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石化持续塑造“党和人民好企业”“负责任国际化大公司”形象。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8万座椅的匠心承制,到冬奥赛场“飞扬”火炬首次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氢燃料的科技突破;从“东海牌”沥青铺就的奥运级赛道,到中国石化的氢点燃冬奥“主火炬”,作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企业,中国石化既有“爱我中华 振兴石化”的赤子热血,更有“能源至净 生活至美”的品牌温度。
时间会证明,所有穿越周期的坚守,终将绽放成引领未来中国石化的品牌光芒。
5月27日,这份光芒在北京绽放:中国石化召开品牌引领行动成果发布会,以“品牌共创 价值共享”为主题,正式发布中国石化全球品牌理念片、40个优秀实践案例、40个优秀品牌故事、12个优秀子品牌(含易捷、易派客、长城润滑油等),并首次发布《中国石化品牌发展报告》。
大任于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发展亟需能源支撑。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彼时国内石油工业基础薄弱,原油产量极其有限,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在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一场石油领域的大变革悄然拉开帷幕。
改革开放为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1983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石化品牌应运而生。
40余年里,中国石化一口口油气井勘探开发取得突破,一套套大炼油大乙烯装置崛起神州,芳烃等成套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垄断,多个大型炼化基地带动工业园区发展腾飞,3万多座加能站串起纵横路网、连接美丽中国。
当“双碳”号角吹响,当产业变革兴起,当科技浪潮涌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石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能源化工央企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独特作用,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新应用,加速建设“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助力构建多元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
中国石化品牌始终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伴而行,为全社会提供更充足、更优质、更绿色的能源化工产品和央企服务,将“能源至净 生活至美”的品牌承诺写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
2024年,中国石化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居第5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公司炼油能力全球第一,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其核心业务能力领先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二,合成橡胶产能位列全球第二,聚烯烃生产能力则高居全球第一。在零售网络方面,加能站数量全球第二,加氢站数量更是位居全球首位。
栉风沐雨
1998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石油、石化两大集团进行重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有资产重组,具有里程碑意义。自此,中国石化实现了品牌标识从分散到集中整合,业务版图从区域到全球扩张……市场突破、国际化突围,中国石化奏响品牌崛起的序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发展。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对品牌建设作出系列重要部署,为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行动纲领。2022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
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国品牌开启了破茧成蝶的时代。中国石化品牌建设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石化全力打造品牌战略,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从乙烯裂解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应用到延布炼厂项目扬帆出海。2012年,中国石化以技术突破与产业深耕开启品牌国际化征程。
2013年,休斯顿研发中心破土而生;2014年,“易捷”正式确立为中国石化零售连锁便利店统一品牌;2015年,“易派客”平台重构供应链生态;2016年,公益标识统一,强化了公益活动的品牌识别度;2017年,品牌架构体系化成型,管理“五化”模式系统构建;2018年,品牌矩阵绽放多元魅力;2019年,“东海牌”沥青叩开期货大门……
2021年,是中国石化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胜利油田考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为公司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牢记嘱托并把握机遇,中国石化于同年提出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加速布局氢能产业。同时,首次召开集团公司层面的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将品牌工作提升至新高度;成立了中国石化品牌与文化研究所,为品牌战略提供智库支撑。
两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最新指示精神,中国石化党组迅速提出打造“五个一流”的战略任务,其中对“打造一流品牌形象”进行了专项安排部署,将品牌建设深度融入公司核心战略。
2024年,公司在品牌建设领域取得里程碑式成就:中国石化集团品牌与旗下“易捷”服务品牌双双获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获得国家层面高度认可;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石化品牌价值首次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首位;公司发布了展现综合实力的十项高质量发展成果。同时,为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出台《中国石化品牌国际化建设指导意见》,并首次在法兰克福成功开展品牌推介活动,迈出品牌国际化的坚实一步。
2025年,中国石化品牌建设工作持续深化,编制《公司品牌建设“十五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品牌发展绘制蓝图;首次发布品牌发展报告,全面总结品牌建设经验与成果,并对品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同步举办品牌引领行动成果发布会,集中展示品牌引领行动成效。
跬步千里
数十载积淀锻造,中国石化品牌增值图景正徐徐铺展,这既是深耕不辍的必然回响,更是迈向更高维度的全新起点。
品牌价值实现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国石化品牌价值由2018年的2462.88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078.53亿元,增幅达65.6%。
根据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国石化品牌价值由2010年的41.52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97.85亿美元,增幅达617%。排名由2010年的206位上升至2025年的64位。
2001年12月,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对外开放格局迎来历史性跨越。面对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石化敏锐洞察到品牌整合是实现国际市场突围与价值跃升的重要路径,由此开启系统性品牌整合的进程。
历经10余年的系统化品牌整合,中国石化实现了主要产品的集中管理与统一营销。通过深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效率与营销协同效能。统一的视觉识别、技术标准与价值表达,持续驱动中国石化市场认知度、用户忠诚度及行业话语权有效提升,培育出可持续增值的品牌建设生态。
自上世纪90年代叩开国际市场,中国石化便从未停下“走出去”的步伐。跨越山海,不仅是资源联通,更是智慧与愿景的交融。
中国石化正以全球视野布局未来,为世界供应清洁能源,驱动全球经济发展。
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化业务覆盖152个国家和地区(含港澳台),在8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60个境外机构,在俄罗斯中亚、中东地区形成投资贸易工程一体化发展格局。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石化提供
责任编辑:石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