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视点
乌石化:文化铸魂
2025年05月16日 11:53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解文健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乌石化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新时代石油精神落地生根。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简称乌石化)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重大创新观点,不断推进新时代石油精神在乌石化落地生根。

  深刻认识“首要政治任务”职责使命

  乌石化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认识“首要政治任务”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乌石化党委深学深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牢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分众化学习,延伸党的创新理论宣贯广度。领导干部带头学,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实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打造理论学习“示范班”,形成示范效应。党员带头学,用好历次党内学习教育成果,严肃党组织生活,鼓励党员上讲台、讲党课、发党声,打造政治过硬党员队伍。员工主动学,运用政治理论学习日、读书分享会等形式,不断武装员工思想。

  互动化传播,增加党的创新理论宣贯厚度。以实景体验,利用公司周边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展现场学习,使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触及心灵。以事实感受,把党领导乌石化的历程转化为《创业故事》《珠光砂的故事》《夫妻守井的故事》等故事,用故事演绎精神,使理论教育可感可知可信。以实情感悟,利用乌石化网络电视刊播《建党伟业》等红色视频,先后推送了王震将军的“切切此令”、工人楷模张建国、奥运冠军王燕红等一批“乌石化红色印记”系列报道,将党领导乌石化发展壮大的故事转化为奋进力量。

  深刻认识“新时代石油精神”深刻内涵

  乌石化深刻认识“新时代石油精神”的深刻内涵,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乌石化党委牢牢把握这一批示要求,坚持文化自信,铸就“6·30”精神,努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坚持文化自信,打造理念文化体系。地处天山北坡的乌石化,在秉持石油精神的特质下,结合地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大力弘扬新疆特有的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精神,形成了“四种精神”——70年代艰苦创业,形成“创业精神”;80年代迎难而上,练就“珠光砂精神”;90年代奋发进取,锻造“95·7”精神。从住“干打垒”在古牧地上闹革命到王震将军的“切切此令”,从抢装珠光砂到三摁停车开关,都彰显着石油精神的基因。在乌石化的基层单位,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化肥部提炼的“承载昆仑品格、粒粒皆是奉献”的文化理念,油品车间总结的“像油罐一样宽广包容,像球罐一样团结坚强”的团队精神等。

  在艰难时刻,乌石化始终弘扬石油精神,怀着忠诚于党、忠诚于中国石油、忠诚于职责使命之心,凝聚起了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韧劲,熔铸了以忠诚、担当、实干、奉献为核心内容的“6·30”精神,不断铸牢企业的“根”和“魂”,厚植企业的竞争发展优势。近年来,乌石化两次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单位”、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三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十次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进入新时代,乌石化党委深化“学知用”,促进“知信行”,在大战大考中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迎接了“史上最严”环保督察,咬紧牙关顶住压力全面完成了安全隐患治理“红线”项目,统筹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生产经营、“四年一修”和项目建设。

  深刻认识“新的文化使命”责任担当

  今年是乌石化建设50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乌石化深刻认识“新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担当,积极推动石油精神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为乌石化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突出“实”字,强力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牢固树立“安全是1、其它是0、没有安全一切归零”理念,强化“四率”管控,确保装置平稳率大于99.95%;树立“有问题就有责任”理念,从源头彻底根治,向黑屏目标看齐;持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安全管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基固本年取得实效;持续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扎实开展反违规、反违章活动,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育健康文化,细化“8+1”行动内容,努力打造健康乌石化;突出绿色低碳,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切实履行央企环保责任,体现央企担当。

  强化“干”字,全力开展全员提质增效工作。狠抓事前算赢,持续开展全流程、全品种效益测算,确保装置加工结构最优、成本最低、效益最好;深入研究“短流程”,划小核算单位,不断提升经营优化能力。狠抓生产优化,实现运行“增值”,千方百计持续生产高效产品,推动综合损失率、炼化完全加工费等关键技术经济指标转优,建立“原料到产品”全过程质量监管机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狠抓成本管控,实现降本“增值”,坚持低成本发展战略,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深挖公用工程潜力,深入抓好“两金压控”和修旧利废,形成全员主动立足岗位厉行节约,积极算细账、创效益的良好氛围。

  狠抓“新”字,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思想解放上狠下功夫,通过“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主动设置议题,组织讨论,进一步引导员工转观念,深化认识“新”和“质”。找准契合点,从传统产业发力,着力推进芳烃扩能改造和新建PTA项目,打造“炼油—PX—PTA—聚酯—化纤—棉混纺—纺织服装”产业链;向绿色化努力,推进“基础+高端”化工战略,加大“油转特”力度,紧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开发高端碳材料,形成绿色发展示范效应;用数智化赋能,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生产经营管理,积极推进先进控制、智能巡检、双重预防机制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在科技创新上狠下功夫。开发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产品,积极构建“炼油+芳烃+新能源+新材料”多产业链格局,全方位打造炼油化工、新材料创新等13个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基础。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赋予力量。乌石化将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传承石油精神的边疆实践高地,促进石油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

  本文作者为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