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绿色支撑,微网赋能
2025年11月21日 22:36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年来,中石油积极践行低碳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自身清洁能源替代和绿色转型,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CPECC华北分公司)作为中石油工程建设排头兵,始终致力于新能源新业务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引领,研发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油气与电力融合实践过程中,华北分公司构建的“油气田智能微电网”场景,为传统业务降碳增效提供的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技术创新引领工程实践,油气田微电网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鼓励油气企业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建设分布式能源设施,在油气田区域内建设多能融合的区域供能系统。中石油矿区内拥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同时拥有自备电网和用能需求等消纳优势。CPECC华北分公司利用自身油气地面工程建设经验及技术积累,创新性的提出了利用油气田场站(如钻井平台、采油厂、处理站、生活区等)实现本地化、智能化、清洁化电力供应的智能微电网建设关键技术思路。

CPECC华北分公司通过对油气田各电力用能场景的多元分析,利用油区风力、光伏能源禀赋,构建具有油气特色的“源网荷储”特性的智能微电网场景,形成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源”侧主要深入布局了新能源长尺度功率预测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预测对象,建立了各类预测方法、模型、技术路线及评价方法。“网”侧重点对容量配置优化技术及能量优化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开展微电网拓扑结构设计,调度优化模型搭建,实现多目标方案的优化调度策略制定。“荷”侧针对不同用电主体,开展了负荷预测及调节技术研究,通过精准的负荷预测,实现网源双向互动、优化负荷曲线,提升系统灵活性。“储”侧针对不同网架及构网需求,能量型+功率型混合储能技术实现了网架结构的功率平衡,平抑功率曲线,确保微电网并离网切换模式下的系统稳定性。

以上系列技术研究成果为油气田企业提供了多场景、安全可靠、绿色友好的智能微网解决方案。为中石油首批微电网示范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动科技与业务创新融合,聚焦“清洁电力”发展新目标

近年来华北分公司始终围绕低碳油田建设发展需要,以清洁电力作为绿色转型的基础保障,深化并延伸清洁电力及与油气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源网荷储智”各环节的系统集成研发,扩展了以“零碳园区”“油气田新型电力系统”“风光气储氢+”等多场景的项目落地,形成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系列化技术应用。

CPECC华北分公司始终坚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在现代科技企业建设框架引领下,持续推动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的关键技术突破与赶超,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布局,发挥着创新主体作用,为现代化科技企业体系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