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园区“不响”须重拳
2019年06月10日 16:21 来源于     作者:本刊记者 郑 丹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响水园区的关闭,应该成为国内化工园区提升安全管理的警报器和推进器。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响水事故造成78人死亡,教训极其深刻。

  事故后,江苏盐城市政府一槌定音,宣布将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

  一个决定,看似使响水远离了爆炸事故的种种是非。但一声爆炸,却使一个化工园区化为乌有,接下来还将影响整个江苏省一半以上化工园区的生死存亡。

  响水事故告诉我们,化工园区决不能成为重大隐患的集中区、事故的多发区。安全应该放在化工园区规划和管理的首要位置。

  同时,响水事故引发了我们对安全发展理念和事故处理方式的思考。

  要么,把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迅速切换到系统风险治理模式;要么,将来还可能一出事故再关闭化工园区。

  那么,事故发生后,对化工园区应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化工园区应如何加强风险管控……本刊记者特邀业内专家进行讨论。

  全国标准何时能够推出?

  中国石油石化:各位专家好!目前化工园区事故频发,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是否意味着企业入园标准需要提高?为什么?

  傅向升:过去,很多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开办化工园区,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招来企业。对企业的要求是:有投资、有产出、解决就业。那时候,过于注重经济的总量和发展的速度,所以对企业设置的门槛不够高,把关不够严。

  响水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并发展了这么多年,一声爆炸后就夷为了平地,造成了很大损失。响水事故后,化工园区一定要对进入企业设置门槛和标准。再招企业入园,不仅要审查企业的项目投资额度、建成后产出效果、产业链和产品链在园区有没有协同效应,而且要审查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如果让一些管理很粗糙的企业入园,会给园区发展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杨挺:目前,各地化工园区的入园标准差异较大。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已形成产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入园标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园区,由于园区配套不齐全,产业未形成规模,迫于招商的压力在前期入园标准相对较低。这类园区可能会在此次事故发生后提升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入园标准。

  中国石油石化:目前对化工园区的认定和管理有没有全国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杨挺:去年9月17日,由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国家标准GB/T36762-2018《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化工园区其他方面尚无国家统一标准。但在企业入园标准方面,国家发布了很多文件,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全国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状况、土地储量、产业规划制定了各地的标准。

  中国石油石化:是否有必要出台全国统一的化工园区标准?

  傅向升:化工园区的国家认定标准正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此前,工信部已经和石化联合会讨论过出台全国化工园区认定标准。因为国内化工园区的规模、层次、管理水平、产业结构不同,如有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氟化工、盐化工、新材料等,所以,出台全国统一的认定标准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目前,园区的认定工作已在江苏、山东、湖北、浙江几个省推行。我们想通过一些省先行制定园区标准在实践中推行和总结经验后,下一步再推出全国标准。

  园区风险如何有效防控?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目前,国内化工园区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安全问题是否是制约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杨挺:一是园区缺乏统一规划。许多园区的规划缺乏延续性,“来一任管理者就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屡有发生,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方式。对园区管理者来说,能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至关重要。

  二是园区安全容量难以有效计算。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安全容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风险评估,且尚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方法和范围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不能简单照搬化工企业安全风险核定。加之安全风险评估本身存在的动态性、即时性,园区安全容量尚未形成指导性技术指标,难以给园区管理者提供实际的决策帮助。

  三是监管能力不足。如有些园区规模很大,年产值在1000亿元以上,园区内入驻了上百家企业,而园区安全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不足以覆盖整个园区安全状况的监管;监管手段缺乏,有的园区安全设施配套不齐全,安全监管手段比较单一。

  李莉:安全问题应该放在化工园区规划和管理的首位,但不应该是制约中国化工园区良性发展的因素。事实上,安全大部分时候是意识、规则和文化的问题,并不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更不应该成为化工园区成功的羁绊。园区安全仍然是监管和科学规划方面的问题,需要有更透明和合理的设立流程,并在日常安全环保问题上严格执法,防患于未然。

  中国石油石化:要提升国内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亟待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挺:对正在运行的化工园区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风险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化工园区的风险评估是一个基于园区内企业的点、线、面风险的动态分析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

  李莉:化工园区主管部门要不断更新行业和安全环保信息水平,制定细致的监管方案,提升效率的配套工作,和安全环保工作并驾齐驱,作为重中之重。

  园区明天怎样更加安全?

  中国石油石化:“化工园区决不能成为重大隐患的集中区、事故的多发区”,这给未来化工园区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刘铁民:以前,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都比较注重事故预防。近年来,一系列安全事故提示我们,安全发展理念需要尽快从事故预防提升到风险治理,安全管理模式要从传统的安全管理向系统的风险治理转变。

  事故预防和风险治理二者目标不同。事故预防,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即如果没有出事故就认为企业和园区是安全的;风险治理的目标是治理危害和危险,即不能仅满足于企业、园区没有出事故,要治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危害,并采取坚决措施清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例如,以前企业对没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没有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干部和员工培训不够等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从风险治理角度来说,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治理的隐患和风险。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未来的化工园区如何做到风险可防可控?

  杨挺:首先,核定研究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整体风险。要重点考虑园区企业安全环保风险叠加效应、产业链完整度风险、园区整体规划布局风险、先建对后建的影响、建设生产交叉影响、公共设施生产厂房相互影响等。

  其次,完善园区安全环保法规、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国家应尽快提出或修改和完善有关针对区域性较强、适合园区安全规划现状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从法律法规层面来强化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准入制度。

  再次,从园区层面,应建立园区第三方机构、企业三级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易发生事故的开停车、检维修、试生产、承包商施工等阶段分别制定相应的园区层级的管理制度,同时健全园区的安全培训制度。

  最后,努力打造智慧化工园区。以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开发具有专业性、集成化特征的系统平台,整合化工园区的信息资源,兼顾中短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安全、环保、能源、应急、物流等重点工作做出快速 准确的智慧响应,提高园区本质安全、应急救援和综合监管能力,从而实现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和服务高效化等目标。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