国内。而缅甸认为,其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产销天然气更符合其国家利益。
当中缅双方谈判胶着之时,外国公司也看好缅甸的天然气资源。中国面临不少外国公司的竞争,主要来自韩国和印度。其中,韩国大宇公司早就参与缅甸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印度与缅甸有着良好的双边关系,提出了从缅甸铺设输气管道,过境孟加拉国到达印度的竞争方案。
但是,由于韩国大宇公司要把缅甸的天然气液化并运回韩国或出售给其他国家,力不从心,以及印度和孟加拉国在管道过境谈判上的不顺利,缅甸最终选择与中国合作。
2006年1月,时任缅甸总理梭温对中国进行访问。其间,中缅双方签署了一份天然气贸易备忘录,明确提到计划修建一条到达中国昆明的天然气管道。同年4月,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建造从缅甸实兑到云南昆明的原油管道;10月29日,中缅就油气管道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然而,在缅甸天然气资源方面,中国再次出现了竞争对手。2006年12月,日本丸红综合商社联合韩国天然气公司,以高于其他竞争对手2倍的价格竞购缅甸天然气。考虑到中国对缅的大量投资,以及西方国家对其的经济制裁等因素,缅甸政府最终放弃了与日韩的合作。
2008年12月,中国石油和缅甸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公司、韩国大宇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协议规定,缅甸每年将向中国出口4亿立方英尺(约1133万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期限长达30年。
2009年3月26日,中缅双方签署《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等一系列能源合作备忘录和协议。同年6月16日,中缅双方签署《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谅解备忘录》,为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之一
中缅油气管道的设计,是同时并行建设天然气和原油管道。原油管道起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于缅甸西海岸的兰里岛。两条管道一路途经缅甸马圭、曼德勒两省以及掸邦,从云南瑞丽58号界碑进入中国,并行敷设至贵州安顺分离。原油管道向东北敷设,到达重庆;天然气管道向东南敷设,至广西贵港,最终与西气东输二线联网。
缅甸首都内比都当地时间2010年6月3日上午10时28分,位于缅甸米坦格河畔的管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时任中缅两国总理见证了签字仪式,共同触摸标志中缅油气管道开工的电子球。
作为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可谓挑战重重。
途经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生态多样,地质灾害频发。需穿越6条海沟,翻越若开山,穿越或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多条河流,每次都需要进行油管、气管和光缆管3次穿越,施工难度极大。其中,卡拉巴海沟穿越工程创造了世界管道穿越的最深纪录。
缅甸当地施工设备和材料稀缺,社会依托较弱。施工所用的钢材,需从中国国内通过海运送抵。无法从国内采购的材料,委托缅甸当地代理公司购买时要通过缅甸相关政府部门的层层许可,前后70多人签字……
虽然国际上建设输油管道基本采用圆形套管,但2011年缅甸建设部突然提出,中缅油气管道穿越公路时采用的套管必须是方形的。最终,780条圆管全部更换。
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
工程之外,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还存在来自两个方面的主要威胁:一是少数民族武装,一是反对势力。
当时,缅甸国内局势十分复杂,缅甸本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矛盾。而中缅原油管道在缅甸境内全长771千米,中缅天然气管道在缅甸境内全长793千米,不仅跨越缅甸当局掌控的各省,而且途经少数民族聚居的各邦。
2011年6月,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军爆发武装冲突,此后缅北战事不断。2012年7月发生在缅甸南渡、曼东、南坎等地区的战事迫使中缅油气管道施工暂停。2013年初,两枚炮弹落入中国境内,中缅油气管道施工再度暂停。曾经有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运送货物的汽车受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的袭击,导致2名缅甸公民身亡,另有3人受伤。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缅甸军政府时期敲定的最大外国投资项目之一。缅甸吴登盛政府2011年3月执政后,缅甸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变。各种势力裹胁着民意,批评声、质疑声、诉求声不断,使中缅油气管道等中资项目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时,由在孟加拉国、印度和泰国的缅甸流亡人士组成的“Shwe天然气运动”组织,发布题为“权力走廊”的报告,声称“管道将经过缅甸许多村庄,引发强制拆迁、环境破坏及人权侵犯”。西方一些非政府组织表示,“缅甸人民面临严重能源短缺,这种大规模能源出口只会加剧社会动荡”。
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官员曾与缅北军区司令会晤,希望双方保证管道的顺利建设。缅甸组建了一支专门警察队伍,专职负责管道沿线治安。中国石油加大了在缅的宣传公关力度,努力消除民众的误解……
克服重重困难,2013年7月,中缅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2017年4月,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开始投运。中缅油气管道持续实现了零事故、零污染、零职业伤害、零社会安全事件的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