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从古至今,歌颂母亲的篇章多如繁星,诗人们挥动手中的笔,试图用文字描绘出母爱的轮廓。可再华丽的辞藻,也难以承载这份源自血脉、纯粹而炽热的情感。
童年时,母亲是我的世界的全部,是我避风的港湾。她的怀抱,暖得像冬日里的炉火,让我在疲惫时安然入睡;她的声音,柔得像清晨的鸟鸣,在我耳边奏响最动听的旋律;她的笑容,甜得像春日绽放的花朵,给我无尽的勇气和安慰。
成长的道路上,坎坷与挫折如影随形。每当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时,母亲总是默默递来纸巾,用她温暖的怀抱包容我的脆弱。她轻声的安慰,像春风拂过心田,让我逐渐平静。
后来,我离开家乡,奔赴远方。距离虽然遥远,却无法切断我们之间的牵挂。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母亲的心始终与我紧紧相连。那些争吵后的道歉,她总是微笑着接受,仿佛从未有过不愉快,始终用她的宽容和爱包容着我的任性。
时光匆匆,我终于也成为了一位母亲。新生命的降临,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沉甸甸的责任,如汹涌的潮水将我的精力全部席卷。我一头扎进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在琐碎的生活里忙碌奔波,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身后默默守望的母亲。
人们常说,只有自己成为父母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恩情。可没有人告诉我,成为母亲后,我竟会在忙碌中如此疏忽自己的母亲。
孩子出生后的五年,我在工作和育儿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前行。每次回家,眼里只有孩子的嬉笑哭闹,却忘记了问问母亲是否疲惫?心情是否舒畅?甚至连她有没有吃饭都不曾关心。那时的我,似乎有充足的理由:孩子还小,需要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工作太忙,让我分身乏术。可如今回想起来,这些理由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平静地离开了我们。母亲悲痛欲绝,那哭声里饱含着对亲人离去的不舍,更有着对我的担忧。我紧紧抱住她,她颤抖着问我:“你以后怎么办?只有你一个人,以后我老了,你要多累啊!早知道应该给你生个伴儿。” 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后,那一幕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在母亲经历人生至痛时,她心里挂念的依然是我。而我呢?长大后,许多重要的时刻我都没有让她参与……母亲,在我的生活中,不再是那个无可替代的存在,甚至逐渐被我边缘化了。朋友、同事的消息我总是优先回复,母亲的关心有时被我匆匆敷衍。
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弥补。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占据着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愧疚,她温柔地说:“一直都是这样的。人,都是往下疼爱的。” 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可我再也无法像小时候那样坦然接受。我明白,我必须为这份爱做点什么。
于是,我计划着和父母一起去旅游,去看他们从未看过的风景;计划着一起做许多有趣的事,留下美好的回忆。然而,生活的琐碎一次次将计划打乱,那些美好的设想终究没能实现。
最后,我选择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聊聊家常。每次电话那头传来他们的笑声,我都感到无比温暖。父亲偶尔会因为我先给母亲打电话而“吃醋”,让我忍俊不禁。其实,他们想要的并不多,他们只希望能参与我的生活、了解我的喜怒哀乐。
如今,我会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他们分享,让他们融入我的生活。因为我知道,这份亲情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