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海油建滔公司宋金鹏以坚韧的毅力磨砺技能,获得了全国石化行业技能大赛金奖。
在第十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中海油化学中海石油建滔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建滔)的宋金鹏在甲醇合成操作工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个人金奖和团体一等奖。
个子不高、不喜言辞。今年29岁的宋金鹏,是海油建滔年产80万吨甲醇即甲醇二期装置的一名总控操作工。在他身上,有着对待专业的钻劲儿、对待困难的韧劲儿、对待工作的拼劲儿。
宋金鹏时常将自己比作“孤勇者”。他说:“在成长中,我是孤独的。但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的团队和班组很照顾我,让我勇于去追寻成长的那束光。”
凭借钻劲儿,打通装置全流程
2020年6月,宋金鹏大学毕业,同年8月入职海油建滔。参加工作不到半年,他便有幸经历了甲醇二期装置大检修,这对于还是装置“小白”的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检修中,他每天跟着师傅钻罐、爬塔、上管架,认真学习设备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每天来回行走数万步。从那时起,他就悄悄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每轮班查一遍流程、画一遍流程,之后对照装置流程图看看哪里不对,再去现场重新核对。刚开始,虽然速度不算快,但是他将所查的每个流程都牢记在心。
随着对装置了解的不断深入,宋金鹏也从最开始的只查管线走向、设备位置逐步进展到熟记仪表、阀门的位置,深入思考为什么流程这样设计,为什么参数要控制在这些范围,高了低了会对装置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日复一日,宋金鹏每次都带着问题去查流程、巡检。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他就虚心向师兄、师傅和技术员请教,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把问题彻底弄懂弄通。凭着这股执着的学习劲头,他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掌握了甲醇二期装置现场全流程操作,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现场岗位考核,为进入总控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23年10月,通过总控选拔积分制考试,宋金鹏成为海油建滔成立以来最年轻的总控岗位员工。那年,他只有28岁。
“总控操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容不得半点差错,否则会造成装置波动甚至联锁跳车。我还是职场新生,我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师傅的悉心教导和班组师兄们的指导帮助。”在问到进入总控操作后有什么感想时,他腼腆地说道。
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积累,宋金鹏不仅掌握了甲醇二期装置全流程操作,还逐渐成长为一名隐患排查能手。三年来,他发现各类设备隐患40余条,荣获公司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先后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监盘员和巡检明星。凭借在隐患排查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他在2022年荣获中国海油隐患排查先进个人。
在海油建滔最近一次的隐患排查经验总结交流会上,宋金鹏分享了他的经验:“日常工作中,我除了做好重点设备的巡检外,还会关注管道连接口、高点导淋、仪表连接处以及隐蔽性设备等地方的隐患排查,每次都有一些收获。”
系紧韧劲儿,攻克装置技术难题
作为总控操作人员,宋金鹏的日常工作就是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密切注视工艺参数变化并及时做好调整。
“每天我要反复确认装置的1000多个数据,遇到与厂控指标相差的问题我会去分析研究,不找到问题的根源决不罢休。”他说。
甲醇二期装置在更换锅炉水新药剂后出现了在线分析仪表管线温度高、易堵塞等问题。经过与药剂供应厂家多次交流沟通,药剂配比仍然达不到理想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对工况的判断,也威胁着装置的稳定运行。在几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后,宋金鹏想:“咱不能一直靠厂家呀。与其花大价钱请厂家练手,还不如让我试试。”于是,他选择主动出击,啃下这块“硬骨头”。
通过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和请教相关专家,经过各种参数调整,在他和班组员工的不懈努力下,调整了几种药剂的配比,最终成功解决了炉水指标偏离的问题。他还通过改造甲醇二期炉水取样冷却器解决了炉水取样超温的问题,改造的冷却器还获得了国家新型专利。
最近,宋金鹏被抽调到公司二氧化碳低碳烷烃干重整制合成气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中试科研项目试车组,担负起了设备管道吹扫、试压、试车的任务。由于他没有化工生产装置的原始开车和试车经验,第一天只能跟着试车组组长跑现场、打下手,对如何给管道吹扫试压没有一点头绪。
“决不能给试车组丢人!”他想。为此,他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学习吹扫试车方案、画设备管道流程并在流程上标注好每一个导淋、仪表泄压点位置,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就在网上查找资料或打电话咨询有经验的师傅。凭着这股韧劲儿,第二天他就不再手忙脚乱了。
为了不耽误干重整项目的施工进度,他向试车组提出:“我们在施工队休息时进行吹扫,和他们倒时差。”这样,既不影响干重整项目的施工进度,也解决了吹扫过程中交叉作业的安全问题。
这样的例子,在宋金鹏身上不胜枚举。正是凭着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装置操作难题,使他在提高技能水平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讲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觉得遇到问题就要正视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然后予以解决。”他如是说。
“这个小伙子很上进,工作很认真,事情交给他我很放心。”领导这样评价他。
“他头脑灵活爱钻研,有韧劲儿,遇到难题就像老鳖一样咬住不放。”班组同事们这样说。
铆足拼劲儿,拿下全国竞赛金奖
长期以来,海油建滔的上级统筹管理单位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简称富岛公司)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技能竞赛工作。富岛公司不仅定期开展内部技能竞赛,还积极组织选手参加国家、行业、中国海油、海南省级等各类竞赛,突出构建了技能竞赛全链条,将各级技能竞赛作为技能人员的成长阶梯。针对中国海油(省部级)级以上的竞赛,富岛公司主动对接训练场地,配备专门教练,实行集中培训,组建覆盖各级技能竞赛的选手梯队。
为做好第十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征战,确保优中选优,2024年6~7月,海油建滔开展了三轮内部选拔,宋金鹏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参赛名单。他暗下决心:“要向先进看齐,全力拼搏。”
宋金鹏心里的先进是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海油工匠等荣誉于一身的钟国强。他将钟国强作为他掘金路上的航标。宋金鹏也极其幸运,钟国强正是此次带领参赛队员出征竞赛的教练团导师,这给了宋金鹏无比的信心。
富岛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史景涛介绍说:“参加外部赛前,我们先组织选拔赛选出优胜选手,再对参赛选手进行针对性和高强度赛前脱产集训,帮助他们临阵打磨技能。我们在培训前编制计划,计划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为参赛选手优选参加过全国性技能大赛且获得好成绩、现场实操经验丰富的教练,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因为此前没有参加过装置的原始开车也没有经历过装置的紧急事故处理,仿真操作对宋金鹏来说是一大难题。如何克服这一难关,他知道只有一个字:“拼”。
宋金鹏的骨子里还真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儿。一次,他白天练习装置仿真开车时怎么也开不起来,也找不到原因,就想按照教练讲授的步骤晚上再多练一会儿,结果练得太投入忘了时间,错过了班车。他索性就在培训中心练了一个通宵,直到熟练掌握了装置的仿真操作。随后,他把仿真软件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方便随时练习。备赛期间,每天练到凌晨一两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经过近2个月的自我加压式“魔鬼式练习”,宋金鹏的脑海里逐渐形成了甲醇合成装置的系统知识框架,理论功底也越来越扎实。在竞赛中,他的仿真事故处理个人成绩排名第一、仿真开工成绩团队第一。金牌的背后,离不开他上百次的练习和多少个深夜的挑灯磨炼。
“学习没有捷径,唯有豁出去,铆足干劲儿拼到底。这次比赛,我收获的不仅是金牌,更是一种成长,还是一种团队精神。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赛出好成绩,我们做到了!”宋金鹏自豪地说。海油建滔也是中国海油唯一一支荣获竞赛团体一等奖的代表队。
站上技能竞赛最高奖领奖台时,宋金鹏的心是激动的,脸是火热的。“孤勇者”追逐的那束光,已经照在脸上。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也没有辜负公司对他的培养。
宋金鹏用“钻劲儿、韧劲儿、拼劲儿”感染着他人。他像“孤勇者”一样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束光的同时也照亮了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他以孜孜以求、昂扬拼搏的精神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用平凡绘就了海油人“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人生底色。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