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云南石化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能耗连续5年下降。
当晨雾漫过中国石油云南石化厂区时,总有三五排光伏板阵列,犹如生态镜子照见云影天光、炼塔管廊,与金沙江支流螳螂川泛起的碧翠波光相呼应。
在滇中红土地上,这座绿色工厂狠抓节能、减排、降碳、扩绿,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以全厂能耗“五连降”的成绩领跑行业,书写着新型现代化炼厂的生态答卷。
“云南石化地处金沙江上游生态敏感地带、国家西南生态保护屏障。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多措并举,实施数智化工厂建设、光伏发电、生态碳汇林等项目,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名片。”云南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鲍永忠表示。
近年来,云南石化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中国石油“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
绿色出圈
投产以来,云南石化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锚定“双碳三新”目标,着力打造“理念绿色化、生产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的产业体系。公司获评国家生态环境部“绿色发展先进水平”千万吨炼厂第一名、云南省首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级企业,环境治理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作为中国石油首家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试点建设炼化企业,云南石化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环境为己任,深入推进实施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管理体系,实施专项提升,持续巩固绿色工厂创建成果。
在每一滴油的炼制过程中,云南石化都信守绿色承诺,牢固树立“不让一滴污油落地,不让一立超标废气上天,不让一滴超标废水入江”的“三不让”环保管理理念,实施优化环保设施运行控制,落地实施中间罐区轻油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环保提标项目,VOCs、氮氧化物等传统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许可标准,减排效果显著,切实筑牢了云南生态安全屏障。
“在云南炼油项目建设期间投入21亿元环保投资的基础上,运行期间投入超过3亿元环保投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副主任包永新表示。
云南石化秉承“总量控制、源头治理、一点一策、持续改进”原则,通过创建“无异味装置”“无异味工厂”,强化源头监管、细化过程管控,对污染源实行“一点一策”管控措施,解决了厂区异味点源,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
与此同时,云南石化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和“双碳”工作,协同推进废水、废气和固废等污染物治理和碳减排工作,实现了企业污染物总量逐年减少,单位综合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降低,助力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废物不废
“公司以绿色化、节能化、自动化、无害化为目标,打造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绿色产业结构。”鲍永忠表示。
云南石化严格治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并在处置过程中通过设备优化、技术革新、加强合作等方式提升无害化处置率,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滤渣回炼,是行业性难题。针对催化滤渣回炼系统黏度高、易沉积、间断回炼等特点,云南石化组织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催化滤渣直供焦化流程,建立行业领先的滤渣回炼系统,开创“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新思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公司每年有3000吨滤渣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石油焦产品,将催化油浆完全“吃干榨尽”,让每一滴油都体现出效益的最大化。
云南石化打造循环经济体系,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树立“废物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努力做到物尽其用;固化“环保设施当生产单元来运行”观念,40套环保装置在各装置评比中处于前列;深化“循环经济创造出大价值”思维,实现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再利用。
在水循环经济利用中,云南石化把废水当产品来管理,采用“污水循环、雨水回收、中水利用、新鲜水严管”的“四水”举措,坚决不与民争水,做到让水于民。
公司建成业内流程最长、单元最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回用设施,污水回用率达到8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和优化三级防控体系运行,公司每年回收雨水超过150万立方米。
能效领跑
云南石化始终把节能作为第一能源,强化“节约优先”理念和“节能就是增产、节约就是增效”观念,统筹兼顾,系统推进,按照管发展、管生产、管业务必须管节约能源的要求,推进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持之以恒走高效节能之路。
当前,云南石化的能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全厂能耗连续五年下降,减污降碳环保效益显著,达到了工业重点领域能效先进水平,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石化行业能效“领跑者”。
“我们在生产中不断强化用能用水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科研攻关,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云南石化生产运行部副主任金永峰介绍说。
在原油加工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司能源消耗总量增幅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耗能和用水单耗指标总体保持下降趋势,公司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云南石化连续重整装置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形成了节约燃料气、降低蒸汽和电量消耗等一系列节能典型做法,节能措施入选国家能源局节能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公司装置围绕平稳增效、降本增效、优化增效、管理增效,优化调整生产操作,升级改造燃烧器,提高直供料比例,落实“一机一策”节电措施,装置能耗损耗不断降低、综合能耗下降至设计值的71.5%,位列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前列。
《中国石油云南石化全厂节能降碳》和《中国石油云南石化重整装置节能优化》两个案例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典型案例,标志着公司节能降碳工作受到国家能源局的充分认可,进一步扩大了行业影响力。
下一步,云南石化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着力提升炼厂“含绿量”,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理念,为加快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石油力量。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