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特色文化】沂源红里的振兴密码
2025年10月10日 20:56   来源于: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5-08期   作者:王 聪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清晨5点,沂源县燕崖镇的苹果园里正泛着白雾,果农李建国踩着露水往园子里走。手机突然震动,是“沂源红农资服务群”的新消息:“今日到站知春水溶肥买1吨送3袋,免费送货上门。”他加快脚步往服务站赶去,“有了这个服务站,买肥不用跑县城,技术员还上门指导,今年的苹果准能丰收!”

        2025年6月27日,中国石化山东淄博石油公司(以下简称:淄博石油)与沂源国投集团“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双方合作打造的全省首座“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站”正式亮相。这个集农资服务、社区便民、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不仅是农资业务站外拓展、易捷服务下沉农村的“桥头堡”,更是企地共建反哺民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连心桥”,如同滴入干渴土地的春雨,在沂蒙山区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 农资直供:筑牢乡村振兴根据地

        “咱农民种地,就怕买着假化肥、走冤枉路。”燕崖镇樱桃种植户王大姐算起了明白账,“去年我家3亩樱桃用了劣质肥料,减产近两成。现在服务站里的化肥都是中石化直供的,还有技术员上门指导,今年挂果量明显多了!”“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站”在燕崖镇计宝峪村投营后,在王大姐的带动下,村里已有23户果农成了服务站的“常客”。

        服务站遵循“政府引导、石化营销、服务民生、企地共建”的理念,精准布局于果树种植集中区和乡镇大集等人流密集处。与当地“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深度融合,首期选定了6个村的民生综合体作为站外店,采用“1+N”模式构建服务网络——以化肥销售为核心,辐射出农资服务、社区便民、公益帮扶等多元功能。

        在服务站的农资销售专区,平衡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等常规化肥与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整齐陈列,每种产品旁都贴着详细的适用作物、施肥方法说明。“这些肥料都是从厂家直供,质量有保障,价格也比市场价低。”服务站的站经理任玉强介绍道,为了让农民买得放心,所有产品都可追溯来源,还提供免费的送货上门服务,服务站开业仅3天,就销售化肥近10吨。

        正如淄博石油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求利润最大化,只愿让农民得实惠、乡村添活力,让每一分投入都变成滋养土地的养分。”

  • 双流通畅:激活城乡经济动力源

        “沂源豆瓣酱在易捷便利店上架3天就卖断货了!”沂源县国投集团工作人员难掩兴奋。这瓶贴有“中石化易捷专供”标签的特产,包装融合沂蒙传统陶罐元素与老师傅手作标识,成了城市消费者追捧的“网红”。

        这款来自沂源县政府招待所食堂的豆瓣酱,是藏在机关大院里的燕崖镇“老味道”。掌勺的李师傅守着一口百年老酱缸,用本地朝天椒配着山泉活水发酵,混合肥瘦相间的肉末炒制,让豆瓣酱既有鲜辣的冲劲,又带着回甘的醇厚。过去这酱只供招待所用,偶有熟客想带几瓶走,都得托关系打招呼,一年产量不过千余斤。“缸里酿的是岁月香,门外挡的是销路墙。”李师傅看着满缸好酱运不出去,常对着酱缸叹气。

        中石化易捷“一县一品”项目带来了转机。

        服务站项目启动前期,工作组人员调研时发现这一美味后,立即协调易捷团队介入,不仅帮助协调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还请来包装设计师制作瓶身插画。产品上市仅1周销量便超以往半年的外带总量,员工收入长了不少!

        李师傅笑言:“以前酱缸里泡的是日子,现在泡的是盼头,这都是托了服务站的福啊!”

        服务站创新打造“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通道,依托全国最大的“易捷”直营连锁便利店网络,既把质优价廉的化肥、农机配件送到田间地头,又将沂源豆瓣酱、樱桃、苹果等本地特产引入中国石化易捷渠道,让大山里的“土宝贝”走进城市千家万户。

        这种“农资供应+产销赋能”的闭环模式,正是淄博石油践行“油气氢电服”转型的乡村实践,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活力,也为企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多元赋能: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张老师,您看这果树叶子发黄,是不是缺肥了?”在燕崖镇的农技培训现场,果农赵大叔举着枝条追问道。服务站联合化肥厂家组建“农技智囊团”,定期开展巡回讲座,今年培训已覆盖农户200余人次。针对老龄化种植户居多的特点,技术员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施肥口诀”贴画,贴在服务站墙上方便大家对照学习。

        “桃树花期施氮肥,结果期里钾肥追;苹果要想色泽艳,磷钾配合很关键……”这些通俗易懂的口诀,让不少老年果农受益匪浅。除了集中培训,技术员还会根据农户的需求,上门进行一对一地指导。燕崖镇的果农们都说:“有了这些技术员,我们种地心里更有底了。”

        除了技术支持外,服务站还推出“农资+养车”组合权益。燕崖镇的运输户陈师傅算过一笔账:“买复合肥又送加油券,拉水果去市区送货,刚好能用上,相当于化肥又打折了!”这种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的服务,让实惠实实在在落到农户口袋里。

        公益服务更让乡村充满温情。每月初一,燕崖镇民生综合体里总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免费为老人体检、理发,宣传惠农政策,还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孩子们最喜欢中石化的叔叔阿姨来,不仅给讲故事,还带着学习手工等新课程。”综合体负责人说。

        此外,服务站还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缓解农户季节性资金需求压力。针对一些困难家庭,服务站还会提供农资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沂源县分管农业农村的副县长深有感触:“中石化带来的不只是物资和资金,更是一套可持续的乡村服务体系。这种‘既输血又造血’的模式,让乡村振兴有了长久动力。”

        如今,“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站”已成为沂蒙大地上的亮丽名片。中国石化用能源企业的专业与温度,架起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让每一袋化肥都承载丰收的希望,每一次服务都传递民生的温暖。 

责任编辑:齐铁健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