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沃野不待秋风绘 “智”融春雪唤丰年
2025年03月10日 17:16   来源于:中国海油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海油化学保供春耕端好“粮食饭碗”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春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是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之举。

  从北国雪原到海南椰林,从智能工厂到阡陌田间,每一袋化肥的精准送达,每一寸土地的科技赋能,每一户农民的丰收笑颜,都在诉说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作为化肥产能产量双第一的中央企业,中国海油化学奋战在保供一线:稳生产,“粮草”先行筑基;强创新,技术拓展赋能;“智”助农,营养方案精准;优服务,把脉问诊暖心。

  以“实”为犁,全力运转为稳产保供筑根基

  2月中旬,黑土地上“倒春寒”突袭,黑龙江鹤岗气温降至零下23摄氏度。海油华鹤公司在岗员工不畏风雪,24小时不间断巡检,一面积极清扫积雪,一面持续加强设备维护,监控关键设备,实时采集数据,从原材料入厂、到中间控制、再到产品发运,严把每一道流程、每一项数据,保障装置安全平稳运行。海油华鹤公司已累计为“北大仓”贡献600多万吨尿素产品,稳定发挥化肥保供“压舱石”作用,为促进龙江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湖北荆门的海油大峪口公司在春寒料峭中,迎来新的产运高峰,生产、包装、发运车间全力运转,一线作业进入“备春忙”模式。在铁路站口,运输工人们熟练地驾驶叉车,将一袋袋复合肥从站台运送到车厢,送上销往全国的旅程。储运部管理人员说:“目前,厂区每天的出货量可以达到3000多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轮班表,每个人都随时待命。”数万袋的复合肥和望不到头的车厢,确保春天的希望递送到全国各地。

  海油大峪口公司一年生产总量约100万吨,其中铁路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70%左右。为提高效率,海油大峪口公司将包装车间直接与铁路站口相连,大大缩减了运输时间。从2016年至今,海油大峪口公司积极与铁路企业开展合作,签订“量价互保”协议,以充足发运量换取低折扣运价和优质服务,累计节约铁运费用2.7亿元,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北至龙江,南至东方。眼下,海南岛春光正好,田间地头、稻秧追肥,已然进入用肥旺季。轰鸣的机器声中,印有“富岛”标识的金黄色化肥袋格外醒目。作为中国海油化学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的海油富岛公司具有132万吨/年大颗粒尿素、140万吨/年甲醇和8万吨/年复混肥的生产能力。目前,海油富岛公司两套化肥装置日产量均能达到3800吨左右,通过稳定的产能输出,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输送关键物资,确保春耕时节肥料充足供应。

  以“智”为翼,数字转型为新质生产添动能

  “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农业发展的出路还在于科技发展。

  在海油华鹤公司,其貌不扬的探头搭配了GDS(气体检测)系统,如同嗅觉灵敏的“鼻子”,在装置现场构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全天候实时监测气体泄漏状况。而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则像是一颗“智能大脑”,能够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变化,多维度逻辑运算,自动优化生产操作,实现装置的精准控制与稳定运行。

  今年2月24日,海油华鹤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肥自动采样机正式投用,集“驱动电机、减速机、皮带传动、样品收集”等核心部件于一体,实现了从人工取样到智能取样的跨越式升级,成为海油华鹤公司“技术降本、创新提效”的又一标杆成果。

  近年来,海油富岛公司借助海油移动云、自建大数据与微服务平台的革新式发展,构建起“5G新基建+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移动应用”新型架构。在生产工艺上,仅靠一台移动设备就能实现一线实时状况尽在掌握。“移动云的线上工艺流程图能够清晰呈现工艺参数,以及反应温度、压力数值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控的转变,”化肥一部尿素工艺技术员说,“这项功能已经成为我们把控生产流程、排查隐患的得力助手。”

 海油富岛公司电仪部工作人员查看巡检机器人工作情况

  在设备管理上,通过“一码关联”实现多终端监控。可以多维度开展设备检查,外部专家团队也能随时协助定位和处理异常情况,大大节约了检修成本。同时,结合工业传感器与机器人,能够对大型机组在用油液的黏度、水分、温度、污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设备长周期运行和故障预警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在巡检环节,海油富岛公司变电站内率先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基于5G技术,集成移动视频巡检、红外测温、环境监控等功能,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管理。从前人工巡检强度大、效率低,数据也无法实时回传,现在通过5G和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时效大幅提升。

  新质生产力使得富岛公司在生产工艺、设备管理、安全巡检等核心环节成功实现智能化升级,成为智能“智”援的又一受益者。

  以“惠”为擎, 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加速度

  雨落千山醒,云开万物苏。海南定安县龙门镇的荔枝还处于半休眠状态。农户梁三甲算了一笔账:去年使用富岛复合肥后,每亩化肥用量减少10%,但坐果率提升20%。这一变化源于中国海油化学营销公司推行的“测—配—施”一体化服务模式。为将技术方案落到实处,还建立了“三级服务体系”——技术专家制定科学方案、区域经理跟踪执行、农化人员现场指导,并在定安县建设多处高产示范田,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样板,用实际行动夯实“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质定位。

  3700余块产品应用展示及推广示范田,8000余场农化四会推广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为30多万农户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这份助农答卷的背后,是中国海油化学聚焦质量提升与研发攻关,持续打造产品肥效的“金字招牌”,也是公司广大农化工作者扎根田畴、躬身实践、精研农技,共同书写的碧野“芳华”。

  四季水润的琼州大地,独具热带植物与特色水果培育的先天优势。早在2023年,中国海油化学就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大学开展合作,投身10种特色作物的科学施肥体系研究,在当地建成琼海黄晶果、五指山大叶茶、保亭红毛丹等6家科技小院,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余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万余亩,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行、农民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海油化学的农化人员同地方技术人员交流哈密瓜果实生长情况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农业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国海油化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利用电商平台拓展服务渠道,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海油惠农宝”电商平台已成为农民与优质农资产品、专业农业服务技术之间的重要桥梁。该平台的商品种类丰富,涵盖各类化肥产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用肥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农户只需登录小程序,就能选购农资,告别了以往四处奔波的繁琐,实现了买肥省时省力更省心。自2021年上线以来,电商平台累计注册E店297家,实现销量24.34万吨,年均销量复合增长率达到67.3%,为农民减负1994.46万元,“颗粒归仓”的经济效益正持续显现。

  “始于蓝、胜于绿、恒于红”,站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交汇点,中国海油化学以央企之肩扛起端好“粮食饭碗”的责任使命,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服务深耕”方程破解增产密码,以科技之光照亮乡村,以产业活水滋养热土,让丰收的故事生长在美好的春天。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