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惠州石化打响降本增效攻坚战,锻造低成本核心竞争力。
面对炼化行业严峻的市场形势,2024年,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惠州石化党委(简称惠州石化党委)积极响应“大力弘扬海油精神,决战降本增效攻坚行动”号召,精心部署《惠州石化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捡芝麻”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全年,惠州石化共实施244项降本增效举措,累计增效近1.79亿元,为公司打造“低成本”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员合力激发降本增效新动能
“降本增效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员的共同责任。”惠州石化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孙建伟表示。
2024年,惠州石化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效当下,抓实安稳长精优”的工作目标,坚定“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惠州石化党委成立了97支“党员突击队”、95支“青年突击队”和36支“工人先锋队”,鼓励党员带头研究生产工艺、优化操作流程,解决技术难题。各运行部党总支设置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五员”职能,筑牢党建赋能业务的组织基础。
“党员带头,群众跟上,降本增效的氛围一下子就起来了。”惠州石化运行三部党总支书记纪传佳说。
为响应公司组织开展的降本增效“捡芝麻”活动号召,运行三部党总支成立“创效先锋”党员突击队,深挖降本潜能,征集形成包括降低塔压和回流比、优化吸附塔区域流量和安全阀冲洗量等降本增效“金点子”。突击队成员为征集到的“金点子”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通过紧盯目标、包干到人等举措推进“金点子”真正落实落地。
“降低循环氢压缩机蒸汽消耗量的‘金点子’实施后,每月降低生产成本近100万元!”突击队成员王超兴奋地说。
此外,惠州石化依托QC小组、技师工作室等平台,鼓励青年员工积极投身降本增效活动。“降本增效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惠州石化节能资深工程师王天宇表示。
点滴入手挖掘降本增效新潜力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改变,正是我们降本增效的关键所在。”惠州石化运行一部党总支书记蔡宝超说。
2024年,运行一部通过“捡芝麻”优化炉出口温度节省燃料气、调整烟机轮盘冷却蒸汽流量等方式深挖装置潜能,节约了蒸汽7.1万吨、燃料气87.6万立方米、电131.33万度。“‘捡芝麻’活动,真的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蔡宝超说。
“捡芝麻”活动的核心,在于精细化管理。惠州石化党委通过精准分析成本构成和业务流程,聚焦生产环节、管理环节等方面,明确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浪费为重点措施,确保降本增效方案科学合理、执行步骤切实可控。
在运行一部,蔡宝超亲自挂帅,牢固坚守安全底线,组织技术技能小组,深入讨论研究,做实风险评价判别,确保项目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他带领大家从工艺优化、设备节能、环保低碳等方面降本提质增效,遵循客观规律,从较简单、可优化的项目入手,逐步向“小动改”“小改造”项目过渡,通过清单化闭环管理,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控制进度,以实打实、硬碰硬的举措全面推进每一个项目落地。
经过部门全体员工的努力,他们征集到十条可行性建议,涵盖降低烟机轮盘冷却蒸汽用量、降低减压炉出口温度这样的“大优化”和装置夜间照明优化、含油污水优先小泵外送这样的“小妙招”。
惠州石化党委还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推广优秀做法。2024年,公司共举办7场经验交流会,分享“捡芝麻”工作经验和做法,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降本增效不仅是管理层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员工的使命。惠州石化党委通过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充分利用内部宣传平台,持续开展“捡芝麻”活动成效宣贯工作,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成本管控中来。
在煤制氢部,党员骨干和仪表工程师深入挖掘设备修旧利废潜力,对废旧流量计、变送器、电磁阀、定位器等配件进行二次或多次利用,修复拆换配件,累计节约成本40余万元。
在处理煤制氢装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故障问题时,常见显示屏黑屏情况。由于厂家不提供单独显示屏配件,只能更换主板或整机,维修成本高昂。他们深入研究,从显示屏原理和结构入手,创新性提出一套低成本且高效的维修方案:通过拆除显示屏面板,更换新的偏光片和反光膜,再进行整机测试,确保正常后重新安装并投入使用。与原有维修方法相比,不仅备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驱动开辟降本增效新路径
科技创新是降本增效的重要引擎。2024年,惠州石化党委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6家外部单位密切交流,组织开展了3场内部专家讲座,为“捡芝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技术研发方面,惠州石化开发了6个流程模型,将模拟结果有效转化为实际工艺优化指导。运行三部通过流程模拟,对装置内7台精馏塔进行降压操作,充分利用精馏塔分离裕量实现了再沸能耗显著下降,节约燃料气消耗5500吨/年。
“面对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紧迫性和市场竞争激烈性这些挑战,流程模拟能够实现对炼厂生产过程的精准建模与仿真,‘再现’装置实际生产过程,做到数据可视化、可量化分析,为工艺优化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惠州石化技术专家杨纪表示。
惠州石化还利用生产信息平台实时监控生产数据,推动操作精细化、及时干预变化工况、调整生产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通过实时监控和优化操作,我们能够迅速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有效避免了潜在的生产波动和能效损失,不仅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还进一步巩固了降本增效成果。”王天宇表示。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