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记云南保山盛鑫加能站经理王鹏
霜降刚过,晨雾如轻纱缠绕在高黎贡山麓,漫过连片咖啡林,到处透着凉意的深秋,却偶尔还会来一场大雨。
大雨初歇,中国石化云南保山石油隆阳盛鑫加能站内,一个身影正俯身清理沟渠里积满的淤泥,他身上的工装早已沾满泥点,这人正是盛鑫加能站站经理王鹏。
他2013年入职中国石化后,从加油员起步,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刻苦钻研、奋力成长,最终扛起站经理重担。身高虽不突出,却始终带着“事不避难、冲锋在前”的韧劲,哪里最脏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日复一日的拼搏与坚守,加能站经营管理终见成效,1月至10月,盛鑫加能站易捷服务完成率达125%,积分兑换超额 20%完成任务,线上业务更是全面飘红,交出了亮眼答卷。
为客户精细算账
总乐呵呵的王鹏心里揣着本“精细账”,不仅要帮员工算准“增收账”,更要为客户算清“实惠账”。为摸清积分兑换门道,他把不同档位的兑换商品列成清单,标注“性价比TOP3”,还总结出“分档推荐法”,积分少就推抽纸、矿泉水等高频日用品,积分多就荐粮油、洗护等刚需品,碰到客户犹豫时就举例说明,“您这2000积分,可以换两包纸巾只要1500积分,还剩500积分,下次加油又能兑换,一点不浪费!”
他还把自己的算账经验编成“三步口诀”教给员工:先问客户积分余额,再按余额匹配商品,最后讲清兑换优势。平时巡检时,他会站在旁观察员工沟通,发现推荐不到位就当场示范。在他的带动下,员工们不仅敢开口,更会精准推荐,加能站里“主动问、帮算账、促兑换”成了常态,鲜少有客户空手离开,员工的工作绩效也跟着涨了不少。
任务目标的拆解哲学
“目标拆小了,每天多努力一点,月底就不用慌。”这是站经理王鹏常说的话。为攻克销售指标,他没有空喊口号,而是独创了“每日攻坚法”:把大目标拆解成每人每天1瓶燃油宝、1套养车卡等具体清单,并张贴进度表,共同分析差距。
同时,他更注重赋能团队,亲自传授针对不同客户的销售话术,并借助易享节等活动契机精准推荐养车卡等商品。他坚持身先士卒,不仅带头冲刺,还在客户少时主动帮员工补单,营造出“今日事今日毕”的团队默契。员工们普遍反映,这套方法让遥不可及的目标变得清晰可达,大家从畏难转向争先,奋斗更有方向。员工赵红玮说,“现在大家都有了今天任务必须完成的默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奋斗。”
田埂上的销售密码
这个闲不住的站经理有个特点,办事风风火火,待人热忱似火。刚下夜班顾不上休息,他一听说菜农余师傅急需化肥,二话不说就跳上货车。不到一小时,化肥已整齐码放在田埂边。“这么快!”余师傅看着汗流浃背的他,又惊又喜。这个总是笑呵呵的汉子擦了把汗:“农时耽误不得!您需要啥随时说,我们站24小时都有人!”
从此,他的送货范围越来越广,老乡们都说:“找中国石化的小王经理,比打电话叫快递还快!”在他带动下,全站员工都成了“田间快递员”,这片沃野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脚下是泥泞的沟渠,心中是万亩良田。王鹏用沾满油污的双手擦拭额角汗珠时,晨曦正穿透咖啡林的薄雾,在他肩头镀满金光。这个把加能站开进田埂的汉子,早已将“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融进了血脉。当化肥在泥土里孕育新芽,当积分在账本上开出繁花,当深夜的加油岛亮起永不熄灭的灯,我们终于读懂:最美的营销,是把每个顾客的心田浇灌成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