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稀井高产、承包商的管理、活跃的智囊团形成壳牌的低成本“生意经”。
○ 文/本刊记者 齐铁健
走进毛乌素沙漠附近的井场,便是长北项目所在。
井场内,黄色天然气管线一尘不染,摸着暖暖的黄色管线,不禁感慨,这片其貌不扬的土地,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能源。
从地上看,该井场分布着六口井。壳牌长北项目总经理徐立拍了拍角落的一口井,骄傲地告诉记者:“这口井是长北项目的‘井王’,产气量最大。”
“井王”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这里采用的是双分支水平井技术,并直接带来单井产量的提高。
作为卓越运营的指标之一,长北项目直接单位操作成本已达到1美元/桶油当量(不包括前期投资和非直接生产成本),远低于许多同类项目,上述双分支水平井技术功不可没。但这也仅仅是壳牌长北项目低成本运营的一个方面。
那么,壳牌这本低成本的“生意经”到底是如何算的?
稀井高产
早在2005年,壳牌便在长北项目中开始使用双分支水平方式作业。而该项技术此前只在海上使用过。
双分支水平井技术可在地下覆盖更大面积。陆地的致密储层砂岩是致密不连续的,双分支水平井就是把这些不连续的砂岩全部连通起来。其特点是有两个分支,每个分支的设计长度为2公里,同一个井丛最多可以打三个双分支水平井,6个分支便可以把整个面积不连续的砂岩进行很好地连接覆盖。
与直井技术相比,双分支水平井技术把单井产量提高了3~5倍。随着水平井技术的不断成熟,水平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这里单口井的日最高产能从原来十几万立方米蹿升至最高200万立方米。产能的快速攀升带来开采经济性的巨大提升,成功实现稀井高产。
在长北项目合资方之一的中国石油集团内部,该技术获得数个奖项,并被应用在国内的其他油田上,令双分支水平井的高效生产遍地开花。
与此同时,上述技术也是壳牌在长北项目的“六大先进工艺技术”和钻井技术国际领先的“八大特色工艺技术”之一。这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长北致密气的商业开发,保证了开发的准确性。
承包商的管理
在长北项目中心处理厂,可以看到很多穿红色衣服的工人在厂区内工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红衣工人”都是长北项目的承包商。
从钻井到生产,壳牌将来自全球各地具有不同优势承包商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国际技术承包商的先进技术和中国承包商的低价设备组合,实现了项目的低成本建设。
但是,如何对不同承包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壳牌成本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此,壳牌做了大量现场监管和培训。以全天候、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符合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要求,实现有效监督。
川庆钻探队就是长北项目的承包商之一。从一个HSE管理理念的被动接受者到习惯于壳牌近乎苛刻的要求与管理,再到自主管理,川庆钻探将国际先进的HSE管理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员工,提高了整体操作技能,使员工通过数字指标便能找到问题所在,尽早去除安全隐患,进而实现低成本开发项目。
与此同时,壳牌在管理中还做了大量推动文化观念转变的工作。
“过去大家害怕听到坏消息,承包商会不自觉地隐瞒一些非合格指标,管理者无从预知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鼓励大家举报不安全的行为。”徐立对记者解释。“每个月公司会评比哪个承包商的举报信息最有价值。承包商也就不再害怕报告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他告诉记者,树立一种新的安全文化理念是个艰难缓慢的过程。
壳牌不但转变了承包商的管理水平和安全理念,也把中国采购承包商带到了世界,助其实现国际化的发展。
由于壳牌全球油气项目众多,可以给中国的采购承包商带来更多订单,壳牌利用这一自身优势,在与中国承包商的谈判中,压低设备的采购价格,从而实现了项目的低成本。“当我们把更多‘中国制造’思路带到壳牌油气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徐立表示。
看不见的“智囊团”
在长北项目中,还活跃着一支看不见的全球“智囊团”。
这些来自全球的壳牌专家们曾帮助长北项目提前两年实现商业化开发,顺利降低了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都在研究如何从钻井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为长北项目实现进一步的成本优化。
“壳牌打井技术特别厉害。打哪儿,哪出气。在打井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壳牌的智囊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最佳解决方案。”曾参与长北项目的长庆油田职工表示。智囊团是如何实现“打哪儿,哪出气”的呢?
在过去常规油气开发过程中,往往是专业化人员来完成,由各自专业队伍来管理的。但在长北项目中,各个专业部门并不独立,而是统一进行管理—这支覆盖所有专业部门的“智囊团”,叫作综合井交付团队。
据了解,从井设计到最后交付使用,都由该团队来完成。根据常规专业作业方式,井队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井位进行钻井。但在钻井过程中,每天取到的岩芯都可能不同。如果不根据岩芯最新资料,而按照数据资料直接钻井,不仅费时,而且产量非常低。但是,由于智囊团内专业人员不断沟通,在钻探过程中,钻井人员取出岩芯获取不同数据,设计人员根据数据及时调整钻探方案,以此保证每次钻井都是有效的,进而提高了钻探的准确率并保证产量。
2010年开始,长北项目天然气年产量一直稳定在33亿立方米。对其而言,停产一天就意味着减少约1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产能。而通过“智囊团”的共同努力,壳牌把年度停产检修期从一个月降低到15天,成功实现低成本检修。如果以天然气1元/立方米来计算,每个月检修期减少15天,就可以为壳牌节省1.5亿元成本。
“智囊团不是专家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各种专家有效沟通,将开发过程中犯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提高开发的准确性,进而降低开发成本。”徐立表示。
责任编辑:赵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