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欧佩克+”减了个寂寞
2025年04月16日 15:0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王能全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全球经济疲势和石油市场供需失衡,导致2024年“欧佩克+”五度推迟增产,以稳市在市场供需日益失衡。今年如何维持减产纪律,仍是“欧佩克+”最大的难题。

 

  2024年,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个自愿减产的“欧佩克+”,五度推迟增产,以求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善可陈和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石油消费增长乏力。2025年的“欧佩克+”将更加艰难。

  2023年6月4日,“欧佩克+”第35届部长级会议决定,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底,实行集体减产。在集体减产的同时,2023年11月30日,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8个国家宣布,2024年1—3月自愿减产220万桶/日。欧佩克秘书处称,在这之后为了支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这些自愿减产将根据市场的情况逐步恢复。但是,2024年全年,8个国家五度宣布继续自愿减产均没见有得到恢复。

  “欧佩克+”之所以持续减产,主要原因是供给持续增加而需求增长不振,使国际石油供需日益失衡。从供给看,在美国、加拿大、圭亚那等国家原油增产的推动下,世界石油产量稳定增加。然而,作为由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组成的国际组织,欧佩克一直看多全球石油消费。在2023年12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预计,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比2023年增加225万桶/日,增长2.2%。但是,进入2024年,面对国际石油市场残酷的现实,欧佩克对市场的乐观不断被粉碎。比如,仅在2024年9月到12月的各月报告中,欧佩克就4次下调了对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的预测。

  当然,全球范围迅速推进的能源转型,加剧石油消费放缓是原因之一。在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的压力下,汽油和柴油消费均不如预期。2024年1—11月,中国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1.8%,全年原油进口同比下降1.9%。包括中国在内全球石油市场消费的疲软,迫使欧佩克一再调整对2024年世界石油消费增长的预测。

  进入2025年,世界主要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增长难有起色,仍由下行风险主导。世界银行认为,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为2.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部分地区和行业正面临增速放缓的潜在风险。

  为此,对于2025年世界石油供需形势,主要机构的预测普遍不甚乐观。欧佩克在2024年12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认为,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每日增加140万桶,低于2024年的160万桶/日,而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产量将增加110万桶/日,比2024年增长2.08%。国际能源署2024年12月的《石油市场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加110万桶/日,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给增加150万桶/日,超过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

  “欧佩克+”第37届部长级会议决定,今年的原油产量为3972.5万桶/日,比去年每天减产73.5万桶;8个国家的自愿减产,将持续到今年3月。本轮减产以来,超限额生产是“欧佩克+”国家的普遍现象。作为减产数量的最大承担者和浮动生产国,持续的减产使得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压力日益沉重,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不得不发债融资。媒体报道,2024年沙特阿拉伯曾两度宣称放弃减产,转而争夺市场份额。可以预见,在市场供需日益失衡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减产纪律将成2025年“欧佩克+”最大的难题。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