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加油技能  >  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防撞柱神器,“海清”出品保安全
2025年11月05日 21:32   来源于:加油技能 2025-09期   作者:谷继贤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日,中海油销售深圳有限公司一湾油气库门口一套“新设备”引发了广泛关注。

        只见安保员手持遥控器操作,防撞柱便会自动开关,流畅高效的场景赢得了前来提油的客户频频称赞。

        原来,这是该油气库“王海清技师工作室”成员李家明,历时一个月攻关完成的“全自动遥控防撞柱”技改项目,正式投入了使用。

  • 生产难点催生创新灵感

        作为重点防恐单位,库区的道闸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一湾油气库安保人员每天需手动推拉防撞柱近400次,高强度重复劳动不仅消耗体力,而且在车辆出入高峰期更存在相互碰撞的安全隐患。

        “当弯腰操作道闸时,最怕提油车辆的司机没注意,很容易就发生人车擦碰险情。”一湾油气库保安队队长王德芳坦言。

        这一场景被深入现场调研的李家明看在眼里,他下定决心,必须用技术手段给人员减负,并摆脱人车擦碰风险,从而进一步保障油气库安全。

  • 多次试验终获技术突破

        肩负着技改的使命,李家明开启了“泡在现场”的模式。

        他不断测算一湾油气库防撞柱开关角度,记录提油车辆通行间隔以及频繁测试不同驱动装置的性能。

        库区员工们回忆,那段时间,李家明的工作服口袋里总是揣着尺子和笔记本,午休时还在车闸旁观察车辆轨迹。

        经过对市面上多种电动装置的适配性分析,李家明最终提出了“遥控控制轮子+智能启停”创新方案。

        据了解,该方案在保留原有设备基础上加装自主设计的传动系统,通过信号控制防撞柱启停位置,既实现了远程全自动控制,又大大节省了设备整体更换成本。

  • 智慧升级成效显著提升

        装置设计出来了,但能否应用?李家明继续扎在油气库现场反复实验。

        经过近两周的调试使用,改造后的防撞柱通过遥控信号与电动轮联动,可在50米距离内精准操控,开关响应时间缩短至2秒。

        一湾油气库保安队队长王德芳现场演示时笑容满面地说道:“真是太感谢李工了!这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现在只需远程摇控,防撞柱会自动启停,再不用风吹日晒地来回跑了,我们心里也踏实多了。”

        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人工操作10万余次,降低安全风险90%以上,维修成本较传统防撞柱下降60%。

        “青年员工的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充分肯定,身边的‘小技改’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仅降低了设备更换成本,还增加了工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一湾油气库经理黄树达说。

        从躬身实践到技术破题,李家明的“小技改”故事正是一湾油气库“青年创客”行动的缩影。“公司将持续发挥技师工作室‘传、帮、带’作用,鼓励更多青年员工围绕公司生产经营难点、痛点问题提出创新意见,为公司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进一步促进公司的提质增效和设备安全。”中海油销售深圳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