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向深地要效益,连续三年蝉联中国石油采油厂对标榜首。
在中国石油108家采油厂激烈角逐的对标舞台上,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连续三年稳居榜首。其中,三级储量实现高峰增长,油气SEC储量替换率连续三年大于3。
成为行业发展的耀眼标杆,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是如何做到的?——紧紧扭住增加规模经济可采储量、提高SEC储采比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资源掌控、精细开发、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四大战略,通过对标管控,将经营理念和效益意识贯穿油田开发全过程,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增储和上产的良性循环。
突破深层勘探难题
随着吉兰泰中浅层实现突破,2022年,巴彦油田逐渐向河套盆地北部兴隆构造带深层进军。
锚定深层富油区,精细研究找储层,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以特有的坚韧和严谨,创新成储机制、成烃机理,逐个突破4000米、5000米、6000米、7000米以深碎屑岩有效保储极限,发现了兴隆构造带。
作为中国埋藏最深的陆相碎屑岩油田,巴彦油田储层埋深在5000米以上,每往地下钻进100米,温度就会升高约2摄氏度。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的地质难题,让巴彦油田勘探开发难度跻身世界前列。
坚持资源为王,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坚决打好勘探主动仗,做优储量增量,紧紧围绕SEC增储,科学优化风险勘探、集中勘探和精细勘探部署,高效推进规模效益储量新发现。
打好河套“1+1”增储工程主攻战,集中勘探北部光明—扎格,甩开勘探中南部纳林湖—乌兰布和,河套盆地中北部落实亿吨级整装优质储量,激发增储上产新引擎。部署钻探的隆华1风险探井试油获高产;光明1井测井解释发现厚油层,荣获中国石油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
瞄准洼槽区超深层勘探,光明构造获重要进展。深入开展随钻跟踪及钻后分析工作,揭示古近系“有利相带+弱成岩主导、超高压造缝增渗”成储机理。针对光明构造“一深、一浅、一窄、两弱、两高、三复杂”等难题,不断优化钻完井、试油技术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高效。甩开勘探成效显著,光明构造河探101井完钻井深超7000米,试油获日产千吨油流,刷新陆相断陷盆地超深层碎屑岩油藏试油产量纪录。
积极探索新领域,浅层生物气勘探获新突破。构建“碳质泥岩供气—微幅构造控藏”成藏模式,部署的临浅页1井获成功,实现浅层气领域首次突破。
强化新领域、新区带、新层系、新类型目标的风险勘探和集中勘探,以及浅、中、深层立体勘探,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推动形成了新一轮储量高峰增长、储量替换率大于1的良好发展态势。
打破油藏经营瓶颈
回头望,巴彦油田原油产量实现第1个100万吨用时49个月,实现第2个100万吨用时缩短到13个月,实现第3个、第4个100万吨用时10个月和不到8个月,原油开发能力稳步增强。
作为内蒙古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作为华北油田实现“重上千万”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撑,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按照“有规模、有效益、有速度、有水平”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增储上产的步伐,深化全生命周期油藏经营管理。
坚持产量效益并重,围绕控制递减率工作主线,立足提升对标管理水平,多维度开展对标提升工作,连续3年夺得股份公司采油厂综合对标排名第一名。深入剖析油藏地质构造特征、储层展布特征,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细化油藏单元,为油藏高质量开发奠定基础。
动态优化调整注采强度,强化油藏开发管理。针对边水推进问题,分区分策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控制采液强度,使吉华1区块综合含水下降,油藏压力保持水平整体平稳。针对低产低效井,采用“一井一策、一井一治”方针,开展弱酸表活剂解堵、二次压裂蓄能、卡堵水、酸化增注、调堵封堵等增产先导试验。
坚持科技创新,助推油田高水平开发。吉华2区块在国内首创在二次采油阶段采用注气开发。科研人员以地质研究成果结合数值模拟,配合生产动态验证,明确夹层、高渗带及气体超覆是控制气体运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注气运聚及驱替基础理论。
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持续推进低产低效治理,形成治理技术系列,今年完成措施15井次,措施成功率100%,累计增油7000余吨,实现油田开发产量的硬稳定。
推动新能源发展
河套盆地兴华区块的碎屑岩油藏埋藏深达5000米以上,储层温度高、压力高、原油凝点高,国内外没有类似可借鉴的经验。
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以《中国石油CCUS/CCS产业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为指导,开展技术参数论证,形成整体规划,并优选3个主力油藏开展二氧化碳混相驱方案论证及先导试验。
联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华能集团等,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依托,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加快CCUS整体开发方案调整。经过反复摸索,截至5月20日,CCUS先导实验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4万吨,为兴华区块油藏高效开发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全方位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扎实开展巴彦零碳油田顶层设计,充分考虑风、光、热、储、CCUS等能源技术综合利用。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在吉兰泰建成华北油田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全年发电逾1200万千瓦时,折合超3900吨标煤,吉兰泰油田绿电替代率达到40%。
与此同时,推动临河18兆瓦光伏项目施工,目前已完成进度60%;实施兴华、吉兰泰测风试验,考察周边区域地热市场并着手办理采矿手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对“源网荷储”全方位精细化智能管控……
有力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巴彦油田以风光热为主的多元能田格局逐步显现,清洁电力替代率有望达到40%以上。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的能力更强、成色更足、步伐更稳。
责任编辑:陆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