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炼化】“节”尽所“能”,向绿而行
2025年07月17日 15:25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王志强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辽阳石化聚焦节能降碳、提质增效,推动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辽阳石化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投身“绿色革命”,培育绿色竞争优势,聚焦节能节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生产碳排放水平。

  “我们低温热综合利用装置目前运行到第5个年头了。它通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实现每小时发电2700千瓦时供给下游装置生产使用。”4月15日,辽阳石化公用工程部班长刘胜宇介绍说。

  辽阳石化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战略”,坚持环保优先、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深化节能提效,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改善现场生产环境,全面推动生产节能降耗,坚决守住依法合规底线,努力实现固废产生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处置规范化,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履行保护绿水青山的央企职责。

  余热发电,聚焦节能降碳

  辽阳石化芳烃和炼油低温热综合利用(冷热电联产联运)改造项目包括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低温余热制冷系统。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是芳烃低温热综合利用改造的一个独立单元,在装置内建立热媒水发电系统单元。芳烃工艺装置低温热产出的100℃热水先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实现发电并网,水温降至80℃后再与采暖热水直接换热,产出50℃~60℃的供暖热水用于生活区供暖,剩余热量为热电厂生产水和脱盐水加热,合理地利用低温热热能。

  降碳作为综合性的环境战略,其核心在于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辽阳石化把节能降碳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聚焦技术改造,提高装置能效水平,通过优化低温余热发电装置运行,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温热能回收后再利用,用于全年发电、冬季供暖,全年可完成1400万千瓦时以上的发电任务,实现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同时能节约大量燃煤,减少碳排放,有效破解装置夏季高温运行的瓶颈问题。

  在冬季采暖运行和夏季发电、制冷运行两种工况下,芳烃低温热系统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由此探索出石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为了降低能耗,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我们装置区召集专业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精英小队,以提高‘低温余热利用效率’为攻关主题,持续与先进单位对标,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开展技术分析,确定影响装置运行指标的关键点。”刘胜宇介绍说。

  他们从优化运行、精益操作、设备维护等方面对机组进行流程优化,在确保芳烃主体装置平稳运行、不改变现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2台空冷器冷却芳烃装置工艺产生的热水,实现了能量循环利用、降低装置综合能耗,确保低温余热发电装置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值。

  多维发力,巧做节水文章

  4月23日,辽阳石化炼油部工程师李龙海正在优化调整凝结水回收设施运行,进一步消除系统管网的“小白龙”,此举旨在减少装置除盐水和循环水使用,实现节水优化。

  强化节能节水管理,辽阳石化建立了“源头优化+水资源结构优化”模式,加强节水源头管控,深化节水优化专项工作,开展水平衡测试,排查节水潜力,落实节水措施,以凝结水和直冷水回收、给水管网改造、循环水水质管控等为重点,通过循环水场运行参数优化,实施降压降量措施,在保障冷却效果的同时强化污水回用,等量节约新鲜水资源,实现了多元水源回用。一季度,公司实现节水43万立方米。

  赋予每滴水更大价值,辽阳石化全流程全链条实施节水行动。公司构建了“水资源结构优化—工艺水梯级分质使用—中水回用再利用”的集成化、系统化管理模式,严格落实污水分级控制与过程减量控制。

  各装置区通过对循环水回用流程实施优化改造,持续优化各项操作参数,提升循环水系统补回用水率,开展中水回用用于循环水场补水、厂区绿化和制备除盐水来代替新鲜水,持续挖掘节水潜能。一季度,公司节约新鲜水用量20万吨以上,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减排的双赢。

  树牢上下“一盘棋”理念,辽阳石化全面强化基础管理,整体考虑脱硫净化水、含油污水、凝结水等水资源协调调度,坚持优水优用、梯级利用,根据不同季节各装置用水需求和特点,强化水资源集约利用,加大污水回用力度,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公司通过实施总排废水回用、蒸汽凝结水回收等多个项目带动脱硫净化水、凝结水回用率均在50%以上,有效提高了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一季度,公司炼油吨油耗水量同比下降12%。

  提质增效,发展向绿转型

  4月25日,在辽阳石化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现场,装置工程师韩乃冰正在和同事认真记录核对关键运行参数,围绕“开发中熔抗冲产品,提升产品合格率”进行深度优化。这是公司聚集价值创造、全面推动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辽阳石化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突出高品质、高价值,调整工作着力点,练内功、挖潜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科学谋划出台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以“三提三降”为抓手,“一厂一策”“一部门一策”层层推进工作落实,全力提质增效升级版。一季度,公司在实现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3.3%的同时,炼油加工损失率同比下降4.4%。

  坚持提率降耗。辽阳石化着力优化技经指标,加强炼油化工综合能耗管控,深化收率与能耗对标,提高丙烯、重石脑油、纯苯等化工产品收率,提升装置能效水平,推动“采产储运销”联动优化,确保效益颗粒归仓。一季度,公司炼油和化工两个完全加工费分别同比下降5.2%和13%。

  抓好工艺管控。辽阳石化提升操作变更执行的计划性、合规性,梳理核对装置工艺参数9800多个,按照设定逻辑标准模板完善基础台账,开展基本操作卡可操作性提升工作,通过桌面推演、JCA分析、现场演练等形式查找操作卡的不足之处实现了DCS报警参数全覆盖,确保操作过程风险安全可控。

  聚焦管理提升。辽阳石化深入推进“无泄漏工厂”建设,组织开展腐蚀部位检验检测,泄漏点修复率达到99.7%。基层班组持续开展超标机泵治理,对42台关键机组、44台振动超标机泵逐台进行监测、故障诊断,进行预知性检修,设备运行平稳率达到99.98%,设备能效、装置单元电耗同比下降5%。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