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天冷了,大家在检查加油机胶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胶管与加油枪连接处的密封性,看看胶管有没有裂纹、松动等状况。”2024年11月26日,中国石油山东销售临沂分公司(以下简称临沂公司)沂蒙姐妹片区党支部书记宋涛,在蒙山大道加油站向员工们传授冬季防寒的经验。
为真正关爱员工成长、有效激发创效潜能,2024年10月初起,临沂公司积极推行“三个送到站”举措:技能培训送到站、温暖关怀送到站、心理疏导送到站。
- 送教到油站,为员工赋能
2024年以来,临沂公司紧扣提质增效和治亏扭亏的工作实际,以“提素养、强能力、增本领”为核心理念,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摸排员工在岗位技能上存在的短板,并据此制定了岗位员工赋能计划,旨在为员工攻坚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施过程中,机关业务部门两次邀请兄弟公司的营销专家,以现场会的形式,就加油卡销售、非油商品推荐、创意堆头陈列等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实战授课”,让员工能够“零距离”学习技能,有效弥补岗位能力上的不足,实现岗位能力的显著提升。
临沂公司开展了精准帮扶送教活动,依托各片区的技能帮扶小团队,针对各站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员工技能短板,每周组织片区培训师、技能小团队成员“送教到站”,助力员工提升岗位技能。
临沂公司南大路加油站新员工徐淑慧最初在面对现场开卡推荐时常常羞于开口,班组劳动竞赛中排名时常靠后。片区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她“量身定制”了个人能力提升方案。通过现场“模拟推荐”的方式,培训人员客串扮演顾客,让徐淑慧进行销售推荐。完成后,培训人员在现场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锻炼提升。在这种“一练一点评”的模式下,徐淑慧的“实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样的方式让我在不断的实操中,更清晰地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几次帮扶下来,我感觉自己成长得很快。”徐淑慧感慨道。
如今,徐淑慧已成为加油站的进步之星,复合剂销售两次实现日销突破10支的佳绩。
- 送暖到心间,为员工鼓劲
2024年11月中旬,山东省临沂市气温持续走低,每一次降温都牵动着临沂公司领导班子的心。员工的冷暖不仅是大事,而且是公司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头等要务。
为此,临沂公司秉持“早”字当头的原则,从员工的身心健康出发,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全面开展了从片区到加油站的“全流程”暖心物品和取暖设备需求调查。公司细心做好需求登记台账,并以片区为单位进行梳理汇总,采取“认领制”的方式,确保送暖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机关及片区人员充分利用到站帮扶督导的机会,分批、不定期地将护手霜和劳保手套等暖心物品送到员工的手中。同时,针对前期对各站取暖设备的调查情况,临沂公司相关部门迅速制定了维修计划。对于需要维修的取暖设备,公司提前与站点人员沟通对接,详细了解设备状况,并对维修进度实行“挂牌制”督导,全程跟踪维修进展,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让员工能够温暖过冬。
“现在天气冷了,我们上班打扫卫生后,洗了手就能用上片区送来的护手霜,心里真的感到很温暖。”临沂公司长安南路加油站员工李会会由衷地说道。
- 送课到班组,为员工解忧
2024年12月17日,临沂公司蒙山大道加油站员工类丽丽在工作中显得心不在焉、状态欠佳。站经理陈晓迪察觉后,立即找她进行了谈心谈话,探究其心中的“疙瘩”。当得知类丽丽因昨天未能完成自己设定的非油销售目标而心情低落、自责不已时,陈晓迪耐心开导她,并传授了任务分解的方法,逐渐化解了类丽丽的心结。
作为片区心理疏导小团队成员,陈晓迪经常像这样“随机”地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经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公司在全力做好日常经营、攻坚目标任务的同时,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减压工作,努力凝聚员工合力。他们依托片区党支部心理疏导小团队,巧妙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确保为员工减压及时、有效。线上方面,公司借助微信公众号、片区微信群等平台,由机关相关部门及小团队成员不定期分享心理疏导短视频、工作减压案例,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线下方面,公司则围绕员工在工作中常见的心理情绪、压力等问题,开展心理疏导课堂,将受众聚焦到班组。片区情绪管理小团队成员深入站点、走进班组,为员工进行现场讲解和案例分享,帮助他们疏解情绪、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和谐班组建设。
截至目前,临沂公司已累计开展送技能到站活动42次,组织心理疏导课29次,成功营造了全员聚力攻坚创效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齐铁健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