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转型升级项目中交
图文/王 芳
7月14日,按照“十完六交”验收标准,由寰球工程公司和中油六建联合总承包的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实现高质量、高标准、深度中交,标志着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建成。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也是中国石油“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305亿元,占地4400多亩,包括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裂解等14套化工装置、200万吨/年柴油吸附脱芳等2套炼油装置。
该项目是中国石油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参与RCEP国际竞争、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化西南地区炼化业务布局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力推动广西石化从“燃料型”炼厂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型”炼厂转变,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广西石化
储气库注气量创历史新高
文/伊丽娜 杨 慧
截至7月11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四站储气库今年以来已注气超1.5亿立方米,注气量同比增加0.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今年年初以来,在为期一个月的注采平衡期里,四站储气库为设备进行全面体检,精心保养压缩机,杜绝“带病运行”;开展壁厚检测,让管网运行平稳受控。面对用电指标紧张与注气计划上调的双重挑战,四站储气库实施“提管压、降压比、优工况”策略。在自压注气阶段,将压力由4.4兆帕提至4.8兆帕,4月同比增注461万立方米,不仅降低了设备能耗,还进一步释放了气田产能。5月初,四站储气库提前启动压缩机,通过技术攻关降低压缩比,单台能耗较今年年初下降50%,在电力指标受限情况下实现节能与增注。
下一步,四站储气库还将聚焦节能降耗、站场检修、站库完整性管理以及冬季保供,持续发挥削峰填谷作用。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
护航农业增产丰收
文/黄 微 张丽丽
7月3日,在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三道村的广袤农田里,水肥一体化无人滴灌设备正在分区作业。由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提供的高品质水肥,正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均匀地洒向田间,让这片黑土地上的作物既能“科学饮水”,又能“精准进食”。
近年来,吉林省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这一新型灌溉增产技术。吉林销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力求为吉林省各地的水肥一体化推广示范田提供化肥服务。为保障示范田在今年启用后能尽快实现增产增收,吉林销售德惠片区党支部组织专业化肥技术人员提前深入示范田,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服务。技术人员认真采集土壤样本,将其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定制出专属的水肥配方。上半年,吉林销售已为吉林省水肥一体化推广示范项目供应优质复合肥34吨、水肥42.5吨,服务示范田面积达750亩,为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石油力量。
作者单位:吉林销售
福建销售用服务点亮终端
文/卓文俊
7月初,中国石油福建销售莆田分公司新度加油站经理林继华带着员工进行客户摸排。过去半年里,他和伙伴们走遍深山石子场、农场,送出柴油约8万升。
在存量市场竞争加剧、主营销量下滑的形势下,福建销售立足农村站、低销站占比高的自身实际,从3月起分批推进汽油低销站批零一体促销拓市场提份额活动。截至6月底,52座汽油低销促销站月销量比活动前增长21%。
福建各分公司、片区、加油站还从“云端”揽客。上半年,仅泉州分公司就累计发布视频133条、开展直播766场,带动交易核销金额970万元。半年来全省上下先后开展“六进”活动123场次,新增e享会员45万名,贡献销量6.95万吨。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福建销售把客户从“进站”到“离站”的全过程细分为8个服务环节,实施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客户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销售
首单“碳配额融资”落地
文/石探珂
日前,全国首单基于碳排放权回购交易的“碳配额融资”业务成功落地,创新性引入“绿色金融”活水助力碳控排企业高质量发展。该业务由碳科公司提供碳资产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提供贷款服务,放款对象为江苏省持有碳配额的企业。
碳科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于去年10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共同谋划通过结构化设计盘活企业碳资产,帮助控排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碳科公司提供碳资产估值、交易撮合、风险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针对控排企业特点优化信贷模式,共同开展“碳配额融资”业务。
下一步,碳科公司将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更多定制化碳金融创新服务,持续巩固中国石化在碳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碳科公司
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文/周凤珊 王东源
近日,高原油气管道技术创新中心在西藏拉萨市揭牌成立。该中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高原油气能源管道建设运营需求,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高原油气管道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石油管道局设计院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等14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建立。
管道局设计院在油气管道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此次牵头成立高原油气管道技术创新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高原油气管道技术创新发展。高原油气管道技术创新中心将围绕能源管道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灾害防护、装备研制、运营管理等任务,开展高原油气管道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技术以及新能源与油气管道融合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管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