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栏
【陈卫东专栏】中俄能源合作缘何若即若离
2013年12月25日 19:30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陈卫东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只有资金资源真正大规模地跨境流动起来,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优势才能实现,才能真正造福两国人民。

  近日,笔者有机会与俄罗斯的能源经济研究同行们一起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话题。

  在会上我向与会者报告了亲历的一个并购失败案例。2007年为并购俄罗斯TNKBP下属一家小型洗井服务公司,我去了俄罗斯7次。经过多轮谈判,双方同意以1250万美元成交。合同签署后上报俄罗斯政府批准。在法律规定的时间里,这个并购得到了俄罗斯反垄断委员会的批准。俄罗斯律师告诉我们,反垄断委员会批准就意味着俄罗斯政府最终批准了该项并购。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时年中秋节期间,我率领中方接收团队来到了目标公司所在地筹备交割事宜。正在我们密锣紧鼓筹备接管仪式时,俄罗斯律师电话通知我:俄罗斯超级委员会开会否决了并购案。并购失败了。事后我们才了解到,俄罗斯超级委员会是由俄罗斯总统办公室召集的临时议事机构。不批准这一并购的理由是:俄罗斯不允许把能源或能源服务资产出售给任何外国的国有公司。

  当然,从大局来看,过去20年,中俄油气合作是有进步的。但是不可否认,中俄油气合作远不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状态,离双方的期望都有很远的距离。

  中国对油气的需求依然殷切,俄罗斯则急需巨额资金和先进技术。一般而言,油气资源国会乐于开放资源欢迎外国资金与技术直接进入合作开发,但是在这方面俄显得顾虑重重,对中国企业更是“欲迎还拒”。俄罗斯通过“贷款换石油”和“预付贸易款项”等方式欢迎中国资金,同时又不开放投标,并应用严格审查等手段拒绝中国企业在俄进行直接投资。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保护”本国资源。

  中方向俄罗斯油气已经投入和承诺投入的资金已接近千亿美元。但是,二十年的努力中国石油公司并没有撬开在俄罗斯油气领域直接投资的大门。俄罗斯对潜在最大买家投资的提防远甚于对其他西方投资者的谨慎,其中原因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此外,俄罗斯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格拉乔夫先生在会上提醒中国的同行们,尽管页岩气在美国被称为“革命”,但常规油气才是能源最可靠和不可或缺的资源。我相信格拉乔夫先生是真诚的。过去几年他常来中国,一直在讲相似的看法。不过,我的理解是美国页岩气革命正在产生全球性的影响,推进这世界的能源格局转型,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能源转型不仅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而且涉及供求关系的调整。天然气、LNG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再生能源在欧洲和中国都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包括头号能源大国美国的传统能源,石油和煤炭消费也在减少。而“北美新中东”、伊拉克石油新气象和东非新气区大发现,新的供给局面正在形成。在此情况下,供求关系必然发生新的变化,主动权正在由供给方向消费方转移。供给双方的发展战略都将围绕这个趋势进行调整,这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各个国家在能源领域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强势的一方不在于是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在于是否对大趋势的准确判断和创新能力。

  笔者观察,中俄两国的决策高层和能源界大都已经感觉到了这种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但要形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段时间,由共识到行动也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笔者希望中俄能源界的交流能继续加强,尽早形成共识采取行动,总是停留在“天然强大的互补关系”的认识上很难突破现有的合作格局—双方都不满意的格局。笔者以为俄罗斯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些,因为突破障碍的阻力更多是在俄方。只有资金资源真正大规模地跨境流动起来,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优势才能实现,才能真正造福两国人民。

  笔者希望俄罗斯朋友能读到这篇文章。

  责任编辑:侯瑞宁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