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一线
【一线】小故事
2025年05月21日 10:02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谁最逗趣

图文/马谊东 郑守敏 陈怡然

  3月28日,由中国石油报社(中国石油融媒体中心)策划主办、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独家冠名赞助的“石油人 YOU 口皆碑脱口秀”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中国石油报社按照“创新、革命、破圈、超前”工作要求,践行“有趣、有料、有品、有效”传播宣传理念的一次探索和创新尝试。

  本次活动以“以幽默传递行业温度,用故事展现石油人风采”为主题,通过层层选拔的13位基层一线员工,选手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精彩表演,生动地展现了石油行业的独特魅力以及石油人的精神风貌。最终,选手史秀龙、冯洋等四人荣获“逗趣新星(最具潜力)奖”;刘婷婷、张放等三人斩获“段子高手(最佳表现)奖”;何丽、宋文利等三人赢得“跨界先锋(最具创意)奖”;董胤龙、向爱静等三人摘得“爆梗刺客(最具人气)奖”。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报

 

  撬动非常规

文/郭金龙 贾振甲

  截至3月31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在松南老区致密气区块,已形成日均2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投资成本大幅下降,致密气整体效益开发取得明显进展。

  吉林油田松南老区天然气资源总量丰富。早期开发虽然取得产量突破,但是后期出现投入高、递减快、效益差等问题,制约了松南老区稳油增气目标的实现。近两年,吉林油田在多年非常规资源效益开发实践基础上,以“一体两面六化”为抓手,深化松南致密气全生命周期效益开发模式,得到良好成效。

  吉林油田非常规攻关团队锚定“效益增储建产核心体”,持续推进“工程技术迭代升级优化和市场化精益投资控降两方面”,近两年来实施的7口井在实现降成本的同时产量增加30%。在管理体系上,吉林油田突出“6个一体化”协同机制,不断创新实践松南天然气全生命周期效益开发管理模式,实现了技术、管理优势的最大化和效果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

 

  中石油发力营销攻坚

文/王文瑞

  近日,中国石油销售公司全面发力市场营销攻坚工程,将“拓市场、稳份额、增效益”作为核心目标,着力实施市场研判、市场份额、价值营销、零售提质、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网络开发、低成本发展、数智赋能九大攻坚工作,完善品牌提升、跟踪督导、风险防控、党建引领四大支撑保障措施,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油气氢电非的综合服务商,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今年年初以来,销售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优化完善运行督导、服务基层、一体统筹等工作机制,迅速制定《销售公司市场营销攻坚工程方案》,明确攻坚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步制定实施《加油站层面汽油纯枪专项竞赛方案》《加油站经理实践培训方案》,与31家销售企业签订了零售上量攻坚责任书,持续推进市场营销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单位:销售公司

 

  南堡1号首轮采气超2.8亿方

文/杨 军 高 云

  随着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十里海计量站上载阀门的缓慢关闭,标志着国内首座海上储气库圆满完成首轮采气工作,累计采气交接量超2.8亿立方米,日最大调峰能力达400万立方米,为京津冀地区调峰保供增添底气。

  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秉承地质工程一体化原则,精心设计监测体系,动态跟踪储层变化情况,深入进行动态分析,精准开展“一井一策”精细化管理,理清地层压力、流压、管网压力的变化关系,强化井筒内三相流态的变化分析,确保采气效率与稳定性的最大化。同时,分别采取J-T阀压差降温生产、丙烷制冷系统运行、后增压启运生产3种运行模式进行采气生产。针对采气装置系统初次投产运行压力高等问题,储气库岗位员工强化现场巡检,密切跟踪系统运行情况,及时上报参数变化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确保设备平稳运行。

  作者单位:冀东油田

 

  工作室揭牌

文/石探珂

  3月27日,中国石化首席科学家团队携手碳科公司组建的碳中和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室在南京揭牌,将依托中国石化碳产业链资源,深度融合院士团队科研实力与企业产业化能力,为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注入新动能。

  该工作室由中国石化首席科学家指导,围绕国家和中国石化战略需求,打造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该工作室将致力打造国际先进的碳中和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覆盖碳全产业链的完备技术储备,建设碳全产业链技术产业化应用平台,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碳中和解决方案集群,实现高效转化与应用。构筑多层次人才汇聚高地,搭建 “高端引育+梯队培养”人才矩阵,全面提升在碳中和领域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

 

  范旭东、侯德榜入教材

文/吴秋艳 裴 昱

  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材中,在《常见的酸、碱、盐》单元以《我国化学工业的先驱》为题,详细介绍了范旭东、侯德榜的事迹和贡献,配图取景于南化公司文化广场,展示了范旭东提出的“四大信条”。

  在范旭东、侯德榜等化学工业先驱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拥有了第一批民族化工企业,侯德榜成功发明“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基本化工原料工业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前身是范旭东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四大信条”激励着南化公司奋进前行。本书编写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南化公司取得联系,南化公司积极配合整理和提供相关资料。此次范旭东、侯德榜事迹贡献和“四大信条”被纳入中学教材,将使更多学子了解两位先驱矢志不渝、实业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崇尚科学、自立自强的科学家精神。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