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从几千公里到13万公里
2019年10月23日 19:00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杨国丰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20年来,油气管网从几千公里发展到13万公里;10年来,LNG接收站发展为21座;15年来,建成30个商业石油储备库。

 

  油气管道、储备设施、LNG接收站等油气基础设施,是油气资源持续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我国油气基础设置建设并不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推进缓慢,全国仅有少数几条油气管道,总里程只有几千公里,境内油气运输几乎全部依靠罐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管道建设随之加速。2000年之前,国内的管道建设主要围绕大庆、胜利等大型油田和西南气田进行,逐渐形成了连接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东部石油管道系统和川渝天然气管道系统。这期间的管道建设以长距离原油管道为主,天然气管道距离短、管径小、压力低,几乎没有新增成品油管道。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塔里木等地区陆续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国内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长距离、大运量输气管道成为油气管道建设的主体。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大型管道项目,陆续开工并投入使用。

  截至2018年底,我国境内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7.9万公里、原油管道约2.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8万公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油气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为确保油气进口来源和渠道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过20多年的规划和布局,我国逐步建成了东北(中俄)、西北(中亚—中国)、西南(中缅)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依托的新型陆上油气进口通道也呼之欲出。

  2000年以来,我国(未含台湾地区)天然气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在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在天然气进口方面,我国一直采取管道气与LNG并举的策略,中海油深圳大鹏LNG接收站是我国首个LNG接收站,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后十余年间,国内LNG接收站建设热情持续高涨。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已建成投运LNG接收站21座,LNG年度总接收能力突破1000亿立方米。我国LNG接收站项目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发展之路。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LNG项目的“自主设计、自主采办、自主施工、自主运营”,拥有了多个可以完全独立实施LNG工程建设的EPC承包商,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成为全球9个拥有LNG运输船核心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的石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快速升高。党中央和国务院由此做出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战略决策。2004年3月,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开工建设,2006年9月投入运行,黄岛、大连、舟山基地也在2007和2008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国内石油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商业石油储备建设,先后建成天津、曹妃甸、海南、册子岛、茂名等30个商业石油储备库。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等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加上部分企业商业库存,我国的石油储备总量达到了3773万吨,可满足一个月的消费需求。这虽然与国际上所谓90天的“安全线”相比仍有差距,但仅用15年便达到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与此同时,随着天然气调峰需求的增加,我国天然气消费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储气库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2010年之前,我国只有大港和金坛2个储气库,工作气量不足50亿立方米。此后国家储气库建设进入集中建设期。到2018年,我国已建成储气库25座,工作气量约170亿立方米,相当于天然气年消费量的6%。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