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加油技能  >  营销管理
【非油业务】田间地头结出的丰硕果实
2025年11月05日 21:21   来源于:加油技能 2025-09期   作者:李林燕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中国石油吉林销售长春分公司德惠片区,有这样一位深耕农资销售领域的“老把式”——原米沙子站经理王金武。从米沙子站到新竞聘上岗的南环站,他始终穿梭在田间地头,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厚度,用真心服务农户的需求,让化肥销售这门生意在泥土里扎下深根、结出硕果。

        他常说:“销售从无捷径可走,唯有‘眼里有机会、心里有客户、脚下有泥土’,才能把日子过成金穗饱满的模样。”

  • 在农技风口播下希望的种子

        王金武的农资销售之路,始终带着一股春种秋收的农夫智慧——既懂低头耕耘,更会抬头看路。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加速,传统化肥逐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需求,而水溶肥凭借用量少、见效快、更环保的优势成为市场新宠。王金武敏锐地嗅到了这一趋势,早早将目光锁定在新型肥料的推广上。

        机会的敲门声总在不经意间响起。今年年初,德惠市同太乡三道村计划建设水溶肥试验田的消息传来,王金武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三道村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村,一旦试验成功,其示范效应将像涟漪一样辐射周边大片区域。可彼时,其他厂家已经与村里基本谈妥,留给王金武的机会看似只剩一道窄缝。

        “好机会就像田埂上的春笋芽。你不抢,别人就会连根拔走。”王金武没有打退堂鼓。他想起自己与三道村村支书的旧交情,决定“厚着脸皮”搏一把。那段时间,米沙子站到三道村的路他跑了不下10趟。每次去,他都带着厚厚的一沓材料,包括产品检测报告、公司实力介绍、详细的服务承诺,甚至把能证明诚意的“家底儿”全都摆了出来。他拍着胸脯对村支书说:“只要给我这个机会,定能让试验田长出好庄稼!”

        软磨硬泡的诚意终究没有白费。村支书被他这股子执着劲儿所打动,最终给了他80垧地的试验份额。

        得到机会的王金武如获至宝,立刻协调技术人员跟进,从土壤检测到施肥方案,每一个环节都盯得死死的。他知道,这80垧地不是普通的农田,而是承载着市场信任的“样板间”。只有长出好庄稼,才能让新型肥料的种子在更多的土地上发芽。

  • 让服务的根系扎进泥土深处

        在王金武看来,农资销售的核心从不是“卖产品”,而是“育信任”。就像作物生长离不开深扎的根系,信任的培育也得把服务的根须扎进田间地头的每一寸土壤里。

        推广水溶肥初期,农户们的抵触情绪不小,一是对新产品感觉陌生犯怵,二是担心浪费家里囤积的传统化肥。王金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琢磨着,要让农户迈出第一步,就得先帮他们打消顾虑。于是,他主动与村里商量:由村里牵头,加油站按成本价回收农户手中的传统化肥。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费了不少功夫。那些天,王金武跟着村长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当有人质疑“回收价会不会坑人”时,他就拿出市场报价单一条一条地比对;有人担心“换了新肥庄稼长不好”,他就蹲在田埂上算细账:“水溶肥用量省3成,吸收率高5成,算下来反而更划算。”从耐心解释到协调收购,他把农户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终于让大家松了口。

        解决了“用不用”的问题,王金武又盯上了“怎么用”。水溶肥的施用讲究科学配比。农户没经验,他就把厂家的技术人员请到田间地头。3 月地冻未消时,他和技术人员扛着钻机钻进地里,一口气钻了30多个土样送检,并根据土壤墒情定制施肥方案;怕农户记不住施肥时间,他就印制“施肥时间表”发到每个人手中;从播种到出苗、从叶片生长到灌浆管理,他全程跟踪指导。农户们都说:“王经理比我们还要关心地里的庄稼。”

        如今,三道村的试验田玉米长势明显优于对比地块,连德惠市委书记视察时都点头称赞。农户们看着饱满的穗粒打心眼儿里认可了这个“懂行又实在”的王经理。截至目前,仅水肥一体化推广示范项目,王金武就供应了优质复合肥 34吨、水溶肥42.5吨,服务示范田面积达到800亩。

  • 把人情味儿酿进销售里

        “农资生意说到底就是做人的生意。”这是王金武多年来总结的生意经。在他所负责的区域,不少农户都成了“老熟人”。对于谁家种了多少地、偏好使用什么肥料、啥时候该追肥,他心里都有一本明账。这份熟络,来自于他把服务做进了农户的心坎里。

        为了让农户买肥更方便,王金武在每个村都找了几位有威望的种粮大户,把他们的家变成便民服务点。农户不用跑远路,在村里就能买到放心肥;大户们帮忙推介,比他自己说10句话都管用。“既省了农户的运费,又聚了人气,一举两得。”王金武笑着说。

        他还建了一个农户微信群,每天雷打不动地发送施肥小技巧、病虫害防治知识。谁在群里问问题,他看到就会秒回。哪怕是半夜收到消息,他也会起身查资料、咨询技术人员,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解决方案上门服务。

        去年年底,王金武琢磨出个新招——组织“化肥团购洽谈会”。农户组团买肥能享受优惠。大家拉着邻居、亲戚一起到站购买,现场热闹得像赶大集,签下了不少订单。“团购不仅让农户得到了实惠,而且让大家觉得买肥是件‘抱团儿占便宜’的乐事,感情也更近了。”他说。

        靠着这些接地气的法子,王金武负责的区域从3个乡、6个村,慢慢扩展到服务60多个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化肥销量连续3年稳居长春分公司第一位。今年7月,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化作了沉甸甸的荣誉——他所在的米沙子站荣获吉林销售公司2025 年“化肥销售先进加油站”称号。手捧奖牌时,他依旧把功劳分给身边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省市公司的支持浇灌出来的,是全站员工并肩干出来的,更是一家家农户用信任‘投’出来的。”

        前几天,王金武通过竞聘成为德惠南环站的站经理。

        站在新的起点上,他的规划依然离不开土地:“我想在南环站周边再发展几个水溶肥示范田,让更多的人看到效果。未来,我会继续把服务做细做实,跟着农户的需求走。”

        有人问他,跑田间地头这么多年累不累?王金武望着窗外金黄的田野笑着说:“你看这庄稼,春天播种时累得直不起腰,秋天收获时就知道值了。销售也是这样。只要眼里有市场变化、心里装着农户冷暖、脚下沾满田间泥土,化肥销售这行就一定能像庄稼一样,在汗水的浇灌下一季更比一季旺!”

        夕阳下,王金武的身影又出现在了田埂上,裤脚沾着泥土,手里拿着记录本,正和农户聊着下一季的施肥计划。

        风吹过麦田,稻浪翻滚,那是土地对耕耘者最好的回应,也是王金武用真心与执着在平凡岗位上种出的最美风景。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