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党建】下基层有了标准模板
2025年05月22日 12:0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朱 俊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江苏油田党委用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实效。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在“民”,本质是坚持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根本在于凝心聚力推动发展。这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重点任务、目标要求等一脉相通、不谋而合。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党委积极从“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中汲取经验智慧,聚焦“谁来下”“怎么下”“下到哪里”“下去干什么”等问题,着力健全“5443”机制,推动“四下基层”制度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实效,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深化“五讲”教育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职责。江苏油田党委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这一根本任务,构建“五讲”教育模式,推动党的政策主张直抵基层、深入人心。

  领导带头示范讲。把领导干部作为宣讲的重要力量,发挥其理论功底深、形势任务明、思路举措清的优势,搭建“石理春风”大讲堂,邀请机关部门负责人走上讲台,宣讲党的理论和形势政策。同时,依托干部联系基层机制,在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中,让基层员工知家底、明方向。

  巡回报告集中讲。定期组建宣讲小分队,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分片区举办巡回报告会,面对面答疑解惑。

  网络问答互动讲。发挥网络快捷互动优势,开设“你问我答线上帮”网上专栏,及时解答热点问题,回应员工关切。

  支部书记普遍讲。发挥党支部书记在党的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中的主力军作用,打造以党支部书记为主体的基层理论宣讲矩阵,使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宣讲接力点。

  日常培训持续讲。发挥油田党校(培训中心)等教培机构宣讲主阵地作用,将政治理论和形势任务作为必备必讲必修的内容,推动宣讲工作长流水、不断线。

  用好“四式”调研

  持续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离不开科学的调研。为了决策更加贴近企情人心、更加科学严谨,江苏油田党委以广泛式、蹲点式、跟踪式、领题式调研为主要方式,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广泛式调研,突出全面深入。采取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交谈、现场随访等方式,每半年开展一次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调研,并向油田党委提交分析报告,形成重大决策听取群众意见的常态做法。

  蹲点式调研,突出寻根究源。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组织两级机关干部开展蹲点式调研。仅2024年就吸纳群众建设性意见500余条。

  跟踪式调研,突出督导问效。由高层级专家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跟踪式调研,整合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克难,确保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优质高效推进。

  领题式调研,突出下必有为。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8个方面问题,由油田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专题调研组开展领题式调研,形成8个高质量调研报告,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油田发展的实际成效。群众意见的广泛吸取、发展质态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热情和干劲,油田上下“爱拼会赢、爱企如家”劲头高涨,“马上就办、笃行实干”蔚然成风。

  施行“四用”策略

  办好办实信访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需要扭住“事心双解”这个总开关,既想办法把员工群众的合理诉求妥善处理好,又用温情把心头疙瘩妥帖化解掉。江苏油田党委坚持“用心、用情、用法、用智”四策贯通,着力推进矛盾隐患源头治理、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维稳机制持续优化。

  突出心理通畅。广泛推行EAP心理关爱计划,充分给予上访人员发泄负面情绪的机会,主动将矛盾显出来、怨气吐出来。

  突出情理通达。建立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关系失和、心理失衡、精神失常和思想偏激“五失一偏”人员动态表,及时就地做好他们和家人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突出法理通透。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下访接访机制,用好法律政策,成功办结一批涉及面广、办结难度大的信访积案,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突出智理通明。集聚信访战线智慧力量,广泛汲取基层经验做法,建立完善《江苏油田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流程图”、依法处理“责任图”和问题化解“时限图”,为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健全“三项”机制

  员工群众的思想问题往往源于实际问题。只有把实际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江苏油田党委在推进现场办公下基层的过程中,把“当下办”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构建完善为民服务“三项机制”,推动员工群众“急难愁盼”有效解决。

  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惠民机制。实施“日常征询、每旬汇总、每月论证、每季落实”工作模式,访民情、问冷暖、解难题。2024年完成扬州基地“职工之家”建设等民生实事153项,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员工群众的心坎上。

  建立“走基层、访万家”精准化帮扶机制。两级工会干部以每人联系一个基层工会、一个基层班组、一户困难家庭“三联系”制度为依托,常态化开展“我当民情联系员”活动,重点聚焦员工群众“婚、丧、病、考、难”等特殊时段,开展“五必到五必访”,及时把党的温暖送到员工心头。

  建立“四季关爱”立体化服务机制。从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健康体检、能力提升、福利待遇等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深入开展“春送培训、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活动,用真情服务赢得员工的真心认可。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