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评论
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2025年09月19日 11:18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评论员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当中国石油这艘能源巨轮鸣响转向的汽笛,其每一次劈波斩浪,都在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蓝图增添浓墨重彩的笔画。

 

  7月底的热浪席卷神州,中国石油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的战鼓在京擂响。董事长戴厚良向百万石油人再次发出“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进军令,强调要“加强统筹、远近结合,突出重点、系统推进”,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铿锵回应。

  回望2024年,中国石油以实干交出新能源亮眼答卷:风光装机猛增495万千瓦,绿氢年产能突破8100吨,充换电站激增312%,新能源增速领跑行业。数据背后,是中国石油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勇担能源转型使命的生动写照。

  在能源消费革命领域,中国石油遍布全国的3003座充换电站,让清洁能源真正驶入寻常百姓家;在能源供给革命上,中国石油新增近500万千瓦风光装机规模,将昔日油气的“黑色血液”转化为今日风光的“绿色动能”;在技术革命的前沿阵地,中国石油从成立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探索“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梦想,到持续投入地热、氢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无不彰显其抢占未来能源科技制高点的决心;在体制革命与合作精神方面,国网新源的增资扩股正是鲜活例证。中国石油积极与社会资本合作,打破壁垒,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

  成绩斐然,前路仍长。面向未来,中国石油在新能源的发力点清晰而坚定。

  规模与速度仍需持续加力。相较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宏大需求,当前风光发电量、绿氢产能虽增长迅猛,但规模基数仍需跨越式提升。

  技术创新是制胜未来的核心。在聚变前沿、高效光伏、低成本制氢、深层地热开发等关键领域,中国石油正在发挥“国家队”优势,联合顶尖科研力量,力求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为能源革命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协同融合方能释放最大效能。未来需更深入推进“油气+新能源”的深度耦合:油田矿区变身“风光热氢”综合能源基地,炼化设施与绿电绿氢无缝衔接,加油站网络全面升级为综合能源服务站。让传统血脉与绿色基因在融合中共生共荣。

  中国石油年中会议再提“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意味着将在高效光伏材料、CCUS等关键领域发起更猛烈的冲锋,为国家能源安全锻造更多“大国重器”。

  当中国石油这艘能源巨轮鸣响转向的汽笛,其每一次劈波斩浪,都在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蓝图增添浓墨重彩的笔画。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到引领绿色转型的“主力军”,中国石油这条向“新”之路,必将为端牢能源饭碗筑牢根基,为民族复兴注入澎湃绿能。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