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新战略,交上油气新答卷
2024年07月26日 09:32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郑 丹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油气行业步步上新。

 

  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我国能源行业特别是油气行业持续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书写了石油人赓续精神血脉、坚持自立自强、推进能源强国的新篇章,也赋予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多元供给

  推动能源供应革命,建立多元化供应体系。

  让国家能源饭碗装上更多“长庆粮”,是国内盈利居首位的油气企业长庆油田的心愿。

  “十年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并深刻改变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经营发展的路径与面貌,让长庆油田走出了一条勇担使命的能源报国之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战明表示。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长庆油田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所望”,坚定不移推进能源供给革命。

  十年来,长庆油田生产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探明油气储量占全国的1/3,原油年产保持2500万吨以上的持续稳产,天然气年产达到500亿立方米。

  海上明月,朗朗清辉,映射渤海丹心一片。中国海油渤海油田为神州大地加“油”争“气”!

  经过50多年的发展,2022年1月9日,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出了一份重量级成绩单:2021年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一举登顶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十年来,各油气田企业不忘嘱托,目标一致,砥砺前行。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做出了“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作为国内增储上产的重要力量,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近年来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原油产量在连续六年稳产后实现箭头上扬,时隔十年三级储量重上“三个一亿吨”,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油田和工程公司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和队伍大局保持稳定,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人心齐,事业成。十年来,各油田企业为能源饭碗装满粮辛勤耕耘。

  2023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油气当量再创新高,达到971.8万吨,为增油上产奏响最强音:新增探明石油储量5000万吨以上、天然气储量500亿立方米以上,荣获中国石化集团油气勘探7项大奖;全年生产原油683万吨、天然气36.1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连续7年实现稳定增长;“深地一号”油气井多项工程指标刷新亚洲纪录,落实四个亿吨级油气区,累计油气产量当量突破1000万吨,顺利建成300万吨产能阵地。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三条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23年12月14日,西南油气田创造了年产天然气量突破400亿立方米的新纪录,成功建成了我国西南首个年产400亿立方米大气区,进一步端稳端牢端好能源饭碗。

  截至2023年底,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实现了连续四年油气产量超过3000万吨并保持稳定增长,在不断攀登油气勘探开发、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高峰的新实践中书写新的奋斗答卷。

  大河之北、雄安之侧的华北油田近年来储量持续增长,累计新增控制储量2亿吨以上;原油处于上产态势,2023年原油增量占中国石油国内原油增量的1/3以上;2023年盈利30多亿元,实现从亏损到持续盈利的逆袭。

  …… ……

  开展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来成绩斐然。2023年国内原油产量2.09亿吨,实现了“五连涨”,天然气产量2324亿立方米,较2014年增长79%,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七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形成了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拓展国际合作深度广度,2023年原油进口量达5.64亿吨,天然气进口1656亿立方米,分别较2014年增长83%和177%,我国多元化的油气进口格局更加完善。

  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所需,十年磨一剑。我们不妨翻开这张能源安全答卷:

  中国石油深入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不仅大力提升国内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而且加快发展页岩油气、深层煤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业务,全面提升国内油气产量、筑牢能源安全基础。

  中国石化全面提升自主保障能力,全力落实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实现了原油稳增长、天然气大发展、非常规大突破。

  中国海油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了国内原油产量由3955万吨提升至超5500万吨;国内天然气产量由118亿立方米提升至超270亿立方米;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目标;连续5年刷新产量纪录,连续5年国内原油增产量名列全国首位,连续5年实现亿吨级新发现。

  消费革命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遏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节能就是增产,节约就是增效。能源消费革命,就是一条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事业的新提法和新论断。所谓新型能源体系,正是“以清洁能源为主,以清洁高效利用传统化石能源为辅,以促进能源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要义”,有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有效兼顾各方利益的新一代能源体系。

  海上追光,风光无限。

  中国海油首个和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海上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蓬勃号”太阳能发电项目近日投用,每年可提供近9万千瓦时的绿电。

  岸电入海,低碳革新。

  2021年9月23日,中国海油秦皇岛32-6油田的岸电入海,海上油田用电方式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岸电示范项目输送容量200兆瓦,电压220千伏,成为世界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

  实施岸电替代工程,是中国海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通过关停海上平台自发电的机组,高峰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75万吨,是中国海油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一步。由于陆地发电机组功率大、效率高,使用岸电节能效果很显著,高峰年可以节约99.5万吨标准煤。

  争当能源清洁化、绿色化供应方。能源消费革命,来自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的支撑。

  “油气氢电服+非油”,勾勒出综合加能站的样貌。未来,将是以非化石燃料为主流的时代,石油企业正在加紧排兵布阵,积极布局充电业务,为交通领域绿色发展贡献低碳力量。

  2023年11月17日,中国石化首座超级充换电综合能源站——安徽石油大众综合能源站在合肥投营。该站集加油、充电、换电、光伏、储能、购物、餐饮、发卡、公益、休闲于“十位一体”。在这个中国石化目前充电终端数量最多的站点,该站设置快充车位125个(其中货车车位3个)、液冷超充车位2个、慢充车位15个,合作换电站1座,可同时为140多辆客货车提供安全快捷的充换电服务。在这里,顾客可以体会到方便、快捷和高效的服务:充电最快仅需10分钟、单次换电仅需5分钟。

  不仅在内陆城市,而且在遥远的西藏地区,树起了清洁能源的坐标。一座座充电桩,是共同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努力的见证。按照“双碳”战略部署和集团公司部署,中国石化西藏石油新能源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已在318、109、219等重要国省道和主要旅游城市停车场建设“石化易电”充电站15座。

  致力于打造“第一氢能公司”的中国石化,近年来构建起氢能全产业链条,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加氢引领、绿氢示范、双轮驱动、助力减排”的思路,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引领产业发展。

  截至5月30日,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顺利产氢且安全平稳运行335天。满负荷生产后,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8.5万吨。作为南疆区域最大的炼油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在生产过程中要大量用到氢气,为绿氢提供了良好的消纳途径。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后,节省的天然气可以送至东部地区,以缓解天然气不足的情况。

  在氢能交通方面,中国石化积极探索氢能交通走廊,已初步实现了京津、成渝、沪嘉甬、济青和汉宜高速氢能通车,并成功探路京沪氢能交通走廊。公司共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28座,基本覆盖了“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有序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绿色低碳转型,拥有2万多座加油站的中国石油向电、氢领域发力。

  2023年9月,中国石油北京销售首座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换电、电池检测、非油“七位一体”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站正式启动。

  这个低碳综合能源示范站,以111个充电车位的优势,能够同时为上百辆电动车提供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更亮眼的是,它的智慧化程度彰显了高科技在加能站的风采。它融合了光伏、储能、大功率液冷超充、无线充电、三种自动充电、V2G等技术,让车主可以通过智慧化的平台系统进行车网互动、有序充电和预约充电。

  未来已来,能源消费将更加清洁、低碳、高效、智能。

  技术革新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产业升级。

  面对深度重塑的世界能源格局,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抢占能源革命先机、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万米时代,向地求索。

  3月4日14时48分,我国首口设计井深超万米的科学探索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成为世界陆上第二口、亚洲第一口垂直深度超万米井,标志着我国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从个位数到百余口的8000米深国内超深井数量,反映了中国石油向地求索的十年“速度”。中国石油不断发展完善深井超深井配套理论技术,深地塔科一井创下了亚洲最深直井纪录,引领我国步入“万米时代”。

  十年来,中国石油深入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按照“快速突破”和“久久为功”两个层面,加快科研布局和创新体系完善,持续强化勘探开发和化工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软件攻关,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持续优化科技治理体系,加快培养石油科学家和能源化工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努力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

  中国石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技术搞上去”的殷切嘱托,积极引领页岩气技术创新进程,加快突破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技术装备,高效建成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我国首个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辟了新领域新阵地。

  面对世界级难题——胜利济阳页岩油埋藏深、成熟度低、流动性差,在国际上没有成功勘探开发的先例,胜利油田实施一体化运行,采用了大兵团联合作战模式,对济阳坳陷断陷湖盆泥页岩的“含油性、储集性、可动性和可压性”进行了研究,破解了陆相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难题。

  地下珠峰,何以钻成?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定向技术服务的西北油田顺北53-2H井顺利钻至8874.4米完钻,井底垂深8157.98米,刷新了国内陆上水平井井深及垂深两项纪录。面对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和特深层定向钻井技术难题,该院抓住特深层定向钻井的关键,开发形成了集井眼轨道设计、高效工具面调控、高精度造斜率预测、高可靠性高温随钻测量仪器、高性能长寿命螺杆和高效定向钻头于一体的特深层定向钻井技术,实现了“看得见、定得住、钻得快”。

  中国海油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全力推进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十年来,中国海油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布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60余项,授权专利100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40余项,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重大突破。

  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作业平台,也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心脏。投产近三年来,中国海油技术团队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我国自主建立的超深水气田生产运维技术体系,在气田开展多方面技术尝试,为“深海一号”能源站赋予了科技创新综合实验平台新定位。一方面通过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力度,深挖超深水气田生产潜力;另一方面自主开展超深水海管清管、半潜式储油平台异形舱室清舱检修等重大作业,为后续同类深水油气开发项目建设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材料、特种材料,是化工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示化工新材料2023年度创新产品评价结果中,中国石化7个产品榜上有名,如北京化工研究院的高性能聚丁烯-1、V2级阻燃聚丙烯树脂、高强聚丙烯长丝土工布专用树脂和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天津石化的四元共聚聚乙烯薄膜专用料,上海院的TPVA-OBP™阻隔应用材料,湖南石化的机械手加强臂用碳纤维拉挤板环氧树脂,均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石油加快突破新材料技术,大力攻关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在兰州石化、大庆石化等企业规模应用,解决了茂金属催化剂及高端合成树脂“卡脖子”的问题。

  今年1月2日,中化国际位于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碳三一期项目年产40万吨HPPO法(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了优质产品。中化国际HPPO法是国际公认的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工艺,代表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温和、原料消耗少、能耗低、产品收率高等综合优势,已被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名单。

  智能化,为我国油气行业打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标签。

  走进油田、炼厂,可以看到智能化中央控制室已成为企业调度的“大脑”,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正在听令“工作”……用智慧化的技术手段运营企业,将是未来的图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表示,中国石油超前谋篇布局,“十三五”以来先后启动了十余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项目,率先成立了集团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以点带面”逐步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落地应用。

  智能焕新,技术引领。2012年以来,九江石化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目前,设备自动化控制率和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超过95%、软硬件国产化率95%,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着51年发展史的辽阳石化,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公司坚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和企业治理”理念,紧紧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破解了传统炼厂数字化转型的难题,推动了各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显示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而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体制改革

  推动能源体制改革,走出能源发展的快车道。

  2017年1月19日,石油和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勾勒出了油气改革路线图:上游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鼓励改革试点和模式创新,下游推动天然气管输和销售分离,并且支持油企混改和专业化重组。

  同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了此次油气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简而言之,其可以归纳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重点改革任务分为八个方面,涉及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多个环节。其中,在上游勘探领域和中游管网储运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最受关注的改革任务,还有进一步放开原油进口权、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成品油出口权等。

  织就全国一张网。天然气环节作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牵动全国管网的神经。

  2016年12月7日,中国石油开启了改革大幕,将旗下西气东输管道向广汇能源江苏启东LNG分销转运站开放,成为油气管道业务市场化操作取得的重大突破。

  2019年12月6日,国家管网集团成立。这是我国天然气体制这场“脱胎换骨”的变革产生的成果。业内认为,国家管网集团的成立等一系列天然气领域的体制改革将提高油气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油气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助力“X+1+X”油气市场体系的尽快形成,助推油气市场体系向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迈进。

  改革,为发展引入活水,为发展持续赋能。

  2016年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这既是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又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有助于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油气价格形成机制,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深化能源国际合作。2020年以来,交易中心先后推出了LNG运力交易、原油保税库容交易,11月30日起开展汽油、柴油、燃料油和沥青等品种的线上挂牌专场交易试运行。其交易品种持续增加,交易模式不断创新。

  “国家管网集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一系列油气体制改革产物的诞生,为行业竞争和配置资源市场化提供了新的平台。”郭海涛表示。

  除了油气行业上游外,中游炼化、下游成品油销售领域也在加速开闸。

  拥有全球化工品消费1/4市场的中国,是一片巨大的市场,也是跨国公司眼中的一块投资沃土。

  全球化工龙头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总投资额100亿欧元,成为巴斯夫史上最大的投资。过去数十年,巴斯夫在华累计投资额超过130亿欧元,拥有数十个生产基地。

  2023年1月,埃克森美孚签约联合研究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开展碳捕集和封存项目;2月,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了中试装置、全球第五个研发中心在惠州动工。

  跨国化工企业还选择在中国布局高端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例如,杜邦在江苏张家港投资建厂,生产尼龙工程塑料、乙缩醛树脂、热塑聚酯、热塑弹性体以及特种硅材料等高端工程塑料;陶氏聚氨酯张家港工厂投入运营,新建高附加值有机硅树脂项目。

  2018年7月28日起,根据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我国取消“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条款”,彻底清除了外资加油站在我国建设和运营连锁加油站的政策壁垒。

  上述种种,标志着我国石油业的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显示出了行业搞活机制、开放市场、促进竞争的决心和底气。

  加强合作

  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2014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2.2%。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已成为我国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的必然之举。

  在我国油气发展的版图上,有一条不断延伸的油气合作之路,让油气合作的纽带跨越了大洲大洋。这就是“一带一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无论在北极极寒地带,还是高原荒漠地区,都有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筑梦“一带一路”的脚印。

  十年来,中国石油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海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着力优化海外资产结构、业务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全球贸易网络和资源渠道,深化跨国油气通道建设,打造能源合作利益共同体,高标准建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和工程,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保持1亿吨以上效益稳产。

  中俄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的成功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不仅让我国油气进口呈现多元化,而且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典范。

  截至2023年8月底,中俄原油管道累计向中国供应原油超过3.6亿吨。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输气超过400亿立方米。截至2023年6月,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约4500亿立方米,相当于3.6亿吨石油。中缅原油管道每年向我国输送约2200万吨原油……

  十年来,中国石化紧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快推动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助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44个,在埃及、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厄瓜多尔等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百万吨规模以上的油气生产基地;从全球35个国家进口原油,从12个国家进口LNG,全方位提升我国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一期(NFE)、二期(NFS)一体化合作协议,包括为期27年的LNG长期购销协议和上游参股协议;与道达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在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和LNG、炼油化工、工程贸易及新能源等全产业链的合作机会,成功开拓了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建立起覆盖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的境外零售网络;与多国合作伙伴在我国境内合资成立诸如福建联合石化、中韩石化、中沙石化等企业和项目,推动了能源合作走深走实。

  截至2022年底,中国海油海外业务覆盖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了19个油气项目,业务区域涵盖陆地、浅水和深水,为约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油田与工程专业技术服务。2022年,中国海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油贸易量达6021万吨,占总贸易量的73%,进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LNG159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0%。

  中国海油成品油及化工原料贸易航线在广阔的蓝海中不断延伸,从东南亚出发,逐步拓展至中东、非洲、美洲和西北欧。通过建设全球营销网络、资源配置和销贸储运融一体化运营平台,中国海油不断提升全球资源的配置和运营能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供更多的清洁油品供应。

  《中国海油2060能源展望》报告预测,2040年前,我国原油进口仍然维持在2亿吨/年以上,天然气仍然在1800亿立方米/年以上。可见,能源合作仍将是我国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的选择。

  十年回首,正青春。展望前路,还会有新伙伴、新合作。

  未来,我国油气行业将继续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推动油气行业步步上新,走好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

  责任编辑:赵 玥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