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王小军踊跃投身“西部大庆”建设,成为华北油田“走出去”战略中的优秀代表。他一专多能,受到了长庆油田员工的交口称赞。
文/王福运 王吉超
雨后天空中飞架的彩虹桥,让黄土塬上的长庆油田吴堡作业区应急二班多了分诗情画意。山岭沟壑间一排又一排,一片又一片丛式井组,气势恢宏、舞动正酣,勾勒出“西部大庆”夺油上产的新画卷。
忙碌工作乐此不疲
8月20日上午7点多,五六名身着红工服的石油汉子,将缠着电缆的电焊机、管钳、铁锨等工具装上了车斗。
“小军,焊条带够了吗?”
循着喊声,石油汉子中个子最矮小的一人,用手顶了顶帽檐一脸甜笑地回答说:“带够了。班长,还有啥事儿?”
“大家都上车,出发!”应急二班班长郭鑫果断下达命令。
皮卡车驶出门口右转,在蜿蜒的山道上一路下行,清新的空气飘进车窗,令人心旷神怡。而后排坐位上的王小军,压低帽檐睡着了。
“昨天晚上,山015-42井组有不法分子偷油,大家赶走盗油贼,缴获被盗原油回到班上时,已是凌晨三四点了,几乎一夜没合眼。”郭鑫说。
凌晨,接到山019-40井组守井员工的报修电话,井组注水用的29号水源井减压管漏水,水压从3个兆帕降到0.6个兆帕。情况紧急!
“不好意思,刚才我睡着了。”30分钟后,皮卡车在井组门前停下,王小军用手揉揉红肿的双眼解释道。
从车上一下来,王小军瞬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抬焊机、接电缆、调电流,行动敏捷麻利。他手持焊枪钻进两米见方的水源井房,猫下身子对漏点进一步“确诊”后,伴随十几分钟的焊花飞溅就完成了补漏任务。
离开山019-40井组,车辆向远山深处的山012-36井组的落地油回收现场行进。
“这焊工的活儿只有小军一人能干,可其他岗位的工作样样拿得起。一年来,在对222口油水井的维护上,小军的付出比任何人都多啊!”郭鑫感慨地说。
长庆油田吴堡作业区地处沟壑纵深的黄土高原,复杂的环境中,不法分子的盗油黑手时常出没于此。山012-36井组的落地油就是不法分子头天夜里盗油,被巡井员工发现,落荒而逃后落下的残局。
机灵勤快的王小军在落地油回收现场,用铁锨挖坑、清理油渍、装袋、掩埋。每个程序他干的认真仔细。时近中午,高原的气温骤升到30多摄氏度,汗水淌满他黝黑的脸颊。
“丁零零……”郭鑫的手机突然响起。午01-13井组守井员工报告:一口油井尾平衡外沿断裂,需要紧急焊接。皮卡车沿着山路几十分钟的蜿蜒颠簸后,王小军和同事抬着焊机进了井场。停抽、接线、焊接、启抽,整个程序王小军只用了20分钟就麻利完成。回到应急二班驻地,已是下午1点。我们在门前的山坡上聆听了王小军平凡质朴的讲述。
党员咋能挑肥拣瘦
老家在四川的王小军,10岁时,跟随母亲来到在油田工作父亲的身边。1997年,他胸怀保家卫国之志步入军营,5年服役期间,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还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2004年,王小军如愿成为父亲一样的石油工人。那天,他到华北油田采油一厂工程大队报到之后,队上安排他去参加为期半年的电焊工培训。尽管这不是自己心仪的工作,他还是服从了组织决定。
“自己是名党员,对工作咋能挑肥拣瘦!”王小军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好的心态带来的是好的学习效果。王小军通过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各种电焊操作技能,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
回到岗位第一天,师傅让王小军给管线上焊接马耳,以此探探他的功底。从选料到切割再到焊接,他一气呵成。“小伙子基本功不错,好好干!”师傅笑着说。从此,一线工作成了王小军锻炼提高技能的课堂。他把每次出工都当作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春去秋来在焊工岗一干就是9个年头。采油一厂新增产能地面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施工现场,留下了他无悔的汗水。
去年6月,在华北油田支援“西部大庆”建设中,王小军第一个报了名。那天晚上,他的妻子却犯了难:“我在井下作业处幼儿园给孩子们做饭,咱女儿入托供应处幼儿园,我一个人咋忙得开啊!”于是,王小军把电话打给远在加拿大姐姐家探亲的父母。“军儿啊,支援‘西部大庆’建设我赞成,我和你妈妈明天就飞回去带孙女儿。”他得到了当了一辈子石油工人的父亲支持。
“我能在这块红色沃土上工作,是一生的荣耀!”6月20日,王小军登上奔赴长庆油田的大巴车。10多个小时的行程后,他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这书本上学过,电视上看到的场景,今天真切地出现在他眼前时,他激动地说。
心里热爱这片热土
吴堡作业区距延安市174公里,王小军所在的应急二班驻地,就坐落在海拔1600米高的黄土塬上。
班里12名华北援建员工中,王小军是唯一的电焊工。由于长庆油田用工的复杂性,大部分油水井不同程度地存有机械故障,王小军和大家一起,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逐一对油井进行了保养,为原油生产提供了保障。
高原的冬季来得早,由于这里的油井都是单管冷输,管线冻堵是冬季经常出现的故障。去年12月20日晚上,山102井组长达3公里的管线发生冻堵,应急二班紧急行动。一米多厚的冻土层坚如磐石,解堵工作需要每10米挖一个坑、开一个口,分段吹扫,王小军和弟兄们轮番上阵。
扫线中,王小军跳入一米见方的坑内作业。每扫一段需要两个多小时,他就在狭小的作业坑里摸爬滚打两个多小时。那次,3公里的管线,共挖了53个坑。连续奋战84个小时,冻堵管线才被疏通。
今年初春的一天,山019-40井组4公里管线发生冻堵,按照之前解堵经验最少也得一周。聪明的王小军从废料堆中找到一根旧抽油杆儿,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几根一米长的“钢钎”。大家不解地问:“小军,咱是去解堵,又不是去采石。”
“我的灵感就是来自采石,这要是一人把钎一人抡锤来挖坑,保准儿比用镐头好用。”王小军的这招果然奏效,现场一应用,每个坑节省时间30多分钟,解堵时间比预期提前了两天。
据统计,去冬今春,王小军参加抢险解堵工作60多次,为确保油井正常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他的出色表现,多次受到长庆方面的表扬,也成为华北员工队伍学习的榜样。
吴堡作业区有五个应急班,由于电焊工少,遇到管线紧急解堵时,王小军就会主动过去增援,尽管如此,时常因山路难行耽误时间。于是,王小军就想到了带徒。40多岁的转岗员工田兵和年近50的郑永康成了王小军的徒弟。通过王小军手把手的传授,很快掌握了带压带气焊接技术。
“论年龄我们是伯伯、叔叔辈,论技术小军绝对是我们的师傅。” 两名老员工说。
“来长庆油田一年多,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我们问。
“往大里说,为‘西部大庆’建设做了些事。对个人的收获那就是学会自身专业之外的技能。体会嘛,就是从思想到行为融入的转变,这里的弟兄们相处得像一家人。”
谈起他家中可爱的女儿时,王小军拉低帽檐抹上了眼泪……
他说女儿跟他最铁。6月5日是女儿的生日,可因为工作需要,5月26日要返回长庆。25日那天,他亲自下厨给一家人做了他最拿手的梅菜扣肉,买来蛋糕,给孩子提前过了生日。他打开手机中女儿的照片给我们看:“我女儿长得像我,非常漂亮的。”
“变相夸自己长得帅吗?”
“哈哈!!不是啊!”王小军的脸红到了耳根。
原本按照工作要求,援建员工一年调换一次,王小军却选择了留下。王小军留下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工作需要,二是打心里热爱这片为国家奉献能源的热土。
责任编辑:陈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