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ESG的中国味儿
2024年06月14日 17:45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ESG不是企业形象“装饰品”,而是从实践出发做出来的。

 

  ESG是什么?

  “ESG是一场骗局,是一句新的脏话”;

  “ESG是一种可持续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不同于财务维度的评价体系,其通过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衡量企业发展或者项目投资在非财务指标维度的可持续性。

  这个概念2004年由联合国明确提出,但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国家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

  近年来ESG越来越热,却一直面临着争议:它到底是企业发展的紧箍咒还是金箍棒?

  不可逃避的责任

  以美国为主的一些企业主张完全摒弃这个概念,美国市场甚至出现了质疑ESG现象。

  在美国遭到质疑的同时,欧洲市场却在ESG相关政策法规上不断完善,从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的正式实施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的进一步推动,不遗余力地修筑ESG标准的护城河。这一冷一热的反差,让E、S和G这三个字母背后代表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理念更具争议。

  为什么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美国社会对ESG存在争议,主要是跟美国的社会治理机制以及政治立场有关。整体来说,民主党对ESG比较支持,共和党对ESG持有抵制的态度(共和党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在ESG具体议题上,不同政治派别的看法观点也是差异很大。”北京工商大学经管学部主任郭毅说。

  美国社会存在ESG争议和社会运行的逻辑也有关系。“几乎任何议题在美国都会存在公开讨论和质疑的现象。”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专家成员陈锋说。

  实际上,ESG已经成为一场全面深刻的企业管理变革,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配置”。ESG体系包含3个方面,分别是ESG信息披露、ESG评价和ESG投资。相较于其他理论,ESG理念涵盖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复杂、体系更为庞大,也更加强调与企业业务的紧密关联。

  ESG并非单纯追求社会价值或商业价值某一端,而是强调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该理念的核心观点为:企业经营活动和金融行为不应仅追求经济绩效,应同时考虑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ESG既是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工具。

  各ESG评价机构虽然在评价原则和具体指标构建方面存在差异,但对ESG内涵的表述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均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非财务领域的绩效和行为,尤其是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核心要素。

  3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内涵,因此对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通过ESG的披露、报告,可以反过来激励企业做出改变。“对上市公司而言,编写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不只是一个信息披露问题,还是从战略到治理,再到具体议题实践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提升可持续信息披露水平需要上市公司加强各类能力的建设,并提高整个市场协同能力。”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说。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更加严峻,可以预见的是,反对ESG的声音将会减少。如Chip Cutter总结的那样,选择逃离ESG,并不代表ESG的终结,而是对它的重新构建,“你可以反对ESG,但你逃避不了责任”。

  中国ESG很不同

  ESG的本质是追求可持续发展,这与中国企业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ESG一经引入中国后,便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国外ESG评级机构对中国上市企业ESG评级系统性偏低,但实际上,中国优秀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与全球大企业基本相当。”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责任云研究院创始院长钟宏武说。

  在中国提出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背景下,ESG理念开始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我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ESG发展的政策文件。仅以2024年第一季度为例,2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别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征求意见稿,引导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或可持续发展报告;3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了《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作为全国首个省级ESG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提高上海涉外企业的ESG能力,构筑对外开放合作新优势;3月15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争达到70%左右;3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政策》,旨在为园区ESG产业培育、集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在ESG的发展中,虽然中国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有后发优势。”能源战略专家许磊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国情不同,与欧美的ESG相比较,中国有着自己的特点。

  不同于欧美议题驱动模式,中国是“大市场、强政府”的思路,也就是两只手都在用。针对ESG,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中央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出台ESG相关的行动指南指引、制度性文件等,引导企业开展ESG工作;而企业则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自身的业务领域要求,实施差异化的ESG行动,并通过信息披露力求让ESG行动绩效获得社会认可。“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从企业角度看,ESG很多时候是一种成本,企业执行ESG标准是需要承担成本的。”陈锋说。

  除了发展模式上的不同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我们关注的ESG议题与欧美国家关注的议题内容有所不同。当前欧美国家最关注的ESG议题,除气候变化外,是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DEI),包括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反职场歧视、反职场性骚扰等议题。相比较之下,近年来中国“双碳”等环境问题谈的比较多。

  尽管有不同,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企业已经开启了积极响应ESG理念、全面提升ESG水平的新阶段。“中国特色ESG体系”成为近几年业内人士常常提到的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看来,“相对于和国际接轨,更要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因为ESG的底层逻辑是利益相关方理论,应代表利益相关方进行评价,要对利益相关方负责。中国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不仅在美国、欧洲,更主要的还是在中国,中国政府、中国社会、中国非政府组织和用户的评价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机构关于ESG评价研究更多集中于披露标准,因为标准面向不同利益相关方、聚焦不同维度或议题,同样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国际标准。“我们在谈中国特色ESG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特色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色,究竟是中国特色还是中国特点,或是中国痛点。”陈锋说。

  比如应对气候变化,虽然中国和欧盟都在讲应对气候变化,但中国的工业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与欧美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不同,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与欧美国家不一样,减碳的环节、减碳的手段等也存在很大不同,具体议题上必然要有所区别。这也是我们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因。“我们应该鼓励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国情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体制机制特征,开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ESG特色实践。”郭毅说。

  虽然ESG所追求的目标包括很多方面,但核心目标都可以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找到对应映射。也就是说,在ESG总体目标上,中国和西方国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也是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共识的原因。

  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ESG实践在2021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在2023年迎来了ESG发展的标准年。“作为一套治理策略,ESG高度契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深入践行‘双碳’战略的当下,ESG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将成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说。

  “ESG作为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可持续投资理念,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变革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张玉军说。事实上,在“双碳”背景下,不仅仅是能源企业、高耗能企业,每一家企业的环境责任都在被更加量化和显化,ESG 已经成为主流的共识。

  2024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第四年。上市公司正加速拥抱ESG,ESG报告的披露率由2020年的27.1%快速上升至2023年的36.4%。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末,有1829家A股公司披露ESG相关报告(统计口径为2022年底前上市的公司,含ESG、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等报告,以下合称“ESG报告”),较2020年底提升9.3个百分点,创出历史新高。

  ESG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分析碳中和相关议题,激励越来越多公司实施碳减排。2023年,中证800公司中,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风险和机会讨论的公司达到224家,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7家。其中,有48家公司参考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披露建议,从治理架构、制定战略、风险管理、目标与绩效制定四个层面,构建了全面的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中证800公司中,2023年制定具体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政策文件的公司有167家,较2020年增长14.2倍;2023年达成温室气体减排的公司数量占比为45.8%,较2020年提升40多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高碳排放行业达成温室气体减排的公司占比均高于中证800公司整体水平。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下重新定义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构建企业发展新范式成为ESG理念产生的初始动机。ESG作为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将公司置于彼此联系且相互依赖的社会网络之中,将公共利益引入到公司价值评估体系之中,将单一企业的行为映射到整个社会体系,更注重每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公司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创造和相互促进,而非仅考察公司财务表现的提升。”许磊说。

  除了在“双碳”方面的相得益彰,ESG的公司治理议题指企业将环境、社会影响因素映射到企业治理体系之中,主要关注企业董事会结构、高管薪酬、反商业贿赂、反腐败、信息透明度、企业文化等为实现内外部利益平衡而建立的科学制衡机制。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副秘书长吴宏杰表示,“双碳”国策下,企业领导要提高碳中和的政治意识,提高碳中和的引领意识,提高企业碳资产管理意识。ESG披露可以帮助把握“双碳”的进程,ESG评级可以与“双碳”目标匹配,ESG投资可以引导资金支持“双碳”,服务于“双碳”目标。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