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青藏高原的苍茫戈壁,G109国道如一条生命线蜿蜒伸展。昆仑山北麓的南山口,狂风终年呼啸,黄沙漫卷天地。这里,一座中国石化南山口加能站顽强矗立,站经理张继东扎根于此已整整13个春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继东以纯粹初心践行实干担当,不仅赢得客户广泛赞誉,更创造出卓越业绩,收获诸多崇高荣誉。在他的带领下,南山口加油站先后获评省级 “青年文明号”、集团公司 “标杆加油站”;他个人也荣获分公司 “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并于 2025 年荣膺中国石化 “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天路旁一面鲜红的旗帜。
- 他是风沙中的市场突围者
面对109国道沿线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张继东以党员锐气带头冲锋。他深知,守摊子没有出路,唯有主动出击。带领员工深入周边工矿企业、物流公司,足迹遍布高原腹地。“精准服务+动态营销”是他破局的利剑:建立详尽的客户分级台账,为西藏、青海、宁夏、甘肃等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客户量身定制油品保供方案。当季节性用油高峰来临,他灵活调度小罐车,将油品直接送达重点工程现场,解客户燃眉之急。
在非油品战场,他同样创新不止。利用精心维护的7个线上客户群,覆盖1500余名忠实客户,及时推送易捷商品优惠、路况及油价信息,更将“情系客户”活动搬到“云端”。线下,“送油下乡”“店外销售”等服务模式,让南山口站的服务半径不断延伸。2024年,在他的带领下,南山口站逆势而上,实现成品油销售3.8万吨,非油品营业额突破208万元,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答卷。
- 他是安全防线的“铁面包公”
“积沙是我们的责任,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常扫常新!”这是张继东面对肆虐风沙的宣言。黄沙如顽童般扫而复来,他与员工们日复一日地清扫、检查、维护。南山口站的干净整洁,是他们用扫帚和簸箕在风沙中一寸寸“抢”出来的。
南山口地处著名风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沙不仅考验意志,更是安全管理的巨大挑战。张继东将“三基”工作视为生命线,以近乎严苛的标准落实HSE管理体系。他结合高原风沙环境的特殊性,主导制定了15项《南山口加能站专属安全操作规程》,将抽象制度转化为可执行、易检查的具体动作。
针对设备维护难题,他创新推行“网格化”巡检制度,将责任细化到人、到点、到时。狂风过后,总能第一时间看到他带领员工清扫积沙、检查设备运转的身影。2024年,全站设备故障率硬是在恶劣环境中同比下降了30%。在库存管理上,他引入“目视化+信息化”手段,油品进销存动态尽在掌握,损耗率连续3年优于公司考核指标,在风沙肆虐的高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堤坝。
- 他是高原“家文化”的塑造者
高海拔、条件苦,员工流动性大是现实困境。张继东的回答是:用“家”的温暖留住人,用成长的平台成就人。作为党支部书记和站经理,他深知思想引领与能力提升同等重要。
一是思想铸魂,学习赋能。他将主题党日与经营分析会深度融合,组织党员攻关“提效增客”“降耗减损”等实际课题。创新开展“三个一”学习活动——每季度一场畅所欲言的“吐槽大会”,每半年一次党的理论与时事知识竞赛,每年一回读书心得分享会,让学习接地气、入人心。
二是技能提升,畅通渠道。大力推行“师徒结对+轮岗实训”。他亲自授课,传授油品知识和服务礼仪。更倾力帮助员工规划职业发展,鼓励考取初、中、高级操作证及提升学历。两年间,南山口站为格尔木分公司输送了多名优秀站经理和骨干,全员初级技能鉴定通过率100%,一名员工更晋升为高级技师。
三是关爱暖心,凝聚合力。设立“站经理谈心日”,及时疏解员工思想疙瘩,解决实际困难。组织高原健康讲座、小型文体活动,营造积极氛围。
2024年,站内2名员工获评分公司“服务标兵”。员工们感慨:“在南山口,有家的感觉,有张站在,就踏实!”
- 他是109国道的“暖心灯塔”
走进南山口站,一种独特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员工服务客户时笑语盈盈,闲暇时哼唱的藏族民歌在空旷国道上回荡,常引得司机师傅们拍手叫好:“这大嗓门,得劲!”这和谐场景,源于张继东深植的“契约精神”与服务理念:员工对工作尽责,对客户用心;客户则以信赖和尊重回馈。
针对长途货车司机这一核心群体,张继东倾力打造“暖心驿站”:24小时热水、舒适休息室是基础,“冬递滚烫姜茶,夏奉解暑凉茶”是不变的温情。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份“家”的体贴——错过饭点的司机只需一个电话,到站就能吃上热乎饭菜。“就冲这服务,绕远也情愿来!”老客户王师傅喝着姜茶由衷赞叹。这份“以真心换真心”的服务,让无数奔波在青藏线的司机,将南山口视为途中温暖的港湾。
责任编辑:齐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