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50载,传承匠心
2024年07月16日 10:28 来源于     作者:本刊记者 陆晓如 / 李 伟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艰难中前行,在奋进中发展,造就了七建这支中国石油“炼建铁军”。

 

  匠者,千万锤成一器,凿石堆山河。一锤一击、一凿一砌,皆灌之以汗水、注之以心血,而艰辛难与外人道。

  奉献能源,七建公司的匠人之心从1974年的胶州湾畔勃发。此后的50年,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实现了从地下油库建设到油田地面安装,从承建中小型炼化装置到建设千万吨级大炼油、百万吨级大乙烯大芳烃,从工程施工到装备设计制造,从国内到海外,从传统业务到“双碳三新”业务的多重蜕变。

  但是,不变的是以匠心守望初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七建公司以一个个精品工程、国家重器,奠定了中国石油“炼建铁军”的地位。

  艰苦创业:为了国家的需要

  4月20日至24日,海军成立纪念日舰艇开放活动刷爆了青岛市民的朋友圈。

  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脚下曾有一座地下“能源旗舰”——我国第一座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更不知道七建人为之付出了什么。

  那是一个风云突变的年代。

  中苏论战愈演愈烈,曾经的苏联“老大哥”不断向中苏边境增兵。年轻的新中国,同时遭受美苏的军事围堵,周边安全环境急剧恶化。

  面对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大战备拉开帷幕。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不可缺少的战略性物资。为国家战备和安全生产计划,建设石油储备库迫在眉睫。

  1973年8月,一份《关于引进瑞典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请示》呈报到了国务院:“……结合我国需要尽快增加储存能力的实际情况,拟在山东黄岛建设一座原油库,规模十五万立方米……”

  这是原燃料化学工业部考察瑞典地下油库技术后做出的重大决定。时任副总理李先念在这份文件做了“拟同意”的批示,康世恩批示“抓紧办”,周恩来总理亲笔圈阅了这份报告。

  战鼓从此擂响,七建公司的前身——燃料化学工业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油库工程分公司由此组建,首批数十名员工从全国各地奔赴胶州湾畔的黄岛。

  “当时我在大庆油田设计院工作。听说国家在山东建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要从大庆调勘察设计人员,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已经89岁高龄的七建公司老员工王建基回忆说。

  第一批进驻黄岛的十几名七建公司员工,在杂草丛生的海岛荒坡上支板房、搭工棚,靠着十几把铁锹建起了第一栋板房,开始了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

  今天的胶州,高楼林立,熙熙攘攘,而当时村落稀疏,满目荒地滩涂。

  王建基老人至今记得,他们住在胶州水寨基地的简易房里,冬天冻得哆嗦,夏天闷得中暑。一边搞勘察设计,一边还得自己种地,解决吃饭的问题。“条件很艰苦,但大家有一种精神,服从国家号召,为国家奉献!”

  怀着“建设地下油库、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光”的雄心壮志,发扬石油工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老一辈七建人喊出了“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铿锵口号。

  人员不足,设备未到,就用铁镐和手提凿岩机破石开挖明槽,打响了油库建设第一炮;塌方、冒顶、哑炮、碎石险情不断,就冒着生命危险作业;施工紧张阶段,机关员工连续一个多月每天晚上到洞室义务劳动3个多小时……

  七建公司创业展览馆里的一幅大型油画,再现了当年地下油库施工的火热场景——洞室幽深,灯火通明,标语高悬,卡车往来,挥汗如雨……

  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一天!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奋战,黄岛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胜利建成,填补了我国地下油库的空白。

  这一荣光永远定格在了新中国的历史上——1978年,黄岛地下油库建设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乘胜而进,抱着再创辉煌的期待,七建公司投身胜利油田地下油库建设,却不料被时代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调整,胜利油库停建,公司处于停工停产状态,面临‘关停并转’的抉择。”七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荣青介绍说。

  如何生存下来?

  不犹豫,不踌躇,七建公司果断调整施工生产方向,由地下转地上,由掘进转安装,由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转向自行承揽施工任务。

  锦州石油六厂金属原油储罐、胜利油田地面安装、大连原油储罐工程、日照兖石铁路工程、济南炼厂检修……广开门路找米下锅,转战山东多地、出关入辽,七建公司赢得了生存空间,发展壮大了队伍,并以优质施工质量斩获了众多荣誉。

  青岛钢厂烟气治理工程被冶金部评为优质工程,兖石铁路工程被济南铁路局评为优良工程,大连5万立方米双盘浮顶金属油罐工程获得交通部颁发的银质奖牌……

  尤让七建人自豪的是,胜利油田利津联合站工程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的“三当年”,被评为胜利油田样板工程、石油部全优工程。胜利油田领导赞扬说:“工程建设之快、质量之好、效益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转型:实现三个转变

  呼和浩特炼油厂、抚顺石化、胜利炼油厂、大庆炼化、玉门炼油厂、格尔木炼油厂、克拉玛依石化、塔里木石化……

  细数这些炼化厂,它们不论年轻或年长,都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都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虽相隔千万里,但它们的故事都与七建公司有关。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石油石化产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成就了石油下游工业的大发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80年代承建的一批工程项目,七建公司在石油基建系统崭露头角,为后来实现向大中型炼油化工工程建设转型储备了技术能力。”七建公司总经理王庆晖指出。

  勇立潮头,1990年,七建公司承接了呼和浩特炼油厂6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和产品精制及酸性水汽提、沥青成型等共9个单元的安装任务。

  这是七建公司从地下工程转到地面安装工程后首次承接的大型炼油装置。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也是国家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工程。

  坚决把重担扛起来,天公却不作美。首批施工队伍进点时正遇上当地30年来少有的大雪。凛冽的寒风能冻掉人的耳朵。

  事不避难者进!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场地平整、施工道路修筑、施工机具安装等准备工作,用18个月的绝对工期完成任务,七建公司打出了国内同类炼厂建设同期最短纪录!

  1992年9月29日,呼和浩特炼油厂实现一次投产成功目标。七建铁军以工程建设6个战役夺得4个优胜杯,全面达到“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高风格”要求的业绩,挺起了一座能源基地。

  “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观念,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技术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以高水平完成呼炼项目为标志,七建公司在90年代实现了主营业务以炼化建设为主的转变,成为我国炼化建设的主力军。”王荣青说。

  上世纪90年代,也是国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的时代。

  机会也留给有胆识的人。洞悉时代潮流,七建公司在“八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战略和工作思路。

  海外市场的第一朵花开在新加坡——1997年7月,七建公司承建了新加坡大士电厂储罐、SAK化工厂建设工程。

  虽然没有国外施工经验,虽然没有社会依托,但七建人敢打敢拼,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施工,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紧接着,跟随中国石油“走出去”的步伐,七建公司承建了苏丹喀土穆炼油厂一期项目工程。这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承建国外炼油工程项目,也是中国石油第一个海外炼油工程项目。

  “当时的施工周期短,而且自然环境恶劣,物资采购运输距离远,社会依托条件很差。”七建公司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刘炳海对苏丹炼油工程有特殊感情,因为这是他在职业生涯中参与的第一个海外项目。

  向世界展现中国工程建设者的风采,七建公司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皆得到了苏丹炼油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高度评价,在苏丹树立起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从此,七建公司正式登上了国际石油石化建设的舞台,实现了施工业务走向海外的转变,并逐步成为中国石油海外石油石化建设的骨干队伍。

  上世纪90年代,还是我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 。七建公司再一次抓住了机会,实现了第三个转变——装备制造业务升级。

  1997年,钢结构加工制作能力突破万吨大关;1998年,成为山东第一家获得球罐球皮制造资质的企业……压力容器制造及球罐预制成为七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产品销往海外10多个国家。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机遇、不怕困难、善作善成,在“三个转变”中,七建公司为国家能源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奠定了进一步升级发展的坚实基础。

  全面发展:三大优势业务

  当时间走进新世纪,乘着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东风,七建公司提出全面推进第三次创业的奋斗目标,突破不断上演。

  以2004年承建吉林石化7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为例,那是七建公司第一次实质性进入化工领域施工。

  第一次,往往意味着挑战。七建人从不惧怕挑战,提出了“建精品、打资质、创品牌、树形象、出人才、出经验、出效益、拓市场”的工程目标。

  “单体设备最重303吨,卧罐最重145吨,场地却很狭小。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身为当年该项目的班子成员之一,王荣青对此记忆深刻,“针对工程技术难点,我们编制完成了12本技术方案,满足了施工要求。2005年10月,工程一次投产成功。”

  辽阳石化45万吨/年PX装置、大连石化公司27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广西石化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全面发展的七建公司,业务延伸到了煤制油、煤化工工程领域,在国内承建了100余项大型炼油化工装置工程。

  这样的业绩足以令人骄傲。其中,尼日尔津德尔炼厂100万吨/年炼油工程堪称七建公司皇冠上那颗最亮的明珠。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新纪元。中国企业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市场,七建公司亦不例外,2009年,获得了第一个海外PC总承包项目——尼日尔津德尔炼厂100万吨/年炼油工程。

  这是中尼友好发展的重要工程,概算投资9.8亿美元。毫无疑问是个香饽饽,但是很烫嘴。

  举个例子。在国内完全不需要花心思考虑的沙石问题,却因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和依托条件差,成了关系项目能否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的关键。

  七建公司国际工程分公司经理、时任七建公司尼日尔分公司副经理的王立昌,带领员工顶着50℃的高温,冒着被蛇蝎毒虫叮咬和当地治安差的风险,带着干粮,踏遍了以工地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的戈壁荒漠。经过数月的实际踏勘和调研,才解决了整个工程8万立方米河沙、19.4 万立方米鹅卵石、20万立方米风化石的需求量。

  千凿万锤出深山!2011 年12月25日,该工程安全稳妥一次投产成功!

  七建公司以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39件单吊重量大于30吨的大型设备(或构件)吊装一次成功、全厂总变电所及各变电所安全送电一次成功、43台大型机组等动力设备试运转一次成功率100%、锅炉点火试运行一次成功率100%的施工业绩,斩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中国石油优质工程金质奖等重磅荣誉。

  乘风而起,击破万里浪!

  “七建公司海外业务比重不断加大,在苏丹、乍得、尼日尔、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等10多个国家承建了40余项炼油化工装置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彰显了国家级示范队的风采。”王立昌说。

  施工业绩群星璀璨,装备制造不遑多让。

  2013年4月15日,七建公司承揽的山东天弘化学公司18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加氢精制反应器顺利出厂。这是七建公司致力加氢反应器制造成套技术研发,开拓装备制造高端市场,完成的首台正式产品。

  出厂那天,中国石油31家相关单位的45位领导、专家齐聚胶州,对七建公司生产的加氢反应器进行评定。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七建公司已掌握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填补了中国石油加氢反应器制造领域的空白!

  “我们用鸟枪打下了飞机!后来在与国内制造商的竞争中,成功中标大港石化加氢反应器,实现了系统内加氢反应器市场开发的突破,结束了集团公司加氢反应器制造市场长期由系统外厂家垄断的局面。”身为加氢反应器制造成套技术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七建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党总支书记任林昌对此深感自豪。

  压力容器、球罐、换热器、加热炉模块、炼油化工装置非标设备、大型储罐及各类钢结构……七建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

  “与此同时,公司发展物资采办业务,不断优化物资采购流程,着力强化监造验收,严谨、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满足了承建国内外大型炼化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生产的物资需要。”七建公司物资管理中心(采办中心)经理赵春龙说。

  要做就做中华之最!

  豪迈的誓言催人奋进。迎着第三次创业的战略目标,七建公司实现了工程施工、装备设计制造、物资采办三大优势业务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的飞跃:高质量发展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各行各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识更加统一、方向更加清晰、干劲更加高涨。

  但是,对石油石化工程行业来说,新时代开局的五年是不景气的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后持续低位运行,行业投资规模大幅缩减;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不断挤压利润空间……

  一个企业的发展,越在风急雨骤时,越能展现底气、成色。

  面对国内外和行业形势的重大变化,面对安全管控、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重重压力,顽强的七建人团结一心,走过了极不寻常的五年——

  生产经营稳健发展,市场开发成效显著,企业综合能力继续提升,具备了年施工产值50亿元、装备制造10亿元、物资采购20亿元的能力……

  更令他们骄傲的是面对重重压力,凭借意志和努力,他们为哈萨克斯坦PKOP炼厂项目、乍得2.2期项目、华北石化渣油加氢装置、恒力石化柴油加氢裂化和PTA装置、中化泉州连续重整装置、大庆石化和辽阳石化重油催化装置等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蹚过艰辛的五年,七建公司迎来了新希望——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

  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七建公司深刻地剖析自身: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虽然已经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已经在行业内打造出了“七建公司品牌”,但与行业内的优秀企业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短板、瓶颈和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

  仅看业务结构。虽然工程建设、装备设计制造、物资采办被定为三大优势业务,但2017年近90%的收入来源于工程建设,其他两个业务还不够成熟完善,大型模块设计制造能力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为保持“赶考”的清醒,七建公司制定了“强身健体、提质增效、跨越发展”三步走路线图,突出高质量发展,把握深化改革和降本增效两条主线,狠抓市场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强企、科学管理、企业党建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全力开创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努力的种子一旦埋下,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它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在东北,寒冬过后的郭尔罗斯草原绿了。放眼望去,风机成片、铁塔成行,与绿色的草原、蔚蓝的天空相互映衬。

  2023年进场,400余名七建公司建设者在这里过泥泞、穿草原、抗风雪、抵严寒,在-30℃的施工环境里驭风而行,全速推进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

  截至4月7日,七建铁军已完成75台风机的吊装,累计大型吊装450吊、起重重量42856吨,创造了“吉林速度”。吉林油田工程管理部部长侯发民评价说:“七建公司确实是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建设铁军!”

  盛虹虹景新材料项目、东营华联特种工程塑料项目、万华化学硅碳负极中试项目、佛山佳利达CCUS示范工程……顺应新时代国家“双碳”政策导向,七建公司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市场结构,在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抢占先机,开辟出了新赛道,跑出了加速度。

  在新创业的路上奋力高质量,一条条上扬的弧线不断伸展。

  市场范围持续拓宽——增加了承建国内油田地面大型项目的业绩;作为施工主力挺进盛虹石化市场,深入中国海油市场,突破金能化学市场;在海外拓展了东非市场业务,成功进入道达尔新市场,成功开发了伊拉克国际检测业务……

  装备制造品牌不断提升——承制大连恒力石化、裕龙石化、盛虹石化等大型炼化项目的关键设备,裕龙石化DCC再生器设备规格再创装备制造之最。稳居超限、特种设备制造第一集团军的同时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稳步转型。

  专业市场开发创历史新高——机电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检验检测、工程设计等业务亮点频出。2023年,工程设计研究院、检验检测分公司新签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7%和242%。

  …… ……

  如今的七建公司,已经是炼化工程建设、装备设计制造、油气田地面建设、新能源新材料工程建设等业务并驾齐驱的七建公司,已经是由“炼建铁军”向“能源建设铁军”转型的七建公司。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七建公司用50年的历史证明,炼建铁军信念如磐,匠心从未褪色。历史证明也可以相信,在新创业的路上,七建公司必将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必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