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马永生:改变世界对海相的认知
2014年04月15日 17:14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孙岩冰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偶然为之的领域,马永生干出了大名堂。勇于创新,不落窠臼,马永生带领着团队开拓了中国海相油气田的大局面,完成了中国几代地质家的夙愿。

  ○文/本刊记者 孙岩冰

  下午6点,在朝阳门外中国石化大楼的一间会议室内,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媒体沟通会也已经持续了3个多小时,但谈话依然热烈。

  执掌会议进程的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犹豫了几次后,起身宣告了会议的结束。在场的各路媒体人意犹未尽地起身,却并未散去。这次会议的主角,刚走了两步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地质师马永生院士,又被团团围住。

  连续讲了3个小时,没喝几口水的马永生没有任何失去耐心的迹象,一如既往的谦和,微笑回答着各种好奇甚至琐碎的提问。

  “我的回答可能要让你失望了。从事地质工作完全是出于意外。”马永生笑着说,“一个美国记者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选择地质是不是缘于少年时的理想,是不是从小就喜欢石头。”

  军人——很难揣测,这是在进入地质大门之前马永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马永生的行动很坚决,19岁那年,将所有高考志愿都填成了军事院校。如果不是一点意外,他几乎将保卫国家安全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高考成绩发布了,马永生犯了一个与许多高考总分甚高却面临尴尬的考生同样的错误——偏科。考前在外语上花费了太多精力的马永生,政治考砸了。

  除了少数几类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学科外,高考主要看总分。军事院校恰在其中,政治分数一定得优秀。

  马永生就这样毫无心理准备地被调剂到一个完全陌生更谈不上感兴趣的专业——地质学。

  在这偶然为之的领域,马永生却干出了大名堂。20多年后,他带领着团队开拓了中国海相油气田的大局面,完成了中国几代地质家的夙愿。这个领域甚至让马永生实现了自己保卫国家安全的夙愿,只是侧重在另外一个方向上——保卫国家能源安全。

  如今,马永生身上已挂上了许多代表在地质领域取得成就的“军功章”。中国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6位入选者并且是唯一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探索者、中国最大的海相气田普光气田的主要发现者、川气东送工程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地质师……

  殊途同归。摊开马永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意外、遭遇和曲折。在任何一个节点上,他有一丝动摇或松懈,轨迹均会被改变。所幸的是在遭遇意外时,马永生用执着、变通、灵性,把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走进地质大门

  与军校擦肩而过,马永生一时难免沮丧。无论是从理想还是现实出发,军校都是当时马永生唯一的指向。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男孩都有一个军人梦,当然还有不容忽略的、现实的考虑——学费。

  学费、生活费全免的大学,往往备受困难家庭孩子的关注。马永生当时家庭不是一般的困难,岁月给当时还是孩子的马永生的磨砺提前得太早。

  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的山脚下,是马永生求学前生活的地方。那里有他温暖的家,呵护他成长的父母,一起学习的兄弟姐妹,还有山脚下数不尽的石头(他不会想到以后会和岩石打一辈子交道)。

  然而,这一切从他13岁起都改变了。那一年,他的母亲因为一场重大的医疗事故不幸去世。两年后,从部队转业到基层担任干部的父亲又因病离开了他们。

  当时,马永生的天空比现在北京的天气还要阴霾。然而作为家中的长子,作为三个弟弟妹妹的大哥,他责无旁贷必须把这个家撑下去。为此,他选择了退学,希望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支撑起家庭的重担。

  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帮助,也许这辈子与马永生打交道的将不再是石头而是土地。半年后,在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关心支持下,马永生又得以重拾课本,继续学业。他十分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努力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命运又在他人生最紧要的关口——高考处,和他开了一次玩笑。

  没人照顾的弟弟妹妹,没有着落的学杂费,没有头绪的专业……被调剂到武汉地质学院的马永生一筹莫展。所幸,他很快就调整过来。苦难的少年经历,磨炼了马永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性格,让他在逆境中依然可以坚守信念和追求。

  专业虽不了解,可行行出状元。学费没着落,可能有助学金、奖学金,还有妹妹卖掉家里的牛得来的一百多元钱。

  调整状态的马永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业之中。在武汉地质学院,马永生学的专业是地质学。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学科,注重的是理论基础的培养。而这恰恰是武汉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所独具特色的。大三时,在专业学习上渐入佳境的马永生开始对沉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几年后,凭借在这一领域的突出造诣,马永生开拓了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四年大学生活很快过去了。1984年,大学毕业的马永生面临着选择:是工作还是考研。一方面是想参加工作,改善弟妹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劝说,你成绩那么优异,不考研究生可惜了。那个年代,学位的含金量还相当高,研究生的录取率很低,有能力考上的人不多。大家也看出了马永生的顾虑纷纷表示,你不用顾及生活的负担,我们来帮你。

  于是,这些好心人成就了马永生的未来,也成就了中国海相油气田的大发现。像这样在困难关头帮助过马永生的人还有很多,包括他的岳父。

  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准备开始工作的马永生又得到了大学老师,也是其准岳父(当时马永生和妻子还未完婚)仲教授的鼎力支持:“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困难都是暂时的。读书的机会转瞬即逝,你家里的情况我也清楚,你读博士,我们帮你。”

  学位层次的提升,不仅让马永生在专业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开拓了视野(马永生博士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就是在此时期,他建立了对中国海相油气未来的信心)。同时,他还能密切接触同处于这层次的同学、同事、同行。当然,这种接触所强调的绝不是一种裙带,而是一种学术氛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以想象,若是三个诸葛亮在一起,思想火花的碰撞将会何等壮观。

  很快地,三个诸葛亮真的凑到一块了。

  新疆行

  1992年5月,新疆库尔勒,在塔里木会战指挥部研究大队,三位年轻的博士走到了一起。贾承造博士(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4岁,任塔里木会战指挥部研究大队副大队长。马永生博士(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1岁,任研究大队综合分队队长。张水昌博士(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31岁,任生油组组长。

  这时,距离马永生参加工作已近两年时间。

  1990年夏天,充满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马永生博士走进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大门,成为一名石油人,搞沉积学研究。

  马永生有幸直接进入到由胡见义院士领衔的项目组。马永生说:“我不但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为当时新发现的靖边气田的规模预测提供了基础依据,而且得到了石油勘探界前辈的直接指导,受益匪浅。”

  项目结束后,以戴金星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建议他:“作为目前国内石油界少有的几个博士之一,你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要想有所建树,你必须到一线去实践。这对你的成长以及我们的事业都有益处。”

  告别了妻子,告别了3岁的女儿,马永生没有犹豫,毅然远赴新疆。他说:“我这个博士学位是村里乡亲们和国家帮助我念完的。没有他们,我至今也许只懂种地。”

  马永生不虚此行。

  塔里木是中国最大的盆地。搞地质沉积的马永生在这里研究如鱼得水。同时,这里的良好学术研究氛围也深深地吸引着他。

  马博士刚到塔里木,先到塔里木的副大队长贾承造专门抽出10天时间,陪他驱车千余里去野外踏勘,把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详细介绍给他。“我以前是搞碳酸盐岩研究的,可是塔里木东河砂岩石炭系属于碎屑岩,贾博士是在帮我尽快进入角色。”提起此事,马博士颇有感触地说,“和贾博士出野外,非常愉快,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种对学弟、后辈的提携与帮助,深深地影响了马永生。在此后的岁月里,虽然工作愈加繁忙,但马永生从未耽搁对石油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尤其油气勘探事业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这些年,马永生每年在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各招一名博士研究生,先后为油田企业和相关院校培养了急需的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博士23名、硕士5名。

  三博士聚在一起后,很是热闹,讨论氛围非常热烈。

  在学术上遇到地质构造的问题,他们尊重贾博士的意见;沉积学问题,首先要倾听马博士的看法,而在生油方面的问题必是张博士最有发言权。

  当然,他们在学术上也有争论的时候。一次库车县某井出现地质层位问题,贾、马两位博士一起去岩芯库看过岩芯。贾认为从岩芯对看属石炭系,马则认为不是同一层位从沉积学理论说不通,很可能不是石炭系。两位博士各抒己见,同去的两个年轻技术员开玩笑说:“两个博士掐起来了,我们听着长学问。”

  在新疆三年半的艰苦锻炼,使马永生逐步成长成熟。他虚心向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由于他工作出色,很快就担任了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

  1995年底,组织上安排他回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研究室主任。在周堃、徐志川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他开始了中国南方海相油气的研究与探索,从此与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海相找到大油气田,一直是几代中国地质学家和几代中国石油人魂牵梦萦的事。

  当代中国石油人都忘不了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者之一朱夏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话:“我国未来油气资源的希望在海相。发现不了海相油气田,我死不瞑目!”

  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油气储量,都是在海相地层中发现的。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海相油气资源储藏总当量为300多亿吨,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将近一半,目前的探明率约为10%。主要原因是,中国海相地层与世界相比,受制于几大难题:时代古老、多期改造、地表复杂、埋藏深……因而,我国的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成了长期难以破解的世界级难题。

  在那段日子里,他整日泡在研究所里,虽然回到了北京,但陪妻子、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孩子上学期间,一次家长会我都没参加过。现在虽然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但一想起这些,我仍然觉着愧疚于她。”马永生说。

  这份对家庭的愧疚,不仅包括女儿,还包括妻子仲力。

  被否定

  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实施重组,上游业务成为中国石化的主营业务。面对原油自给能力低、老区稳产难度大、新区方向不明确、资源接替矛盾越来越突出等窘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敏锐地觉察到,作为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必须尽快在油气资源方面获得突破。

在塔里木的会战经历,对马永生受益匪浅。摄影/胡庆明

  中国石化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南方海相。这一年,在海相研究上已经声名鹊起的马永生被调到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管理部工作。

  1999年5月,组织上决定让马永生全面负责中国石化南方探区十余个省区海相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工作。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成立,成为“准备南方”的“战略侦察兵”。

  在中国地质大学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仲力,对地质领域工作并不陌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几代人搞了四五十年也没搞出个名堂,你就那么自信能突破前人?现在市场经济,你还负责招投标工作,我担心你或你的部下犯错误。这些风险你都想到了么?”

  深知妻子的出发点是为他好,马永生耐心地解释,然而妻子还是不放心。最后,马永生无奈搬来了救兵——岳父。担任过国家攀登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教练的岳父站得高看得远,坚定地选择了支持女婿。

  “前人没有实现的梦想,是过去的科技水平所限,也可能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对于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我个人非常喜欢,组织上也很信任我,希望你支持我放手一搏。只要扎扎实实大胆探索,我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成果。”在翁婿二人的共同劝说下,妻子终于答应了。

  年底,马永生离开了熟悉的北京,离开了未曾好好陪伴的妻女,开始了长达9个年头的南方油气勘探生涯。从江苏油田、江汉油田、滇黔桂油田和胜利油田抽调来的二十余名技术骨干,在马永生的带领下拉开了南方海相碳酸盐岩领域新一轮科技攻关的序幕。

  崭新的团队,巨大的需求,让年富力强的马永生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激情。

  热情虽高,难题还在。

  虽然已把南方海相确定为一个主攻目标,但是能否获得勘探突破,仍然是一个谜。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巨额投资面前,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对这里的勘探突破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在涉及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专业会议上,许多专家认为再在南方进行油气勘探是瞎折腾、白费力、没前途。

  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在进行过系统的油气评价后,也认为中国南方无规模性油气形成的可能,因此放弃了在南方投资的意愿。

马 永 生 突 出 的 成就,受到了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专家的青睐。

供图/新华社

  马永生没有盲目接受前人的论断,而是带领他的海相勘探团队,开始了南方海相探区新一轮勘探攻坚。为了弄清当地的石油地质条件,他们从基础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工作做起,为南方海相的勘探寻找希望。

  马永生的三个认识

  马永生首先要选择突破口。

  南方很大,找到最有利的地区无疑会事半功倍。马永生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同时带领团队从基础入手开展研究和探索工作。在对南方探区石油地质条件和技术适应性重新评价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选区评价排队,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

  范围虽然大大地缩小了,但还是相当得大——20多万平方公里。而且,历经1955年、1958年和1965年三轮国家油气大会战,以及其后数次大大小小的多轮探勘,四川盆地基本已被翻了个底朝天,虽然发现了100多个油气田,但没有找到一个世界级的大气田!

  如何突破?

  在虚心学习和扎实研究的基础上,马永生在三个方面提出了与前人迥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

  首先是调整勘探思路,井位部署的落脚点由高部位向低部位转移。

  按照传统勘探理论,井位布置都是瞄准构造的高部位,这里是油气富集的位置,过去的勘探都是这么做的。

  马永生说,我国南方海相地层在几亿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叠加、后期强烈改造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的保存条件和油气成藏定形定位十分复杂。现在的高点可能是历史上的低点,反之亦然。这样就解放了过去没有人探索的“低部位”。

  其次是改变了沉积相分布格局,建立了有利沉积相带模式。

  在一项获得了国家科技二等奖的成果中,一批专家将普光地区划入所谓“开江-梁平海槽”,并明确指出普光地区不可能发现礁滩相气田。

  当时连一个像样的部级奖都没有获得过的马永生不为所动。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马永生认为该地区不存在“海槽”发育的地质背景,现有资料不支持前人的结论。研究区恰恰处于有利于礁滩相优质储层发育的台地边缘区。

  这完全推翻了前人的论断。

  三是挑战储层发育“死亡线”,创立“三元控储”模式。

  世界上60%的大油气田是在碳酸盐岩中发现的,且埋深普遍在3500米以内。传统理论认为,随着埋深加大,岩石致密化,可能储有油气的孔隙变小,超过3500米后这些孔隙基本不存在。

  普光地区目的层埋深普遍超过5000米,如果简单套用这一理论,这里无疑成为了勘探的禁区。

  马永生依然从基础入手,通过成岩历史恢复、构造应力场和硫化氢等酸蚀模拟试验,以及沉积与成岩环境、构造流体、流体与岩石这三组主要因素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三元控储”模式,据此预测只要这些要素存在,50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孔隙度和流动性依然存在。

  谈到这三个颠覆性的认识,马永生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想在前人划定的禁区取得突破,就必须首先敢于从以往的认识中走出来,勇于突破已有的定论。”

  他能成功么?

  勇敢的坚持

  2001年8月,马永生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普光气田的发现井——普光1井部署方案。但该井在论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质疑,他曾连续三次向专家组做汇报,最终得到了专家和中国石化总部领导的认同。

  是年11月,普光1井开钻,随着钻头钻入地层越来越深,马永生和他的团队开始惴惴不安起来:埋藏在5000多米地下的目的层中究竟有没有气,有多少气,他们的预测对吗?

  “我不是神仙,也打过空井。”马永生说。1999年,马永生在云南楚雄打了两口井,结果都是空井。“要知道,一口井就得花几千万元的投入!”当时,整个作业团队都面临巨大压力。这次呢?如果预测失败,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在长达一年半时间里,一有新情况,他就组织大家不断地翻阅资料、组织商讨,一次又一次地驱车前往大山深处的井场,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在颠簸的车中和衣小睡的日子,经过精心组织和管理,钻头终于在2003年5月打到了勘探目的层。功夫不负有心人。该井钻获279米巨厚气层,试获日产103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当测试点火成功的那一刻,马永生和同事们抱头痛哭,多年的心血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勘探的成功。

  成功了。

  成功之后,一向胆大的马永生反而表现得谨小慎微起来。按照已经被验证的理论认识,马永生没有一口气把整个区块的探井都布下去,而是分成了四轮。

  大胆推测,小心求证。马永生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成熟而负责任的地质工作者所要秉持的科学态度。“要敢于在压力下坚持科学家的底线,坚守科学精神,但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冒进。”

  在油气勘探领域,在好消息的鼓舞下,决策者往往会期望过高,如果实施层不坚持程序,容易产生误判,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马永生认为,这时最应该摆正心态,坚持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

  居功不自傲,失败不气馁,马永生面对成败得失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就是在这样一种平和心态的指引下,马永生和他的团队在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辉煌成就

  2005 年1 月26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在确认了普光构造海相飞仙关组首批1143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后明确指出,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经过七十多年勘探后发现的最大的气田,也是中国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整装海相碳酸盐岩气藏。

  普光气田的气藏丰度之高、储层厚度和物性之好在国内外碳酸盐岩油气田中都不多见。其储量价值达1929.83亿元(据2007年国家储量公报)。

  消息公布后,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因为在成熟盆地中、在前人几经勘探评价不看好的区块、 在4500米以下的碳酸盐岩地层中,以93%的勘探成功率、连续三年(2004--2006)占当年全国新上交探明天然气储量20%以上的速度,高效探明了普光大气田,这在国内外勘探史上也极为罕见。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外油气勘探界的极大关注。

  “在海相碳酸盐岩超深层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方面领域,你们已经在引领世界。”国际著名地质学家金斯伯格这样评价普光气田的发现过程及其形成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消息也引起世界的关注。美国《GEO EXPro》杂志用题为《改进了我们对深层海相油气藏的认识》的封面文章,介绍了马永生及其团队在海相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的新认识和进展。

  普光气田的发现,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565名院士评为2006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2012年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能源十年之最。

  普光气田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碳酸盐岩整装气田,截至2014年1月,普光气田稳定生产将近五年时间,共计生产天然气350多亿立方米,为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提供了资源基础,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做出重要贡献。

  伴随着普光气田的发现,马永生团队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得到了验证和完善:揭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提出了“三元控储”预测模式;建立了适合于复杂构造区的“叠合—复合控藏”油气成藏模式;建立了礁滩相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模型和预测模式;摸索形成了适用于复杂地区深层勘探的技术系列。

  在普光气田勘探理论和技术方法指导下,马永生带领团队继续探索,仅在中石化探区又相继取得了通南巴(2004年)、元坝和鄂西渝东(2007年)、南江(2008年)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带来了四川盆地新一轮天然气发现和储量增长的高峰。这些成果不但为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提供了扎实资源基础,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凭借“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发现”,马永生团队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土资源部全国地勘行业优秀找矿项目一等奖。同年,马永生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看轻利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人士捐资设立的奖励基金,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科技界享有盛誉。

  2007年初,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戴金星院士推荐马永生作为该基金科技进步奖候选人。专业组评选时,马永生突出的业绩引起了基金委员会主任朱丽兰等专家的注意,要推荐他作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候选人。

  马永生得知消息后,马上致信基金秘书长段瑞春先生,表示感谢专家们的赏识,希望不要把他作为该奖候选人。

  马永生的这一举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知道,前面21位获得此殊荣的都是像钱学森、钱伟长等大师级科学家,得奖时的平均年龄为70岁,且都是德高望重的院士。

  段秘书长告诉马永生:“基金委员会做出这一决定是慎重考虑的,希望你个人服从组织。如果你能够顺利当选,你还有机会放弃这一奖项。”

  9月的一天,段秘书长等代表基金委员会来告知马永生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由于事前知道马永生对这个奖励的态度,担心他不签字,中国石化主要领导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向他强调这个奖既是个人荣誉,也是石油石化科技界的荣誉,希望他服从大局。

  获得这个奖励,需要承诺三年之内不离开中国。得知此事的马永生深情地说:“我取得的成绩都是组织培养和团队努力的结果。我的事业在中国,一辈子也不会离开祖国的。”

  回到家,马永生和仲力商量100万元奖金怎么办。仲力让马永生来安排。马永生说:“留小部分作为这么多年对你和女儿的补偿,其他都给一线的同志们吧!”

  虽然少时的清贫,让马永生吃了不少苦,然而,金钱从来不是他人生中过度关注的东西。

  “马博士,我们注意你很长时间了。你之前发表了很多相关论文,上次的介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即便在世界上,像你这种专业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术扎实,同时还有过勘探一线历练的人才也非常少。我们公司也有开发海相碳酸盐岩的打算,希望你能够参加到我们的团队中。”随后,对方以60万元人民币底薪邀请他加入。在当时,这个数字可是一个诱人的数目。

  这是在1998年,中国石化在推进南方海相勘探之初。因为准备就其中一些项目同国际公司进行合作,因此马永生也得以和这些国际大公司有了接触。在此过程中,马永生精彩生动的发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具有前瞻性的远见,让某著名石油公司打起了他的主意。

  马永生并没有心动:“目前中国石化已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能够从事我所钟爱的油气勘探事业。我愿意为实现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大突破这一几代人的梦想不懈努力。”

  淡泊名

  2007年2月27日,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马永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由于他的获奖项目,同时也被565位两院院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科技进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发奖励证书。

  颁奖大会之后,当同事和朋友们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平静地说:“这一成果是在几代地质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应当归功于团队的努力和中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我自己只是一个代表而已。荣誉只代表过去。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才是我目前最关心的事。”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没有句号。它需要一砖一瓦的积累,需要一往无前的执着!”马永生说。成就斐然,马永生却依旧淡然。

  2009年12月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马永生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年仅48岁的他,是当时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最年轻的院士,也是当时两院院士中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在当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答辩会上,面对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1位院士,马永生真诚地表示:“我的成果,是在前辈们及同行专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是与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组织关怀、支持的结果。”

  在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接受采访时,马永生说:“我这次能够当选院士,是前辈的肯定、组织的培养和团队的努力的结果。现在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任与责任,一种压力和动力。面对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界越来越高的期望,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油气勘探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2013年7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名单向社会公布。马永生位列其中。

  国家“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计划。

  该计划由中央组织部等11家单位设立并组织遴选,拟用10年左右时间支持100名杰出人才、8000名领军人才、2000名青年拔尖人才。其中,杰出人才每年遴选一批,每批10名左右,主要面向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马永生是6位入选者中唯一来自企业界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系列成绩和荣誉的获得,并没有让他停下探索的脚步。马永生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之路上阔步前进。

  未来的梦

  不管获得多少荣誉,不管身份怎么变化,马永生永远不变的是:把名利看得很淡,把事业看得很重,将油气勘探工作融进生活、融入生命。

  进入新时期,在不断钻研他钟爱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理论的同时,马永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非常规、地热能等前沿领域。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深厚的资源基础,更有赖于强大的能源支撑。建立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能源结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建设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马永生说。

  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成功勘探开发,是全球油气工业又一次理论技术的创新与跨越。它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常规油气储层下限和传统圈闭成藏观念,增加了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类型与资源量,实现了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升级换代。

  2009年,马永生与十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上书,提出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的建议。他们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对推动我国非常规油气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马永生和他的团队充分利用中央确立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已有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努力在常规油气勘探领域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

  与此同时,他们还认真分析制约我国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理论问题和技术瓶颈,正在用创新性思维和扎扎实实的科研态度开展工作。同时,他们积极推动解决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的技术难题。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特别是其具有可再生、资源量大等特点,是全社会关注的能源类型。如何摸清我国油田地区地热资源家底,高效、可持续利用好油区地热,形成绿色环保的油区地热产业,成为马永生及其团队攻关的又一个新的课题。

  2012年初,马永生组织七位两院院士,同时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一起向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地热能源的建议,获得了国务院主要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对有效利用清洁可再生地热资源起到了推动作用。

  安之若素,泰然处之。是马永生们,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看到一颗宁静的心、一种高尚的精神。这种来源于科学和道德的正能量,足以照亮我们的未来。

  责任编辑:岩 廊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