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独山子石化保安全、促优化、提质效,今年前两月关键指标连破纪录。
2025年开年,独山子石化公司(简称公司)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掀起生产热潮,实现了安全、创新、创效三重突破。
1~2月,公司关键指标连破纪录:乙烯产量持续高位运行,本部乙烯日产量连续6个月突破4000吨,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63%,炼油综合商品率同比提升2.3%,排名中国石油第一……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公司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做深做细“六优化一控制”的创新实践。
安全平稳:筑牢优化增产基础
“那天在甲醇装置巡检时,一阵隐约的异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这个装置干了20多年了,心里特别清楚这种声音只有压力高的时候才可以听到。因此,我判断吸附塔塔体可能存在漏点。塔里面的介质可是易燃易爆的氢气啊……”乙烯二部操作工哈木拉提·哈力克回忆起2月12日的重大发现,仍心有余悸。因及时发现重大裂纹隐患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他被公司授予个人三等功并获得了万元嘉奖。
今年前两个月,5名基层员工因发现重大隐患获得公司级表彰。从炼油制氢装置管线砂眼到乙烯加氢装置电机故障、从乙烯分离装置焊缝裂纹到信息网络DCS电源模块跳闸,一线员工通过“望闻问切”式巡检,成功避免了多起非计划停车。“全员、严管、科学”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是最后一道防线”的安全文化不断强化。
各运行部创新管理方法,为安全保驾护航。乙烯二部实施设备管理周报制度,关键设备可靠性显著提升。
“我们通过总结过去一周各设备场景模块的管理使用及现场运行情况,找出提高设备管理的优化方向,为装置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乙烯二部设备二级工程师周然说。借助周报制度的数据支持,乙烯二部积极探索新的设备管理技术和方法,推动设备管理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公司推进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模型”智能管理体系实时采集全厂装置数据,实现参数秒级响应与排产方案15分钟生成;模拟极寒环境管线运行状态,提前调整伴热系统参数,确保极端天气下装置平稳运行。2月,首套炼化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集成红外热成像与自主导航技术,能够精准识别“跑冒滴漏”,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
公司以月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公司各级月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工作机制,加强风险预警内容审核,确保管控措施精准落地,有力推动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生产优化:拉动挖潜创效引擎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精准把握春运用油和南疆春耕用肥高峰,动态优化产品结构,增产增销高效产品,打造市场营销“一盘棋”,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们分析研究制约高负荷生产的因素及影响安全、环保、能耗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生产安全受控,开足马力,全力备战春耕旺季化肥供应。”独山子石化二级单位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化肥生产部副经理王子龙说。
2月,尿素日均产量超2600吨、优级品率100%;生产的尿素下线即售空,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走向全国各地。无论是疆内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还是甘肃、宁夏、河北等省份,都有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尿素产品的身影。
公司以“分子炼油+智能排产”双引擎驱动炼化一体化增效,通过动态调整加工方案、优化原油配比、积极争取成品油配置计划,显著提高柴油、航煤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比例,确保每一滴原油得到充分利用。航煤稳产高产,2月产量创历史单月最高。
1~2月,公司本部两套乙烯装置连续6个月日产乙烯超4000吨,炼油综合商品率同比提升2.3%,排名中国石油第一,成品油收率提高4.45%;依托原油组分实时分析系统动态调整优化加工方案,柴油、航煤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出比例显著提升,航煤单月产量创历史新高。
公司深化“减油增化”,增产线性膜料、溶聚丁苯橡胶等高效产品,西北高效区域配置比例环比增长4.77%,聚丙烯T4401、T98系列和HP30CF等高端牌号产量同比跃升,新材料占比持续突破。1~2月,重点监测的29项炼油化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项在中国石油排名第一,继续保持领先。
数智驱动:撬动质效跃升新局
今年前两个月,公司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凭借智能排产模型与实时在线优化等先进控制技术入围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首批名单;与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合作的智慧计量信息管理平台成功将数据资产转化为商业价值,首次获得市场收益20000元。
质量检验中心LIMS系统管理人员蒋敏告诉记者:“LIMS系统里也有计量管理,和智慧计量信息管理平台相关联。该平台投用后,公司各单位不用再保管纸质证书,所有计量器具信息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同时简化了报检流程,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省了成本。”
公司有超4万台计量设备,分布于各生产单元,数据分散庞杂。2021年,公司启动“智慧计量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计量数据采集、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合规等九大模块的智能化管理体系;集成ERP、MES、LIMS等12个系统,打通数据孤岛,形成“一平台管专业、一图表管平衡”的协同管理模式和计量专业全要素管理体系。
公司机动设备部资深高级主管何伟表示,智慧计量信息管理平台上线以来,公司计量管理实现了三大突破。自动化与无纸化方面,检定证书无纸化管理覆盖超10万份,计划报检、审批、检定全流程线上化,等效释放13个岗位资源,年节约人工成本260万元;精准预警与合规管控方面,实时监测全厂物料数据,建立“跑冒滴漏”预测模型,计量器具周检率、完好率达99.9%,数据准确率超98%;决策支持升级方面,通过数据流图与能耗分析报表为生产调度、节能降耗提供实时依据,推动能源管理向“分析级”迈进。
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地上管网模块建造基地2月20日开工建设,开中国石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钢结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先河,通过五大环节可视化实现了精准管理。
公司将持续深化“六优化一控制”,加速数智转型与绿色低碳布局,朝着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奋进。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