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石化的无数个“第一”,让我国走上独立自主、不受制于人的发展之路。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
7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经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却是一段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伴随着新中国发展的企业,同样经历鏖战厮杀、起落浮沉,终成佼佼者;诞生于重托之下的中国石化,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的百年历程,成为第一家在境内外四地上市的中国企业。
如今,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和第三大化工公司。资产总额2万多亿元,年营业收入2万多亿元,年上缴税费3000多亿元。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位。
从国之重器到民生必需,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都活跃着中国石化的身影,无不彰显着中国的发展力度。
贫油、工业基础一穷二白,遭遇国外技术封锁……今昔对比,其间的坎坷崎岖,辛酸艰难,值得铭记;背后一代代石化人薪尽火传、生生不息,值得歌颂。
一个个“第一”,记录了中国石化独立自主、做大做强的决心。
第一口千吨井
胜利,对于无数石油人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名词。
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主管石油工业的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对石油勘探东移的战略决策,在松辽地区开展大会战的同时,华北地区勘探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开展。
深入调研后,地质人员定出了一批探井。位于胜利村的坨11井就是其中的一口。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地质构造复杂。专家的评价是“千层饼子夹软豆腐”。
1964年恰逢雨灾发大水,路上泥泞不堪,负责施工的32120钻井队靠人力,把40多块200多公斤的井架配件和器材一米一米挪到井场。粗犷高亢的劳动号子震撼着荒原。
仅仅46天,完钻井深2480米,井斜控制不超过1°45′。安全、优质、高效!
1965年1月25日,坨11井试油,获得日产1134吨的工业油流,响彻祖国大地的第一口千吨井诞生。
胜利油田的大名由此载入史册。
坨11井的成功试油,拉开了胜利油田会战的序幕。众多高产井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将黑金油流源源不断地输向祖国的心脏。
能源是社会运转的血液。
向地球深部进军!这是新生的中国从百废待兴中生发的必然需求,也是70年后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跨越的战略选择。
胜利海上油田位于美丽的渤海湾南部,国内首创“海上平台+陆岸终端”的半陆半海开发建设模式,原油年产量从10万吨起步,2019年将达到336万吨,创造了中国极浅海油田生产能力最高纪录。
而中国最大的滩海整装油田——孤东油田,历经30多年的高速高效开发,累计生产原油1.03亿吨、天然气18.7亿立方米,为国家推进“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能源战略,实现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西部的油藏也在应和着石油人的努力。
1984年以前,中国所发现的100多个油田都是中、新生代陆相油藏,海相油田亟待突破。
1997年,西北石油人分析前人工作和钻探成果,中国首个海相碳酸盐岩大油田——塔河油田诞生。
塔河油田发现之初,国际上无成功开采海相碳酸盐岩油藏的经验,勘探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科研人员形象地解释,在地震剖面上,奥陶系地下岩溶洞穴像羊肉串一般排列,称之为“羊肉串”找油法。这一方法解开了地下溶洞系统储层预测的 “地下方程式”,成为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
新理论和新技术,让塔河油田原油产量由2000年的194万吨增至2007年的536万吨,迅速成为国内陆上十大油气田之一。《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勘探与开发》项目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塔河油田的超稠油储量达7.5亿吨,是世界上埋藏最深、储量最大、黏度最高的超深井超稠油油藏。
国家有需要,稠油必须成为资源接替的重要阵地!
西北油田分公司自主创新《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黏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塔河10区和12区稠油累产3686万吨,占塔河油田原油产量1/3以上。
2004年,西北油田分公司提出“三个塔河”发展战略目标。
十年磨一剑,在顺南、顺托、顺北等区块相继突破,实现了“塔河之外找塔河”。
目前,塔河油田中深层有6.5亿吨剩余资源量。然而,这里属于未开发的“处女地”,国内外无任何经验借鉴。
科研人员运用、完善和创新多项技术,“大海捞针”般优选出300多个成藏有利目标。目前中深层已建产21口井,提交了控制区域储量8135万吨,建成产能10万吨/年。
随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问题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内勘探开发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高效勘探,仍在进行。
第一个炼油厂
缺油!缺成品油!这是新中国的切肤之痛。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上海,一个即将改变行业的“大家伙”,正酝酿于黄浦江畔的芦苇丛中。
1945年11月,抗战胜利后,当时国民政府接办日本丸善株社会社,拟组建上海炼油厂,却因遭到美孚等外国石油公司的反对而夭折。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的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高桥东厂”;8月5日,市军管会决定投资15000石大米(当时以大米计值),筹建上海炼油厂。1953年7月,国家石油管理总局决定投资600万元,扩建上海炼油厂。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依靠自己力量设计建设的第一个炼油工程,代号“01”工程。
1954年9月,“01”工程全面完工投产。这个初具规模的炼油企业就是高桥石化炼油区域的前身。
第一个炼油厂,给新中国带来炼化的信心。
在广东茂名,荒野上有一种能燃烧的石头,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1954年,国家派出专业勘探队,探明茂名当地富含石油的油母页岩储量达50多亿吨。1955年5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成立茂名页岩油厂筹备处,组织开展页岩油开采提炼,并将其作为“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新中国第一家石化企业应运而生。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中说道:“现在我们准备在广东的茂名(那里有油页岩)搞人造石油,那也是重工业。”
茂名石油化工工业发展的序幕由此揭开。
数以万计的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在茂名这片苍凉荒芜的原野上安营扎寨。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于1957年在茂名大头岭建起了新中国第一座页岩炼油厂。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国家将石油工业的发展重点调整为天然石油的勘探与开采。茂名石化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制约。
抱怨和坐等都不是茂名的性格,必须自力更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成品油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更是频繁出现“油荒”。
茂名石化审时度势,在国家、地方和中国石化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完成炼油扩能,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350万吨/年,成为国内首家千万吨级炼油厂,保障了广东与西南成品油市场供应稳定。
1000万吨/年,2000万吨/年……中国石化顺应发展,从未停下提升炼油能力的脚步。
2010年12月16日13时30分,在镇海炼化分公司生产调度室,当控制台显示原油加工量的数字跳出“2000”时,现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我国炼油企业年加工原油首次超过2000万吨,标志着中国炼油工业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
自2010年以来,镇海炼化原油加工能力已经连续9年超过2000万吨,持续领跑炼化企业。
发展需要大炼化。
2004年,青岛炼化成立。1000万吨/年大炼油项目是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炼油项目。2008年6月建成投产,总投资达125亿元。
作为中国石化最年轻的千万吨级炼厂,连续多年领跑能效标杆。尤其是2016年以千万吨的规模实现了利润40亿元,上缴税费131亿元,人均上缴税费近2000万元。
座落在湛江东海岛的“巨无霸”石化工程——广东中科炼化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一期总投资400多亿元,建设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是中国石化目前最大在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十三五”期间广东重点建设工程。
该项目预计2019年底建成投产,主要生产汽油、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油品,以及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化工产品,年产值将达600多亿元。
炼化的发展,不仅是简单数字的叠加,加工量的倍增,更是我国炼化企业管理、队伍建设、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素质的体现。
唯有这样,才能让每一吨原油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第一本发明证书
化学课本上简单的化学公式,历史课本的匆匆一瞥,背后往往有着鲜为人知的风霜雨雪。
侯氏碱法就是如此。
侯氏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曾被聘为原南化公司的第一位厂长。也因为他,中国石化收获了新中国第一本发明证书。
如今,侯氏“联合制碱法”仍然是国际制碱领域的先进技术。这本发明证书,也翻开了新中国石化自主创新崭新的一页。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中国,有70%的汽油是通过催化裂化技术加工而成的。
流化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是石油精炼中最重要的转化工艺之一。当时,这类装置在全世界不过几十套,技术被层层封锁。
1959年,横空出世的大庆油田给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原油,但炼油技术却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这就像有了上好的大米,却依然吃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陈俊武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中国亟需独立自主研发炼油新技术。
经过无数钻研,1965年5月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拂过地平线,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展现出钢筋铁骨的雄姿。
历经4年多的艰苦攻关,这个由我国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第一朵“金花”,一次投产成功,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78年,陈俊武担任洛阳炼油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由他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套快速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乌鲁木齐炼油厂试运成功,第一套120万吨/年全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镇海炼油厂开车成功。
198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在石家庄炼油厂实现产业化,198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9年,既有同轴结构又有高效再生的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上海炼油厂建成投产。1994年,该技术获得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
技术进步,伴随着无数个第一而来。
在陈俊武等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流化催化裂化技术从一片荒芜到锦绣满园。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各种类型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上百套,总加工能力超过1.5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催化裂化大国。
化工很神奇。
不种一粒粮食,却关乎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不种一棵棉花,却左右14亿人的穿衣问题。
“芳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根基。如今,约65%的纺织原料、80%的饮料包装瓶都来源于芳烃的主要品种对二甲苯。”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丽丽说。
芳烃成套技术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经过40余年不懈努力,中国石化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
应用该技术的海南60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于2013年底顺利建成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芳烃生产装置。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项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芳烃产业终于不再受制于人,民族石油化工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我们不但芳烃生产技术是自主研发,而且关键装备也实现了中国创造!”孙丽丽说。
同样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还有橡胶。
橡胶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必备的基础原材料。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种植橡胶树,而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橡胶就成了奇缺物资。
1970年, 应用我国独立自主开发的国产顺丁橡胶生产成套技术的万吨级顺丁橡胶装置在燕山石化破土动工。
1971年4月6日11时,燕山石化顺丁橡胶装置顺利产出第一批橡胶。这一喜讯迅速传到了党中央。
在橡胶成型机房中,一位青年女工手捧着一团雪白的胶花,兴奋地向周总理介绍。周总理小心翼翼地用手触摸,满眼充满了希望。
终于,中国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封锁,实现了中国人的橡胶梦。
1985年,《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与“两弹一星”、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研发技术,共同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并实现了成套技术转让。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次太空之吻
九天揽月,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登月,美国发射了导弹。仰望星空的中国人,把解决火箭的高能燃料问题,作为当时化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1965年春,北京化工研究院五所接到了化工部紧急通知:“敬爱的周总理亲自决定立即进行‘022会战’,要求化工部一年内完成建厂投产任务,生产出高能推进剂燃料。”
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会战取得了胜利!
1969年投入生产的偏二甲肼于1970年4月24日用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之后,我国发射的不同功能的卫星,其运载火箭都以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国产航天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均离不开配套的润滑材料。
航天润滑油被誉为“太空之吻”的“专属唇膏”。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对负责运载的长征七号提出了挑战。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本次“空中对接”的难度极大,确保导航系统的精准性成了成功实现对接的前提。
除了为天舟一号的核心部件提供润滑保障外,长城润滑油还为飞船各部位的密封、各类电子元器件的检漏保驾护航。
在太空极端苛刻与复杂的环境下,有时温差会达到200℃以上,而长城润滑油良好的生物惰性与极低挥发性,保证润滑和密封材料不会对航天员在太空中密闭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作为中国航天唯一指定润滑用油,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长城润滑油就踏上了中国航天润滑剂研制的探索之路。通过自主研发,长城润滑油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航天润滑技术的封锁,开发了7大类50多种航天润滑类产品。
其民用化的步伐也早已迈开——大名鼎鼎的远望号测量船、雪龙号科考船等,都使用中国石化润滑油产品。
时代的脚步,总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实。探寻巨变,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在连接珠海与香港的伶仃洋海面上,一条美丽的白色丝带徐徐展开。它就是港珠澳大桥,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重约6000吨的钢结构混凝土预制件在伶仃洋主航道吊装下沉对接完成。在海上吊装6000吨的“大家伙”,是由14万根高强度纤维丝组成的吊带。它不只要承受得住相当于22架空客A380重量的沉管隧道,还要在整个吊装过程中确保绝对的平衡。
这些“丝线”,就是扬州仪征化纤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就是“力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三大高性能纤维,是目前世界上强质比最高的纤维,在国防军工和民用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强国强军的战略物资。
高性能纤维的生产技术过去一直被西方国家封锁。为了不受制于人,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成为我国化纤工业推进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一个主攻方向。
如今,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国家。
目前,仪征化纤高性能纤维的产能已达2300 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已实现航空母舰、新型战机、轻质应急路面、跨海大桥建设的军民两用。
这是涓滴而成的大海。重大工程的跨越,正来自“中国方案”凝结而成的厚积薄发。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