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炼化】中海化学 好肥助农
2025年05月15日 16:00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马卫东 胡禹昕 郭 悦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海化学科技助农、倾心惠农,助广大农民端好“粮食饭碗”。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

  从北国雪原到海南椰林、从智能工厂到阡陌田间,每一袋化肥的精准送达、每一寸土地的科技赋能、每一户农民的丰收笑颜,都在诉说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

  作为化肥产能产量“双第一”的中央企业,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化学)奋战在保供一线:稳生产,粮草先行筑基;强创新,技术拓展赋能;智助农,营养方案精准;优服务,把脉问诊暖心。

  以肥助耕,稳产保供

  2月中旬,黑土地上倒春寒突袭,黑龙江鹤岗气温降至零下23℃。海油华鹤公司在岗员工不畏风雪,24小时不间断巡检。他们一面积极清扫积雪,一面保障设备平稳运行。他们从设备维护、监控关键设备、实时采集数据,从原材料入厂到中间控制再到产品发运,严把每一道流程、监测每一项数据。

  目前,海油华鹤公司已累计为“北大仓”贡献600多万吨尿素产品,稳定发挥了化肥保供压舱石的作用,为促进龙江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春寒料峭中,位于湖北荆门的海油大峪口公司迎来了新的产运高峰,生产、包装、发运车间全力运转,一线作业进入“备春忙”模式。在铁路站口,运输工人们熟练地驾驶叉车,将一袋袋复合肥从站台运送到车厢,送上了销往全国的旅程。

  “目前,厂区每天出货量达到3000多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轮班表,每个人随时待命。”储运部管理人员介绍说。数万袋的复合肥和望不到头的车厢,将春天的希望递送到全国各地。

  海油大峪口公司一年生产总量约100万吨,铁路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70%左右。为提高效率,公司将包装车间直接与铁路站口相连,大大缩减了运输时间。2016年至今,公司通过积极与铁路企业开展合作,签订“量价互保”协议,以充足的发运量换取低折扣的运价和优质服务,累计节约铁运费用2.7亿元,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北至龙江,南至东方。海南岛春光正好,田间地头、稻秧追肥,已然进入用肥旺季。轰鸣的机器声中,印有“富岛”标识的金黄色化肥袋格外醒目。

  作为中国海油化学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的海油富岛公司具有132万吨/年大颗粒尿素、140万吨/年甲醇和8万吨/年复混肥生产能力。目前,两套化肥装置日产量达到3800吨左右,通过稳定的产能输出,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输送关键物资,确保春耕时节肥料充足供应。

  以智为翼,提升质效

  海油华鹤公司,其貌不扬的探头搭配了GDS(气体检测)系统,如同嗅觉灵敏的鼻子,在装置现场全天候实时监测气体泄漏状况。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则像一个智能大脑,能够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变化多维度逻辑运算,自动优化生产操作,实现装置的精准控制与稳定运行。

  2月24日,海油华鹤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肥自动采样机正式投用。它集驱动电机、减速机、皮带传动、样品收集等核心部件于一体,实现了从人工取样到智能取样的跨越式升级,成为海油华鹤公司“技术降本、创新提效”的又一标杆成果。

  近年来,海油富岛公司借助海油移动云、自建大数据与微服务平台的革新式发展,构建起了“5G新基建+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移动应用”新型架构。在生产工艺上,仅靠一台移动设备就能实现一线实时状况尽在掌握。

  “移动云的线上工艺流程图,能够清晰呈现工艺参数以及反应温度、压力数值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控的转变。”化肥一部尿素工艺技术员说,“这项功能已经成为我们把控生产流程、排查隐患的得力助手。”

  在设备管理上,海油华鹤公司通过“一码关联”实现了多终端监控,可多维度开展设备检查;外部专家团队能够随时协助定位和处理异常情况,大大节约了检修成本。同时,结合工业传感器与机器人,能够对大型机组用油液黏度、水分、温度、污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设备长周期运行和故障预警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巡检环节,变电站率先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基于5G技术集成移动视频巡检、红外测温、环境监控等功能,实现了24小时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管理,巡检时效大幅提升。

  以惠为擎,振兴乡村

  雨落千山醒,云开万物苏。

  海南定安县龙门镇农户梁三甲算了一笔账:使用富岛复合肥后,去年他家每亩化肥用量减少了10%,坐果率提升了20%。这一变化,源于中国海油化学营销公司推行的“测—配—施”一体化服务模式。

  为将技术方案落到实处,他们建立了“三级服务体系”——技术专家制定科学方案、区域经理跟踪执行、农化人员现场指导,并在定安县建设多处高产示范田,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样板,用实际行动夯实“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质定位。

  3700余块产品应用展示及推广示范田、8000余场农化四会推广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为30多万农户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这份助农答卷的背后,是中国海油化学营销公司聚焦质量提升与研发攻关,持续打造产品肥效的金字招牌,也是公司广大农化工作者扎根田畴、躬身实践、精研农技,共同书写的碧野“芳华”。

  四季水润的琼州大地,独具热带植物与特色水果培育的先天优势。早在2023年,中国海油化学就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大学开展合作,投身10种特色作物的科学施肥体系研究,在当地建成琼海黄晶果、五指山大叶茶、保亭红毛丹等6家科技小院,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余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万余亩,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行、农民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农业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国海油化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利用电商平台拓展服务渠道,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海油惠农宝”电商平台,已成为农民与优质农资产品、专业农业服务技术之间的重要桥梁。

  2021年上线以来,电商平台累计注册E店297家,实现销量24.34万吨,年均销量复合增长率达到67.3%,为农民减负1994.46万元,颗粒归仓的经济效益正持续显现。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