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炼厂开工率降至三年新低
2025年08月08日 11:03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贾婷婷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炼厂检修、原料供应及市场需求多重影响下,国内炼厂开工率创三年新低。

 

  检修集中、需求疲软、利润欠佳及原料供应矛盾共同作用下,4月,国内炼油开工负荷率降至2022年以来新低。

  5月,炼厂检修损失量预计继续增加,将显著减少石脑油、柴油等成品油产出,特别是催化裂化装置检修将加剧汽油和柴油产量下降。

  综合来看,炼厂检修、原料供应及市场需求的多重影响将显著冲击成品油供给,进而推高油价。

  开工负荷降至2022年来低点

  2025年4月,国内主营炼厂及地方炼厂开工负荷率延续前期下降态势,一次装置月度平均开工负荷降至2022年以来低位73.83%,环比下降1.7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35个百分点。二次装置中,催化裂化、延迟焦化装置开工负荷率同比分别下降7.76、4.36个百分点,渣油加氢、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开工负荷率同比分别增长6.84、2.51、0.43个百分点,成为主要炼油装置中开工负荷率同比增长的装置,体现了高附加值装置的生产韧性,除了受炼化一体化重油深加工需求支撑外,也与其低检修频率、长运行周期等工艺优势密切相关。

  开工负荷下降原因在于检修、需求、利润、原料供应等几方面。

  国内炼油开工负荷率降至年内低位的主要原因为一次装置集中检修。4月,国内一次常减压装置因检修停工损失原料量为985.79万吨,环比增加75.72%,同比增加23.64%。其中,主营炼厂检修损失原料量占比过半。中国石化主营炼厂进入检修季装置数量相对较多,大规模的检修作业导致其原油加工能力暂时下降。独立炼厂除有部分长期停工装置外,同时也因生产原料紧张及利润欠佳而暂未重启装置。

  另外,继3月山东大炼化项目一次装置全量投产后,目前后续装置仍有部分未投用,因此原油端加工仍处于爬坡期,开工负荷率尚不足7成,较设计产能尚有30%的提升空间,显著拖累区域产能利用率。

  国内汽柴油需求整体表现不及预期,是导致炼油开工负荷下降的重要外部因素。汽油方面,4月,除清明假期外无其他假期支撑,公众出行以日常通勤为主,且新能源行业稳步发展,市场渗透率逐步提高,对汽油消费替代作用较强,终端需求清淡。柴油需求表现亦偏弱,部分地区阴雨天气持续,工矿基建类等项目开工负荷提升有限,刚需支撑不足。且原油下跌幅度明显,导致业者对后市信心不足,贸易投机需求谨慎。同时,出口利润收窄导致出口量回落。国内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导致炼油企业降低开工负荷。

  利润欠佳影响炼厂生产积极性、原料供应矛盾则进一步制约了炼厂生产能力,同样成为国内炼油装置开工负荷的影响因素。

  集中检修影响成品油产出

  根据炼厂装置检修计划,2025年仍是中国炼厂检修大年,炼厂检修多集中在3~5月。数据显示,3月,国内常减压装置检修损失量已达到560万吨;4月常减压装置检修损失量超过985万吨;5月,损失量预计达到年内高点1050万吨。这将显著减少石脑油、抽余油、拔头油、柴油、蜡油、渣油及沥青等产品的产出。这些装置的检修将影响二次加工装置的开工负荷率,特别是催化裂化装置,其在4~5月的检修损失量将达到年度高峰。

  催化裂化装置将重质油转化为包括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在内的高附加值轻质油品。因此,4~5月的检修将导致汽油和柴油产量减少,特别是在5月汽柴油需求预计好转的背景下。

  此外,延迟焦化、连续重整装置检修损失量预计在5月增至年内高位。延迟焦化作为石油焦主产装置,检修会直接减少其产量,在需求稳定或增长时推高价格。对成品油则通过影响炼厂整体开工负荷间接减少产出,但影响相对有限。连续重整装置主要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及芳烃(如苯、甲苯和二甲苯),检修期间化工原料供应能力下降将推高芳烃价格,并增加下游聚酯和塑料行业的成本。

  加氢裂化装置5月的检修损失量预计仍维持在年内相对高位水平,其在生产柴油和航空煤油方面的关键作用意味着检修期间柴油产量减少。渣油加氢装置的检修产量损失在5月微幅减少,对市场的影响预计较为有限。

  资源收紧或支撑成品油价格上涨

  根据炼厂检修计划,5月上旬,九江石化结束检修,但高桥石化、北海炼化、惠州炼化2号常减压装置、济南炼化、锦西石化、天津石化3号常减压装置及湖南石化仍处检修期内。5月下旬,高桥石化、北海炼化、锦西石化及惠州炼化2号常减压装置将陆续结束检修,燕山石化将进入全厂检修。

  炼厂检修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地区。5月,华东区域常减压检修损失量占比接近50%,除了高桥石化、济南炼化检修导致损失量增长外,山东地炼一次装置检修亦环比增长,仅鑫泰石化检修损失量呈环比下降。

  东北地区的装置检修损失量则来自辽宁省的主营炼厂和独立炼厂。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和辽宁为中国最主要的成品油产出地,在供需不均、跨区套利等影响下,成品油资源会南下至部分华东、华南、华中区域。资源流出区域装置检修损失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成品油南下资源量,同时叠加流入区域炼厂检修增多情况,部分地区现货供应趋紧,支撑油价上涨。

  综上所述,炼厂检修计划、原料供应、炼油利润、市场下游需求预期等因素交织影响,4~5月炼厂装置大规模检修,将显著减少成品油产出。期间,常减压、催化裂化及连续重整、加氢裂化等装置的检修将导致成品油供给减少,尤其是汽油和柴油产量下降。需求面,五一假期期间及月底端午假期支撑,汽油需求或阶段性好转,气温升高导致空调用油增量、新能源替代影响汽油需求,多空交织,汽油需求增量或有限。

  柴油方面,户外工程基建类等需求预计仍有提升,且电商年中大促预热,物流运输等需求预计好转,终端用户消化速率预期加快。但考虑休渔期影响,柴油需求增量或有限。供应减少叠加需求增长可能推高油价。

  连续重整、加氢裂化装置检修对化工原料供应能力的影响,将对聚酯和塑料等行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虽然渣油加氢装置检修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总体而言一定程度上影响柴油产出,或推高柴油价格。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