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开发】免检班站看这里
2025年05月21日 08:4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陈子瑜 孟婷婷 陈 浪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兴203队推进高效自主安全管理模式在基层班站落实落地。

 

  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修井作业现场,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队伍创造了不凡的成绩——连续3年安全环保达标率100%、交井合格率100%、服务满意率100%、资料全准率100%、设计执行率100%。这个被称为“免检班站”的兴203队,用创新实践诠释着新时代石油基层班组的管理智慧。

  从被动监管到主动作为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基层管理的重中之重。

  曾经,一份《基层班站安全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揭示了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基层安全管理的深层矛盾:33%的员工认为安全管理是领导的事,56%的隐患整改依赖上级指令。

  面对传统管理模式下“等靠要”思想严重、安全隐患反复出现的困局,2024年,兴203队率先提出安全自主管理目标,立志争创标准化、自主化、简优化的免检班站。

  通过创新构建“12345”管理法,即以“一个目标引领、两项工程支撑、三项基础保障、四精管理提效、五个百分达标”为核心,兴203队开启了安全管理的破冰之旅。

  “以前总眼巴巴盼着上级来检查,现在我们自己就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兴203队队长靳新对此感触颇深。

  兴203队通过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学—考—训”一体化模式,让员工准确辨识工作范围内的QHSE风险,熟练掌握工艺、应急处置措施。

  实训基地里留下了无数兴203队员工努力提高安全技能的生动画面。副队长于洪舰指导井口岗工人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通过班组对抗赛,员工们在比拼中提升技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戴平均时长从38秒缩短至26秒,合格率100%……

  “安全不是管出来的,是悟出来的。”靳新说。据他介绍,兴203队开展了岗位安全大讨论,收集员工原创安全标语28条,并制作成了文化墙。其中,“隐患是最大的成本,安全是最好的效益”已成为队员们的口头禅。

  “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现在每次施工前,我都会习惯性地开展持表检查。”90后员工李金涛的话折射出兴203队员工安全意识的深层转变。安全文化已经在这里真正落地生根。

  从经验为主到规范而行

  走进兴203队施工现场,“5S”管理法让场地井然有序——管桥上十根一出头的油管,工具架上每类工具都有专属位置,设备保养落实到个人……这种“毫米级”的精细管理,源自该队推行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不是束缚,而是解放生产力。”靳新说。他算了一笔账:通过优化流程,单井作业时间缩短12%;2024年完井56口,生产时效同比提升3%。这些数据背后,是标准化管理释放出的巨大效能,意味着在相同时间里,兴203队能够完成更多的修井作业任务。

  整洁就是纪律,提升源于精细管理带来的良好习惯。

  首先,标准立得好,实现了工作有章可循。

  兴203队完善了8项管理标准,涵盖考勤、工时、奖金发放、岗位安全责任制履行等多个方面,实现按劳分配工时、公平公正发放奖金、明确安全职责。

  在行为规范方面,提出“五自主”理念,设立学习参与率、规范操作率等11项可量化指标,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让队上员工各项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以前干活全凭经验。现在有了标准,心里更有底了。”老工人王福山感慨道。

  其次,东西找得到,大幅提高了效率。

  “以前找个工具得翻半天,现在一下子就找到了。”在兴气11井施工现场,技术员崔宇很快就从工具架上取下了他想要的旋塞阀。在他身后,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工具设备合理摆放。

  兴203队实施“5S”现场管理法及“五定”原则,全面规范施工现场标准化布置、资料填写、目视化等内容,实现了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在施工上,助推了生产时效的提升。

  最后,安全抓得严,使隐患无处遁形。

  王福山手里拿着一本现场检查表,仔细检查灭火器等设施设备。每检查完一项,他都打上了勾,旁边还备注着检查时间和责任人。“以前查安全总觉得是走个过场。现在不一样了,每个细节都得盯死,漏一个都不行。”

  这是兴203队建立的“三查”机制的体现之一。通过岗位自查、班组互查、大队抽查,兴203队层层防控,将隐患牢牢挡在了门外。

  从合格交付到价值共生

  采油方负责人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兴203队施工的17口复杂井全部实现一次交井成功,为采油厂节约转大修费用204万元。“他们是作业队,更是技术攻坚队。”采油方负责人评价说。

  这种转变源于兴203队深入实施“四精管理”。施工前,他们充分了解井史井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做好风险预判;及时识别潜在风险,落实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

  在兴K92井施工中,该队严格执行方案设计,严把数据关、过程关及质量关,执行“一井一策”。遇到问题时,积极与采油方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根据井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创新采用电缆桥塞工艺,该队使作业周期缩短2天,创效8万元。

  由于产液量下降,兴气15井实施换大泵作业。完井后,该队密切关注该井的出液情况,认真做好回访服务工作,主动了解采油方对修井作业质量和服务的满意度。一直以来,该队十分重视采油方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和反馈,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高效的管理模式,让兴203队操作规范、风险受控、业绩优良、文化领先,赢得了甲方赞誉。因此,一口口重点井接踵而来。

  “班兴我荣!在岗一分钟,我就要尽责六十秒,时刻当好油井医生,精细对待每一口井,让修井早投产早见效……”员工李金涛有感而发。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擦亮了兴203队“免检班站”的金字招牌。

  面对未来,兴203队有更宏大的愿景:推行精细管理法,实现质量零缺陷,探索自主化、数字化班站建设……

  从渤海之滨到辽河两岸,兴203队的创新实践正在引发连锁反应。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标准化为支点,撬动着辽河油田修井作业队伍基层管理的深刻变革,为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保障辽河油田“原油重上千万吨”“建设百年油田”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