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以毛哲为代表的长庆油田采气人,保护国家珍稀濒危树种黑格兰,保护生态。
当西伯利亚的冷风吹过毛乌素,黑格兰用粗壮的树根在荒漠里书写生命的顽强。风沙打磨着时光,黑格兰沉默不语,却用挺拔的身姿展示生命的光彩。
初遇黑格兰时,23岁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人毛哲不承想,这场邂逅会成为他石油岁月里最动人的和弦。他跋涉在荒漠里,和同事们一道,唱响了一曲动人的黑格兰情歌。
初识:荒漠里的硬骨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在乌审旗一年吹两次,一次吹半年。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这里。
2007年,23岁的毛哲被分配到长庆油田采气四厂作业一区综合维修班,负责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天然气井线的日常维护工作。从此,他开启了石油生涯。
茫茫荒漠,渺无人烟。日复一日的巡检维护工作,加上肆无忌惮的风沙,让他渐渐心生厌烦,并一度想要逃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井场旁的黑格兰。”回忆青葱岁月,毛哲眼里闪着光。
那是2008年一个呵气成冰的冬夜。他在睡梦中接到去井口解堵的电话。冒着严寒,他和维修班的伙伴利用水温对冻堵的管线进行物理升温解堵。完成解堵后,脚上的冬靴已被冻在井场。当他忍不住想抱怨时,看到了井口旁的黑格兰。
“黑格兰是国家珍稀濒危树种,生长周期长达800~1000年之久。它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不易被人工种植成活,仅少量分布在乌审旗和鄂托克旗境内。它没有选择环境的权力,却能在沙窝子里活上百年。我与其抱怨环境,不如适应环境。”那一瞬间,他想通了。
自那天以后,他便把黑格兰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每天巡井都要专门去看看它,定期给它浇浇水。
乐队:唱响那棵树
释然之后,毛哲想着如何在单调的巡检维护工作之余,让自己的生活能够丰富一些。
他自学起了架子鼓。2009年,他和几个同样热爱音乐的同事攒起了乐队。起乐队名时,黑格兰的身影在大家脑海里闪过。
“黑格兰乐队就这么成立了。就像那些在沙地里沉默生长的黑格兰,我们立志在荒漠上留下一些不一样的印记。”毛哲说。
光阴在井架间流转。巡井、浇水、练习、演出……毛哲和乐队小伙伴们在苏里格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他们也从作业区活动室一路唱到了草原音乐节。每当台下有观众嘀咕“这名字啥意思”的时候,毛哲总会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遍。
随着演出机会的增加,更多人知道了黑格兰乐队,知道了苏里格气田的黑格兰。而随着采气四厂积极推行“避让”政策,有珍稀植物生长的地方不打井,黑格兰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黑格兰乐队成员自发给它浇水、除虫,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采气人加入了巡护队。
“从只有我一个人关照黑格兰,到一群人自发地干这件事,我心里特幸福。”回忆起那段时光,毛哲面带笑意。
守护:织就绿色的网
随着岗位调动,2010年,毛哲成了一名管理作业区安全和外协的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我没有借巡井之机接触黑格兰的机会了。”
放心不下黑格兰,他下班后总会骑着电动车绕道至苏6区。他的工装口袋里装着一页页记录纸:3月12日发现东侧枝条虫蛀,4月8日沙尘暴后3株幼苗倒伏,5月21日滴灌系统水压异常……这些观察日记,渐渐填满了他更衣柜最底层的铁皮盒。
一个春日里,他在巡护路上看到了一棵“阴阳”黑格兰——西侧枝条郁郁葱葱,东侧却挂着枯黄的针叶。
这刺痛了他。翻开观察日记,他发现最近3个月的浇水记录杂乱无章:2月14日乐队成员自发浇透,3月无人管理,4月8日他趁午休匆忙浇灌……这样的心痛持续了几年,他却无能为力。
2018年,毛哲被调岗至采气四厂质量安全环保部。“终于又能为黑格兰做点啥了。”他至今记得当时的冲动——报到当天下午就带着测量仪重新踏勘了所有黑格兰的分布点。连续3周详细记录,最终他向厂机关提出了成立志愿服务队的想法。
于是,采气四厂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服务队正式组队。
志愿服务队将过去零散的养护行动转化为标准化流程;建立牧民联动机制,带着蒙汉双语的保护手册走访牧民,向他们宣传黑格兰保护知识;在电子档案里为每棵黑格兰设置了专属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就能看到生长数据和浇水记录……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个团队,这片荒漠正因“红工衣”的守护,悄然织就绿色守护网。
扬名:登上国际舞台
2024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当天,中国石油第二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苏6区正式揭牌。保护区面积约1.2平方千米,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种、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林木4种,保护动植物物种100余种。
借此契机,采气四厂苏6区黑格兰幼苗保护基地同步成立。280棵古树与新生幼苗从此拥有了一片占地1800亩的保护区。安装护栏、建立档案、无人机巡护、卫星遥感图像监测……保护的手段逐渐丰富、健全、智能化。
作为这场生态变革的见证者,如今毛哲的身影依然活跃在生态保护前线。无论风霜雨雪,他总是带着志愿服务队穿梭于黑格兰树丛间。“不去看看我不放心。”每当有人让毛哲歇一歇时,他总会这么说。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哥伦比亚召开。“探索非国家主体在推进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中的自愿承诺:来自中国的本土洞见和全球视角”主题边会,正式向全球分享了中国首批12个“中国潜力OECMs典型案例”和34个“中国潜力OECMs入围案例”。采气四厂苏6区入选,成为生态保护的活教材。
切实做到“建一座气田、留一片绿色”,为动植物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如今,无人机巡航画面里,红黄相间的采气树与黑格兰褐色的枝干在沙丘间交错,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绿波荡漾。这曲悠长的荒漠里的黑格兰情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责任编辑:陆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