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迎接“买家时代”
2014年03月10日 14:5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陈卫东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陈卫东专栏

  世界能源正处于新的转型期,最重要的变化将是石油出口国与进口消费国之间主动权的转移。

  1月中旬,俄罗斯能源部发布俄罗斯2035年前《能源战略(草案)》。从公开报道看,这个版本与2009年版本相比,新版《能源战略(草案)》最重要的变化主要有四点。

  一是对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预期由1.5%调低至1.2%。二是增加天然气在俄罗斯一次能源生产的比例,2010年至2035年间,由41%提高至47%,石油生产则相应地由39%降低至33%左右,煤炭则维持在约12%的水平上。三是进一步明确“油气东向”战略,本土生产石油的32%、天然气的31%将出口到亚太地区。其中,中国被规划为出口增量最多的国家,而对传统欧洲市场出口的预期则有5%左右削减;四是增加LNG和石油产品出口比例,到2035年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例不低于40%。其中,燃料油出口由2010年的5700万吨削减至2035年的2000万吨,汽车燃料出口由4400万吨增至5800万吨。

  为最有效地利用自身能源资源潜力,强化俄在世界能源市场地位,并争取为国家经济得到最大的实惠,俄罗斯政府每隔5年就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构想和预测发布国家能源战略。

  过去5年,国际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能源战略的调整大致反映了俄政府对这种变化的认识。首先是油气供给相对宽松。美国页岩气革命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页岩气致密油使得油气消费大国美国成为油气产量增加最快的国家,不但有可能从天然气进口大国转向天然气出口大国,且很有可能成为除俄罗斯、沙特之外的第三个石油日产量超过1000万桶的国家。“美洲新中东”、“老中东新气象”(伊拉克)和澳大利亚等新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大国出现,油气供给出现近三十年来少有的宽松态势。其次是全球消费增量减低,油气消费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印度等亚太新兴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的石油消费增量不大甚至负增长。石油消费增加减缓得益于技术进步能效提高。低碳减排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逐渐成为能源消费的新道德—低碳道德化,为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增长注入道德驱动力,挤压了传统能源的消费空间。

  半年前,俄罗斯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的一位助理曾对笔者透露过上述《能源战略》大致内容,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减少原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出口是俄罗斯既定的长期战略”。油气出口大国向下游扩张,利用资源优势提高能源资源出口的附加值是非常合理的选择,另一石油生产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也有类似发展战略。

  世界能源正处于新的转型期。最重要的变化将是石油出口国与进口消费国之间主动权的转移,套用流行话语就是“权力转移”。当产品供应宽松供过于求时,消费者就有了选择权和主动权,石油也一样。过去40年间,围绕争夺石油资源的竞争将会逐渐转向围绕市场争夺消费者的竞争。此次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政府感受到“权力转移”的压力。

  未来20年中国油气消费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必将成为消费增量最大的油气市场,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话语权将会增加。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内油气工业市场化改革注入新动力,在国内国际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共存,谋求中国油气工业的新发展,政府和企业都有必要认真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

         陈卫东,现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