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像照顾孩子一样守好井
图文/潘月斌 方星辰
蛇年春节期间,中国石化江苏油田采油二厂天长生产班站员工张再双,一个人坚守在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高庙社区状元庄附近的天92井站。该井站于2009年3月投入开发,已累计产油3.93万吨,是班站最偏远井站之一,距离班站驻地约50公里。
“行船怕顶风,采油怕过冬”。驻井期间,方圆5公里9口井的巡护保养和计量工作都由张再双一个人负责。一个人驻站,一干就是一个月,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巡井、量空高、算产量、填报表、上传资料、井场“三标”建设。日复一日,他认真巡井,一个环节都不会少。他视站如家,把井站打理得井井有条,整洁明亮。张再双把油井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总是说:“老油田的产量虽然不大,但责任心却是千万不能少的。只要驻井一天,我就要干好自己的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油田
高效护航春耕备耕
文/佟 昕
又到一年春耕时,东北化工销售公司将保障春耕物资作为营销的重要工作之一,多方协调、全链条发力,部署春耕农资保供工作。
东北化工销售公司加强统筹组织,强化产销联动,根据春季市场需求变化,分析春耕销售面临的形势,选派销售业务人员到所辖市场了解当地备肥、用肥、销售等市场信息,在摸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前研究制定化肥产品营销策略,释放仓储库存的同时,保证销售价格稳定。公司减少液氨产品外销量,积极协调大庆石化提高尿素生产负荷,尿素产量由原来的1250吨/天提升至1400吨/天。截至目前,尿素产品销售增量4500吨,助力新一年农业生产需要。
此外,2月以来,暴雪、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齐聚”东北,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为保证正常销售运输,公司业务人员24小时“在线”服务,以高效的服务应对市场,全力保障农业市场资源稳定供应。
作者单位:东北化工销售
打造高原“绿色气区”
文/张文娟 杨 晴
3月2日,在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涩北气田,装机容量15.6兆瓦的太阳能电站正将高原的太阳辐射能转化为清洁电力。
近年来,涩北气田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生态化设计、集约化建设、清洁文明生产、一体化综合治理,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6座,装机规模15.6兆瓦。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超480万千瓦时,可满足涩北气田12%的用电需求,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
治理气田地层压力降低等问题过程中,涩北气田引进井口智能连续注销一体化泡排设施,采用“风光一体”新能源型泡排工艺,实现了节能降耗和设备全年不间断运行,形成了“绿电采气、稳气保供”的闭环生态。截至目前,涩北气田已完成4座场站光伏系统投运工作,实现了光伏达产运行,共计节约成本费用超100万元。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
锦西石化绿色进行时
文/林 宇 刘佳怡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着力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截至2月27日,公司已完成16.6万个密封点检测任务,占全年检测计划的13.8%。
为降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泄漏风险,推动环境治理效能提升,锦西石化创建LDAR全流程管理体系,设置现场检测、仪器校准、泄漏修复等7个专项岗位,明确职责目标、操作标准及衔接流程,形成“检测—校准—修复—核验”闭环管理链条。
锦西石化从技术规范与设备管理两端发力,一方面组织员工深入学习专业技术指南和内部管理规定,确保检测人员持证上岗、规范作业;另一方面,优化设备校准流程,通过电子校准单再次核对、平台数据二次验证等措施,大幅降低仪器校准误差率。
作者单位:锦西石化
守护跨国能源动脉
文/刘 晨
近日,中油国际管道公司霍尔果斯计量站组织开展了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置演练,有效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2024年冬季以来,中油国际管道所属各管道项目采取应急演练、设备维护、安全检查等措施,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中哈天然气管道CCS8站利用停站窗口期,顺利完成2号空压机组4000个小时自主维护保养工作。中缅油气管道公司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中乌天然气管道公司通过合理安排一线员工在岗率、加强设备巡查、完善应急预案等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供体系。曼德勒管理处认真开展管道内检测工作,对辖区内的过滤器及收发球筒进行及时维护保养。
作者单位:中油国际管道
推动新井快速建产
文/王福全
今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规划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新井部署数量较去年增加41口。为提高新井建产时效,西北油田推进地质、工程、地面等多专业一体化协同,通过实施“井工厂”、利用异形井场、井队设备瘦身等多种措施,有效解决老区地下有开发潜力与地面无空地布井的矛盾,推动新井快速建产。前两个月,油田已完成新井部署62口,同比增加26口。
“确定合适的井位,本身难度就很大。以前遇到涉耕、涉保护区等征地难题,地质研究人员只能反复选择井位甚至取消部署,导致工作重复、时效降低,严重影响新井产能建设。”西北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高级专家刘爱民介绍。
近两年,西北油田应用“井工厂”模式已部署新井21口。这一新模式能够大幅缩短征地周期和钻前准备时间,井均降低成本400万元,新井投运时间可提前2至3个月,井均节约生产用地1.3万平方米。
作者单位:西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