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炼化】炼企各有掘金手
2014年05月08日 11:1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陶炎 李冬铃 郎勇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清江石化向特油要效益,抚顺石油二厂通过对标挖潜,老炼油企业赚钱各有高招。

  不比规模比特色

  ○ 文/陶 炎

  作为一家40多年的老企业年100多万吨的小炼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江苏扬子石化清江石化分公司坚持“不与大石化比规模、要与大石化比特色”的经营方针,在效益测算、特油生产、市场服务上练就绝手活、真功夫,全力打造中国石化“特种油品加工基地”。

  效益测算好方法

  “这是我们的产品裸价排序表,每周都要进行排序分析,我就看排在前几名的、效益好的产品占比多少。这就是我们优化的方向。”清江石化总经理纪宏宸介绍,清江石化建立了较好的效益测算模型,结合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他们运用产品裸价分析方法,每月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测算,增产效益好的产品。

  在纪宏宸的办公桌上,笔者看到了这份产品裸价排序表,无非是几十种产品,按照裸价从高到低的排序,并没有看出什么奥妙!

  经过指点,我才看出了门道。国内炼油企业一般以汽柴油等产品油为主,清江石化却以生产特油为主,主要生产蜡油、铝箔轧制油、特种溶剂油、环保型填充剂四大系列特种油。

  “这张表就是我们现在的产品结构表,8000元以上的产品占60%,而且基本上都是8000到10000之间,价格较低的柴油产品比例等是很小的。”

  为了做好效益测算工作,清江石化专门成立了全流程优化小组,由生产经营部牵头,财务部、销售部、技术运行部等部门全力合作,每个月定期召开产销衔接会,制定优化运行方案,下发到车间。每周公司还会根据销售需求、原料特性、市场需求,进行计划调整。

  2013年,清江石化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达到87.73%,比上年同期提高 0.35个百分点,远高于国内同类企业。其中,催化柴油产品收率下降了2.72%,而高附加值产品催化汽油、催化液化气的产品收率相应分别提高了1.22%和1.2%。

  特油生产绝手活

  “我们采用分子炼油概念,精细切割馏分。大炼油企业是上百度左右的切割,在我们这里,就是变成了几十度,甚至是几度的切割,切割得非常精细。在特油生产上,我们已经练就了绝手活!”纪宏宸一句道破清江石化特油生产的秘诀。

  目前,清江石化已经形成了四大系列20多个特油产品,牌号非常广,流程差别非常大。

  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李林介绍,特油生产首先是原料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采用石蜡基原料。在国内,这种原料非常紧张,90%以上的原料全靠公司自己生产。其次,分子切割流程宽度非常窄,并且正副相差不能超过1度。最后,清江石化只有两套特油生产装置,二三十种产品,根据库存和市场销售情况,要经常轮流切换,每周至少切换一次,紧张的时候三四天就要切换一次。

  不久前,福建一个客户慕名来到清江石化,想要量身定制一种特油产品。该产品馏分切割只有30度,产品收率仅有25%,生产成本高、难度大,并且由于市场需求量极低,国内没有企业生产,因此,客户不远千里前来订购。

  既要为客户量身定做出产品,价格要合适,又要有效益。这是清江石化的绝手活。他们巧妙地将75%的下脚料再次回炼,生产出其他牌号的主产品,每吨又捡回效益300元,每月增效20多万元。

  纪宏宸介绍,清江石化特油生产的绝手活简言之就是“稳、细、深、活”。

  “稳”字当头保生产运行——坚决遏制非计划停车。非计划停车增加就会能耗上升,成本增加,盈利降低。

  “细”字当头切割产品——流程更加精细。根据市场与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细分馏程、细分组分、细分出更多的产品。

  “深”字当头挖掘产品潜质——通过技术改进、工艺优化等措施,多产多销高附加值产品。

  “活”字当头优化产销衔接——就是结合市场变化、季节特点、客户需求和生产成本,加强产品营利能力周测算,及时调整特油产品系列,多产多销盈利能力强的特色油品。

  通过潜心优化生产,采取提高常压一次拔出率、掺炼蜡油、加氢料等系列措施,清江石化轻油收率和特油产品收率开始稳步提高。其中,2013年M+D产品收率比上年提高了3%。2013年累计销售特种油品8.68万吨,实现利润上千万元。

  市场服务真功夫

  近日,新疆某客户打来电话,感谢清江石化及时送货上门提供的特油产品。

  “这样的客户需求量非常小,一年也就两三百吨,人家不会为了这两三百吨的货专门设一个人管理。设一个人一年就要五六万元的工资,不划算。所以,客户啥都不管,想要用货的时候企业就得立即送货上门。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就会丢掉市场。”谈起类似新疆这样远的客户,销售部副部长陈淮东说,清江石化在市场服务上下足真功夫,对客户完全是保姆式服务。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清江石化对客户分级管理,细化客户类型与产品需求,采取“迎进来”了解产品性能,“走出去”上门征求用户对产品的建议,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维护好优质客户的同时,吸引并开发了一批新客户。

  在这过程中,清江石化在产品销售上实现了“三个转变”。这“三个转变”是“由坐商向行商”的转变,把生意做到客户家门口,主动出击获得市场认可;“由等市场向推市场”转变,采用追根溯源倒推的方法,通过终端零售点以及二级批发商了解目标客户,确定潜在目标客户群;“由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转变,大力开展“客户、员工双满意”与“优秀服务标兵”评比活动,实现“服务创造价值”。

  由于产品质量高、市场服务好,价格合适,清江石化的产品销路非常好。目前,从最远的新疆到东北的吉林,再到西南的云南,清江石化的产品基本上辐射全国。比如该公司的铝箔轧制油系列产品,在全国铝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13年产销量达到6.96万吨,约占全国市场的35%。

  特种油品、特种服务让清江石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2013年,在中石化总部7家小炼油企业中,清江石化利润总额位列第三,吨油利润排名第二。

  2014年,清江石化势头不减。前2个月,该公司实现利润同比增加近2000万元。未来5~10年,清江石化的道路也已经规划好。该公司以“依托本部资源、做强特色油品、拓宽石蜡产品、发展高端化工”为方向,“特油”与“特蜡”并重,“油化”与“盐化”相结合,坚定走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的小炼油化工发展之路,努力把清江石化打造成为中石化“特种油品加工基地”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挖潜“降烯提辛”

  ○ 文/李冬铃 郎 勇

  “汽油辛烷值连续7个月保持在92,我们重催汽油辛烷值终于稳定破九了!”3月8日,抚顺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车间副主任吴迪看着刚出炉的生产分析报表兴奋不已。

  重催汽油辛烷值从88到92,提高的4个单位意义有多大?每吨汽油提高一个单位辛烷值,就意味着节约调和费用约100元。以重油催化装置日产汽油2000吨计算,一年能节省近3亿元的生产成本。

  那么,抚顺石油二厂是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的?

  对标,对出效益“洼地”

  近年来,抚顺石油二厂作为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炼油企业可谓困难重重。成品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厂区部分装置、设备老旧,扭亏解困压力巨大。面对诸多内忧外患,这家企业以提升创效能力为工作重心,眼睛向内,深度挖掘扭亏增效潜力。

  2013年,石油二厂充分运用对标管理手段与行业先进单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企业创效的关键装置——重油催化装置汽油辛烷值一直在87、88之间徘徊,与对标企业的催化汽油相比低了2个单位。

  “2010年,我们重油催化实施MIP降烯烃工艺改造。该工艺特点就是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满足生产清洁汽油的需要,同时维持辛烷值不变。”提起个中缘由,重催车间副主任吴迪也是一脸无奈。“降低烯烃含量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必须做的,同时给提升辛烷值指标造成困难。降低烯烃含量和提高辛烷值成了相互制约的两个因素。”

  差距即是潜力。如何破解“降烯提辛”这个提高重催装置创效能力的瓶颈成为全厂上下共同面对的攻关课题。去年伊始,这个厂将提升重油催化汽油辛烷值作为“五个优化”挖潜增效措施的关键项目之一,全力开展技术攻关。

  “重催装置是我厂的核心装置,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谨慎行事,每一步都要制定严格调整方案,确保万无一失。”石油二厂生产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保证装置安全平稳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抱着谨慎的态度对制约因素逐个进行调试,一时间装置俨然成为一座小型的“技术研究所”。

  追标,问诊低效“病因”

  为了向对标企业看齐,石油二厂每周组织召开攻关分析会,厘清现状、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调整措施。相关技术人员查看历史数据、参考对标装置工艺条件、研究原料性质特点,想方设法找到既能降低烯烃含量,又能提高辛烷值的绝招。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影响汽油辛烷值因素较多,分析、调整过程中影响面较大,稍不留神就会对全装置生产稳定性、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重催车间主任金松介绍说,“我们在保证装置安稳生产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现状及原料性质的变化,对二再催化剂和原料接触温度、剂油比、原料预热温度、MIP二反区停留时间、催化剂活性及提升管反应终止剂的注入量逐个进行分条件、分阶段的摸索调整。然后将每项调整后的生产工艺变化绘制成直观的趋势图,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突破点。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我们逐渐摸索出适宜的操作条件和原料性质。”

  在工艺调整过程中,石油二厂发现在适宜的操作条件和原料性质基础上,催化剂剂耗呈现上升趋势,与汽油辛烷值有某些对应关系。这是制约汽油“降烯提辛”的重要因素。发现这一情况后,他们立即与催化剂厂家联系,提供相关操作条件和原料性质下催化剂的性状特点,配合厂家进行催化剂配方攻关,解除“病灶”。

  立标,提效“良方”显效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石油二厂终于找到了“降烯提辛”的良方,并开始对症下药。

  “经过持续的工艺调整过程,我们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操作条件,即将催化剂活性控制在58~60,原料预热温度控制在200摄氏度,油剂接触温度控制在645摄氏度,高剂油比、低停留时间。这是根据我们装置特点量身定做的系统工艺环境。”金松主任介绍说。

  为确保最佳“疗效”,石油二厂增加了原料的分析项目及频次,稳定装置混合蜡油性质,提高装置掺渣比,协调上游装置配合控制原料性质、优化装置原料组成,为“降烯提辛”创造最优条件。

  同时,他们与催化剂厂家共同进行的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改良后的催化剂配方开始显效,投用后汽油辛烷值呈现上升趋势。

  2013年6月开始,该厂重油催化装置汽油辛烷值一直稳定在92以上,达到了对标目标。不仅如此,该装置的烯烃含量由35%降低到32%左右,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对标的项目是一个点,带动的是一个面。“提升汽油辛烷值”这个项目带来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标管理,找出了企业扭亏解困的症结所在,多家职能部门在追标过程中连成了一个整体,合力突围。重催车间主任金松说:“从厂生产部门、各相关单位到相关厂家拧成了一股绳,联合参与攻关项目,全力分析影响因素,对于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基层单位进行技术攻关的信心和干劲。”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