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庚子年的油气市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转眼来到了传统的牛年。那么牛年油气市场能否迎来牛市?笔者预测了2021年油气市场的“十大趋势”。
能源供需总量在结构优化中继续保持增长。2020年下半年,我国已率先走出疫情影响阴影,实现了正增长,同时国家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思路并付诸实践,实现经济反弹增长的条件具备。多家机构预测看好2021年中国经济,目前的预测结果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持乐观预期,增长区间在5%~8%。因此,不管全球疫情能否得到控制,中国经济都会重启复苏。具体到行业,新业态逐渐形成,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规模增长,结构继续沿着既定的道路稳步推进。
国内汽车限购,尾号限行政策会逐渐放松。近两年,国家石油公司、民营炼油以及外资企业都在发展炼油业务,沿海石化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产能的消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国内市场,国家推出汽车下乡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呼应就是重要探索和实践。城市燃油消费依然是主体,为了消化这些产能,有条件的地方要鼓励汽车消费,特别是燃油汽车。汽车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目前千人汽车拥有量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尚有增长空间。虽然提倡汽车电动化,但在电动化技术及商业配套措施、模式成熟之前,燃油汽车依然是消费主力。据此判断,2021年部分城市限购及限行政策会有所松动,目的在于刺激消费。
原油表观需求继续增长。据炼油专家估计,到“十四五”末国内炼化产能将达到10亿吨。从过去几年指标配额情况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获得原油进口配额和成品油出口配额。只要原油进口权放开,电车推广力度不减,国内庞大的产能消化除依靠国内消费增长之外,出口成为必不可少的选择。2020年看到很有意思的一条新闻是地炼企业计划到缅甸投资炼油项目的报道。2019年国内成品油出口接近6000万吨,今后还将保持增长。问题在于全球炼化产能普遍呈增长及过剩状态,大量炼化产品出口,流向电气化意愿和能力相对较弱的东南亚市场,势必造成这一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竞争激烈。中国炼油成为影响世界市场重要力量,一年比一年影响大。
天然气弹性柔性供应成发展重点,储气能力建设再次成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核心。我国正在大力培育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天然气在很多领域具有应用空间。面对买方市场格局的存在,国内加大了采购力度,积极推进储气能力建设以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即便如此,国内天然气供应在冬季依然需要压非保民,一些地方还是出现了价格飞涨和供应紧张现象。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目前国内储气能力仅为消费能力的4%,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管网、储气能力建设以及价格改革齐头并进,方有可能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的弹性和柔性。综合各类现实因素考虑,2021年储气能力建设应是焦点之一。
油价不会大涨,小幅震荡,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油价受经济形势及能源替代等多种因素影响。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处于恢复期,对高油价支撑能力有限。与此同时,多国出台碳中和路线图之后,发展非化石能源的措施更要落地,力度也更大,客观上对油价形成抑制。虽然欧佩克+有意向通过减产拉升油价,但其行动的坚定性以及效果的力不从心在疫情期间就已被世人所见。我国是油气需求大国,疫情之下市场波动是潜在风险,因此遵循底线思维,做好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准备依旧是重点。七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已经不为油价所动,2021年也是如此。
下大力气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协调稳定问题。由于非化石能源发展超出预期,我国才有了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25%的底气,之前的目标是20%。可再生能源最大短板是“稳定性”。在储能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商业模式未系统形成的条件下,确保可再生能源供应稳定性是其成为主体能源的前提条件。目前确保可再生能源供应稳定理论上有如下途径:与化石能源协同;与核电协同;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与地热发电协同。对于第三种模式,目前就有比较适宜的地区,比如在西藏和云南,这两个省级区域电力供应以水电、太阳能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高温地热资源,完全可以构建地热发电与水电、太阳能发电相互匹配的柔性电力供应体系。
技术创新不是口号是行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今后化石能源强大的市场份额要面临来自非化石能源的冲击。化石能源能否继续充当市场能源供应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取决于能否有效地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比如油气勘探开发需要直面资源条件变差与开采难度加大,炼化行业需要直面油品质量提升。对于非化石能源而言,情形也类似。双方的竞争可能是长期性的。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从发展的角度看,能源转型不会剥夺任何能源的发展机会,但市场会淘汰墨守成规不作为的能源行业。
页岩油勘探开发利用步伐要加快。我国从2010年发现页岩气工业气流,到2020年已达到200亿立方米。目前年页岩气新增探明储量已经与常规天然气接近,新增探明储量过千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数量也在增长。非常规油气中的页岩气发展走在了前列,页岩油目前主要受标准界定分歧等因素限制,尚无相关统计数据。随着国内对油气产业发展力度的持续加大,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页岩油勘探开发会奋起直追。2021年最主要的进步和突破可能表现在页岩油的相关标准出台,为政策扶持创造条件。
体制机制改革蹄疾步稳地推进。双循环格局运行中理论上的行业堵点是存在的。过去几年通过改革化解堵点已经有实质性推动,2021年还会有类似的改革举措,主要集中在上游。近几年在现有体制框架下石油上游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序推进。国家石油公司内部矿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营效率,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联合协作力度也在加大,这些改革是非常有益的探索。下一步的改革重点是继续放开上游市场,继续鼓励民企和外资企业进入。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开放上游市场的文件,上游主体多元化在页岩气和新疆常规油气区块试点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体现出进步,是发展方向。
中美油气贸易有所升温。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率先实现正增长,同时是全球最有潜力,意志最坚决的天然气推广国家,中美油气合作具有天时和地利,现在关键问题在于人和。从目前拜登执政团队人员配置看,继续回到奥巴马时期的路线可能性较大,与中国继续开展合作符合美国利益,特别是现阶段的能源贸易合作利好双方。中国目前正处于天然气需求增长期,国内产量供应有限,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有待提升。因此,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天然气在各领域的消费,另一方面也要沉住气,不让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以避免出现供需断档带来的“气荒”。
牛年来了,我们希望看到能源市场出现“牛市”,为中国在后疫情时期的能源安全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