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一线
【一线】小故事
2025年03月12日 16:3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抚顺石化应对雨雪寒潮天气

图文/李冬铃

  近期,抚顺地区出现了中雨转雨夹雪转大雪天气,全市平均雨雪总量16.8毫米,给公司安全生产、员工出行带来了一定困难。抚顺石化各部门干部员工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强化现场巡检、防冻防凝、值班值宿、交通安全等管理,积极稳妥应对本轮极端天气,确保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加大装置监控力度,细化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做好极端天气的防冻防凝工作。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随时待命,岗位员工对所负责区域的关键要害部位进行细致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同时,第一时间组织在岗员工对装置平台、走梯等巡检路线的积雪薄冰进行认真清理,以保证员工巡检安全。

  作者单位:抚顺石化

 

  首台裂解气急冷换热器投用

文/王 利 李妍妍

  近日,由寰球北京公司自主设计的首台完全国产化裂解气急冷换热器成功运抵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120万吨/年乙烯项目现场。此举标志着我国突破了长期以来内换热管依赖进口的技术壁垒,在高端化工装备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裂解气急冷换热器是石化行业裂解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换热设备,直接影响着裂解装置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寰球北京公司凭借着技术实力和经验,成功掌握了该设备设计的专利技术,并将产品成功运用于多个乙烯项目。该设备内换热管13CrMo4-5材质及工艺要求高、工况严苛,此前长期依赖进口。为破解这一难题,寰球北京公司联合独山子石化、江锅股份、宝钢股份、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成立了专项技术攻关小组,成功实现了该设备内换热管的国产化,完成了乙烯装置静设备、材料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作者单位:寰球公司

 

  昆仑物流首次跨海运输煤炭

文/贺丽娅 张 玚

  不久前,一艘满载2万吨煤炭的船缓缓抵达珠海市高栏港,标志着中国石油昆仑物流跨海运输煤炭业务首运成功。

  2020年以来,昆仑物流主动融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充分发挥广东地区河道纵横、航运发达的地理资源优势,深入探索海运业务。多年来,公司持续在大件运输、省内煤炭运输等业务中积累行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优质的服务,昆仑物流承接了从山东日照港至珠海高栏港跨多海域的煤炭海运业务。

  2024年12月10日,昆仑物流接到了广东石化的紧急通知,称由于储能受限,需要立即寻找新的煤炭存放场地。接到通知后,公司迅速响应,用最短时间顺利起航。据悉,此次航程约1200海里,途经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省,横穿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

  作者单位:昆仑物流

 

  中国标准首次落地乍得

文/王 玥 李文汉 吉 飞

  近日,乍得国家标准化局致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将GB/T 35068—2018(《油气管道运行规范》)和GB 18597—20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两项中国标准作为乍得国家标准。这是中国标准首次落地乍得,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规则标准“软联通”在乍得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对进一步带动中乍基础设施和贸易投资合作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石油进入乍得20多年来,运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在乍得建立了涵盖勘探开发、生产作业、工程建设、外输管道、炼油化工和销售贸易等全产业链石油工业体系,被誉为“中乍合作典范”。

  近年来,乍得推动建立石油行业国家标准体系。中国石油乍得公司积极助力中国的石油行业标准,得到了乍得国家标准化局的认可与信任。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

 

  市场需求就是努力方向

文/刘新圣

  “各项参数正常,装置运行正常。”1月16日,在齐鲁石化塑料厂高压聚乙烯车间,当班内操田芳目不转睛盯着DCS系统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不放过任何一丝变化。“现在正生产的是高压电缆专用料。”高压聚乙烯车间主任何友均说。高压电缆料要求具备超高纯净度和高稳定性,产品质量标准异常苛刻。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化和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高压、超高压电缆需求增长明显。超净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作为高压、超高压电缆关键材料,其需求随之增长。市场需求就是努力方向。该厂加强与国家怀柔实验室沟通协作,加快产品结构转型步伐,与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先后攻克了高压电缆基料进口替代技术难关,先后推出了多个拳头产品,延伸了产业链。

  作者单位:齐鲁石化

 

  “电磁炮”提升勘探精度

文/赵 楠 熊一同

  不久前,东方物探公司“绿色勘探‘电磁炮’——可控脉冲激发源的开创者”项目斩获中国石油第三届创新大赛总决赛创意项目一等奖。这标志着东方特探公司在绿色勘探激发源研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提升勘探精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国家深地深海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油气勘探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精准解析复杂地质结构,满足绿色发展战略需求,东方物探装备服务中心组建了由资深专家领衔、多领域人才协同的科研“梦之队”,全力打造一款集宽频带、高精度、高能量、绿色环保特性于一体的全新地震激发源。

  团队创新运用电磁脉冲大功率驱动技术等前沿技术,攻克了大吨位重锤控制与换散热难题,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个15000lbf激发能级的电磁振动器工程验证机。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振动器有助于提升勘探精度、解析复杂地质结构,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数据,将推动全地形地震勘探迈向绿色、高效、精准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东方物探

 

  接通“消失的电波”

图文/田 真 王琛琛

  “端牢能源饭碗”,需要科技创新清洁低碳,也需要每口井的高质量管护、每道工序的高效运行。“温压一体变送器平时挺好用,可憋压时压力值总会断开。”一次调研中,现场员工向中石化技能大师、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员工李志明反映。“较传统压力表,温压一体变送器还是便捷,目前油井都在用,但每次憋压就会影响十几分钟的产量,累计起来数可不小。”油田生产信息化高级专家袁晓鹏在创新工作室的一席话,让李志明下定决心,年度内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反复测试、不断努力,他们升级了模块的稳定性,两款软件在东辛采油厂68口油井反复试验了6个月,稳定性均达100%,“断联”的5秒钟接好了,每年能为500口井减少20天的“误工”时间。下一步,李志明和团队准备给各单位配备一个升级程序大礼包,实现一次引入、按需升级,为油井憋压操作接通“消失的电波”。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

 

  大型机组人脸识别巡检系统

文/张训棣 高令臻

  1月15日,中国石化天津石化炼油部联合九车间外操祁祥祎,到2号催化装置烟气能量回收机组完成巡检后,对准巡检机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天津石化大型机组“五位一体”现场管理屏幕上的机组运行数据同步上传。

  近日,天津石化在石化系统内首次投用58台大型机组人脸识别巡检系统,该系统由天津石化改制企业天津科电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通过在炼油装置30台大型机组现场安装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五位一体”巡检机,实现巡检“人、数”精准匹配、巡检信息实时上传、运行数据现场对比、历史数据一键查询等功能,提升了巡检质量和效率。“系统投用后,有效记录了机修、电气、仪表、管理、操作等五类巡检人员的个人信息及巡检结果。电子数据方便我们查阅历史记录、了解本周期机组的运行参数、更高质量地进行机组特护,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负责该项目建设的设备经理刘春华说。

  作者单位:天津石化

 

  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并网

文/王成凯 许爱华

  1月25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10天来,已累计发出绿色电能225万千瓦时。这是中国石油目前已投运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索光伏治沙模式的重点项目。该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21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减排二氧化碳161万吨,将助力上库高新区争创全疆首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为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实现全过程绿电生产提供强大支撑。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立足新疆“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业务“光”速前进。2022年开始布局集中式光伏项目,2024年生产绿电12.6亿千瓦时,光伏发电业务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2025年,公司计划在新疆巴州若羌县、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等地陆续开工建设多个新能源光伏和风电项目。

  作者单位:塔里木油田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